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鱼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由多个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部引起的一种鱼类侵袭性寄生虫病。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病鱼运动减少、食欲降低,甚至因消瘦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1989年4月,作者对永吉县口前鱼种场发生小瓜虫病的越冬池的水质、底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瓜虫病的发生与水和底泥中的生态因子密切相关,环境不良将使小瓜虫病的病情加剧,鱼类死亡率大大提高。文中对小瓜虫病发生和防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鱼类小瓜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ls寄生于各种淡水鱼和观赏鱼的体表和鳃上引起的。该病由于危害严重、治疗困难,所以一直是鱼病专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中作者就目前小瓜虫病的病原学、病理学、免疫学,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国内小瓜虫病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小瓜虫病和车轮虫病均为重要的鱼类纤毛虫病。近年来对传统化学药物耐药的纤毛虫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用中药治疗团头鲂小瓜虫和车轮虫混合感染的过程,以期对类似病例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寄生在鱼体引起的,多子小瓜虫分布广泛,该病感染性强,且难治愈,常常给水产养殖业和观赏鱼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小瓜虫病一直是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对多子小瓜虫病的研究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小瓜虫病的病理学特征、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一、症状及诊断 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鱼体被小瓜虫大量寄生时,病鱼的鳍和皮肤上出现一个个的白点及大量粘液,所以又叫白点病.  相似文献   

7.
小瓜虫病是观赏鱼养殖常见病、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90%以上;温室养殖日本锦鲤,由于养殖密度较大,水质较差,极易诱发小瓜虫病。通过孔雀石绿对日本锦鲤小瓜虫病治疗试验,对比不同浓度孔雀石绿对小瓜虫病的疗效,结果表明:80min内孔雀石绿对小瓜虫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为0.47mg/L。  相似文献   

8.
在淡水养鱼生产中,常会发现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即发生"小瓜虫病",并易引起病鱼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病原体 小瓜虫常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小瓜虫成虫为球形,个体较大,长422微米、宽358微米,肉眼可见,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  相似文献   

9.
1.性状本品为桔红色液体。2.药理作用该药能透过虫体表细胞胶膜和神经轴突膜卵壳层起触杀作用。可取代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等禁用药物。3.适用症本品是专门针对鱼类小瓜虫病而研制的特效药,主要杀灭寄生于鱼体的小瓜虫。并且具有抑制有毒藻类繁殖,保持池塘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在各种淡水鱼体表和鳃引起的常见鱼病,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从池塘、网箱这两种主要养殖模式探讨该病综合防治办法,提出合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析了细鳞鲑感染小瓜虫时皮肤和鳃部的病理变化,然后运用不同的3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皮肤组织的完整性被破坏,肌纤维呈片状;鳃丝的基本形态难以辨认,鳃丝的完整性被破坏。治疗发现,甲基蓝的疗效最好,死亡率为10%左右;辣椒+生姜次之,死亡率为15%左右,食盐+小苏打的效果最差,死亡率为30%左右。小瓜虫病是目前鱼类养殖中危害严重,极难治愈的疫病,其治疗方法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该病重在防控,因此,平时应加强日常管理,防止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应用扫描电镜对患小瓜虫病的澳洲龙纹斑的鳃丝及鳃小片的表面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瓜虫分布在澳洲龙纹斑鳃的扁平上皮细胞之下、鳃丝表面及鳃小片之间,感染小瓜虫后澳洲龙纹斑的鳃丝及鳃小片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变形,鳃丝小骨裸露变形,鳃小片变粗且间距缩小,鳃小片末端膨大变形,顶端充血呈球状或棒状,黏液细胞分泌增多,而且在鳃丝及鳃小片上观察到氯细胞的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13.
韩九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26-4826,4834
笔者2006年10月4日在衡水湖收集到2尾感染小瓜虫病的刺鳅,病鱼于第9天和第10天相继死亡。2006年10月20日又收集到5尾感染小瓜虫病的刺鳅,对5尾病鱼以水温30℃和0.03%福尔马林溶液结合增氧的综合方式进行治疗,2尾于第4天死亡,其余3尾16 d后痊愈。  相似文献   

