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陕西省商洛市探索出大棚双膜冬播马铃薯—夏栽黄瓜—秋延后种番茄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年平均每667 m2净收益32 357.7元,解决了中温区不能用塑料大棚进行周年连续种植蔬菜的难题,且栽培技术简单,菜农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之一.马铃薯日光温室冬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不仅调剂了市场,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而且增加了温室蔬菜的轮作品种,提高了菜农的收入.近年来继铁法市蔬菜研究所试验成功马铃薯日光温室冬春栽培技术之后,该技术在辽北地区逐渐推广开来.利用日光温室冬春栽培马铃薯,在4月中下旬即可陆续上市,667 m2产量2 500 kg,产值近万元.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菜农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以早春红皮马铃薯为主的周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进行了规模生产,现已达到800hm2的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春马铃薯双膜栽培配套措施及其效果丁建飞朱兰琴(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乡农技站226142)春马铃薯双膜栽培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播种后覆盖地膜并加搭小拱棚。自1992以来,笔者对春马铃薯双膜栽培进行了试验比较及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春马铃薯采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滕州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大,近年来马铃薯黄萎病发生较重。该文介绍了滕州地区马铃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多年发展,蔬菜已成为常熟市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特别是设施蔬菜增产增效潜力大,是促进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本地的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利用大棚设施栽培早春番茄一抗热青菜-香菜-莴苣茬口模式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适用于菜农及各蔬菜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马铃薯大面积收获是在9月下旬以后,春夏之交恰是马铃薯上市淡季,但利用大棚栽培早熟马铃薯是解决淡旺季节搭配不均现象的有效途径。 1 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宜品种 春季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选择田间生长期60~7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品种有春薯1号、……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鲁南地区农民春种马铃薯习惯于6月10日麦前收获完毕,秋马铃薯习惯于10月下旬霜降前后收获完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栽培技术的改进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当地春、秋马铃薯收获季节都较往年有所提前。这几年不少菜农春种脱毒马铃薯早在5月25~...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利用途径更加广阔。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防御春寒低温,有利于提早播种,促使早出苗、出齐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据试验,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不仅可增产20%~70%,大薯率增加25%左右,还可以提早成熟15-20d,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10.
丝瓜是当前重庆山区菜农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本文重点阐述重庆地区丝瓜栽培技术,包括基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以此促进山区设施丝瓜丰产,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1.
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滕州市,马铃薯栽培面积达2万多hm2,占滕州市蔬菜种植面积的40%。近年来,我市示范推广了马铃薯秋延迟栽培技术,并以其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特点,成为滕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秋延迟马铃薯栽培就是在秋马铃薯栽培的基础上,在早霜来临前,利用拱棚设施条件,适时扣棚,并采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避免早霜对马铃薯茎叶的伤害,适当延长马铃薯茎叶功能期,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期,延迟收获,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延迟收获10~20天,667m2增产马铃薯500~1000kg,增加效…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壤深厚而疏松透气,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是马铃薯栽培种植的优生区域。陕北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24万公顷,尤以榆林市为主,马铃薯种植面积近20万公顷,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3,年产鲜薯逾300万吨,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之多,是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该区域对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多数仍是采用传统的“粗放经营”,平均产量水平保持在15000千克/公顷。2007年9月,由陕西省农业厅组织全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等专家组成验收组,对榆林市农科所创高产基地进行产量测定,该基地570亩布尔班克的平均亩产达到了4768.5千克,折合71500千克/公顷,超过了世界马铃薯先进生产国家的平均单产水平(45000-50000千克/公顷)。由此说明,该区域马铃薯生产潜力极大,只要采用科学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的整体产量水平就会成倍增长。为了提高该区域马铃薯生产的整体产量水平,笔者通过学习和生产实践的积累,对该区域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提出如下拙见,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梁志敏 《长江蔬菜》2023,(11):18-21
在劳动成本日益增加和生产效率降低以及农业种植者老龄化加重的前提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对提升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马铃薯机械化栽培前整地、播种、中耕和收获方面着重介绍了具体栽培细节,尤其是对机械选型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马铃薯种植者提供较为详细和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基于陕西省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形式、不同栽培条件等客观因素,从生产、销售两方面综合考虑,总结归纳出适合当地栽培的鲜食番茄品种,为陕西省乃至同类型地区的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切块大小种薯栽培试验的实施,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产量、产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试验表明:马铃薯种薯切块50g作为栽培用神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秧田前茬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经验江苏通州市农业局薛鹤林,李明,陈德忠,汤铎通州市近年来在单季中稻秧田前茬推广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获得成功,不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优化了农田生态效益,保证了中稻适时落谷,马铃薯茎叶还可作为绿肥深埋秧田,有利于种地养...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沿岸的陇南市文县和武都区是生产冬播菜用型马铃薯的理想区域。自1997年试验成功后,经大力推广,冬播菜用型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发展到5330hm^2,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也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外销型蔬菜产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可于5月中旬上市,比春季栽培提早上市30d(天),  相似文献   

18.
苏明长  李庆满 《蔬菜》1990,(6):18-19
在马铃薯栽培中,有些菜农因吝惜种薯,往往把薯块切得很小,种植密度也偏稀。在生长早期好用大水漫灌,致使秧子徒长。这些作法都影响产量。为了摸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正确的栽培管理方法,我们在本市友谊乡光明村科技队进行了正交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我们采用的正交表是L9(3~4),设计了3个试验因子、3个试验水平。第1个因子:密度;3个水平:①67厘米×40厘米双株=5000株/亩②67厘米×50厘米双株=4000株/亩③67厘米×67厘米双株=3000株/亩。第2个因  相似文献   

19.
温室蔬菜高产增效十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栽培蔬菜是集约化程度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密集型生产模式。又因其可周年生产而且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比较理想的生产方式。但就我县蔬菜生产实践看.一些菜农技术水平不高、效益很差、为此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模式化蔬菜栽培技术,充分挖掘科技增产潜力.提高科技到田率和贡献率,全面提高菜农整体种菜水平。现将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温室蔬菜十九