14.
小瓜虫病是澳洲龙纹斑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威胁最大的病害,特别是在幼鱼阶段,致死率高达100%。通过两组药物治疗方案,对比和分析治疗澳洲龙纹斑小瓜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药物治疗方案(鱼康乐+氟苯尼考+盐酸土霉素药物制剂+活性腐殖酸钠)防治小瓜虫病鱼的鱼苗成活率高达93.3%,而参照组药物(福尔马林+工业盐)防治小瓜虫病鱼苗存活率仅30.0%。试验药物的优化配方为:鱼康乐2g·t~(-1),氟苯尼考3g·t~(-1),盐酸土霉素药物制剂3g·t~(-1),活性腐殖酸钠0.8g·t~(-1)。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小瓜虫病、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芳洁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11-311,313
结合一例斑点叉尾鮰的发病及诊断过程,探讨了小瓜虫病、溃疡病的流行时间及水温、治疗措施,并总结其综合防治方法,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36种天然提取物对多子小瓜虫的体外和体内杀虫活性。利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制备36种天然植物的提取物,构建体外和体内杀小瓜虫药效模型,研究36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抗小瓜虫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子、小果博落回、丁香、博落回、大黄等7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可100%杀灭小瓜虫的掠食体和包囊。其中,大黄乙醇提取物杀虫效果最佳,其浓度达到10.0 mg·L-1时,可100%抑制小瓜虫包囊的分裂孵化;其浓度为5.0 mg·L-1时,可100%杀灭小瓜虫掠食体。浸泡使用30.0 mg·L-1大黄乙醇提取物后,草鱼鱼体感染小瓜虫的数量显著减少,存活率可达65.8%,而对照组存活率仅为30.0%。大黄乙醇提取物对多子小瓜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治疗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小瓜虫病的有效药物,选用8种渔药,对人工感染小瓜虫(Ichthyopthirius multifillis)的半刺厚唇鱼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硫酸铜可以加速小瓜虫的分裂增殖;百草解毒剂(天然植物炭)对小瓜虫营养体无杀灭作用;单独使用甲醛溶液时对小瓜虫营养体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治疗周期长,患病鱼成活率低;本稳精(干姜、花椒、杏叶)对小瓜虫营养体无杀灭作用,但可以提高患病鱼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宜与其他杀虫药物配合使用;当工业盐(NaCl)浓度在3 000~5 000 mg/L时,能有效去除患病鱼体表小瓜虫营养体,对患病鱼治愈率可达(86.7±9.4)%。小瓜绝杀(苦参碱、辣椒碱)使用前期能够加速小瓜虫的分裂增殖,但后期能有效杀灭小瓜虫幼虫,宜在患病鱼虫体数量不多时使用;鱼康乐(活性碳酸钙)治疗浓度为4~6 mg/L时,杀虫效果明显,患病鱼治愈率达(46.7±9.4)%~(60.0±0.0)%;百灵小瓜净(植物提取剂)治疗浓度为1.6~2.0 mg/L,杀虫效果明显,患病鱼治愈率达(80.0±0.0)%。  相似文献   

18.
赵飞  韩刚  谭爱萍  姜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129-131
采用过氧乙酸对4种主要养殖鱼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试了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不同发育阶段包囊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过氧乙酸对斑点叉尾鲴、草鱼、奥尼罗非鱼,鲫鱼的安全浓度依次为1.73、3.00、3.57、5.20 mg/L。过氧乙酸在浓度为6.250 mg/L时,0.5 h即能杀死全部小瓜虫幼虫;在1.562 mg/L时,1 h即能杀死全部幼虫。过氧乙酸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包囊都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当过氧乙酸的浓度为6.250、3.125、1.562 mg/L时,刚脱落的包囊的死亡率依次为75.63%、45.60%、25.60%,脱落2h的包囊的死亡率分别为64.23%、46.32%、20.20%,脱落10 h的包囊的死亡率分别为65.86%、35.07%、10.20%。因此,过氧乙酸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对小瓜虫的幼虫和包囊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草鱼nlrc3基因的多态性和抗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多子小瓜虫感染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筛选出易感群体和抗病群体,并分析比较两个群体nlr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使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 resolution melt, HRM)和Sanger测序技术验证SNP位点基因型,并将获得的SNP位点与草鱼抗病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从草鱼nlrc3基因中筛选得到了4个SNPs位点,有3个SNPs位点(SNP1、SNP3和SNP4)成功分型,其中SNP1和SNP3中分别含有AA、AG和AA、GG两种基因型,且与抗多子小瓜虫性状显著相关;倍型组合及其与抗病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与其他二倍型相比,由SNP1的AG和SNP3的AA基因型组成的二倍型(D1)中100%为抗病个体,由SNP1的AG与SNP3的GG基因型组成的二倍型(D2)中95%为抗病个体,均为抗病优势基因型。研究表明,抗小瓜虫的草鱼全体中存在nl...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40种中草药不同浓度水提物对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离体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夏枯草、仙鹤草和三七等18种中草药在浓度为50g/L时才能在4h内杀灭多子小瓜虫滋养体;药物浓度为10g/L时,槐花、皂角刺和毛冬青等13种中草药可杀灭滋养体;药物浓度为1g/L时,紫荆和鹅不食草即可杀灭滋养体;药物浓度为0.1g/L时,只有生姜能杀灭多子小瓜虫滋养体。生姜水提物对滋养体和幼虫的最低致死浓度分别为100、50mg/L,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30.3、15.7mg/L,100mg/L可完全抑制包囊孵化。由此可见生姜是一种可有效杀灭多子小瓜虫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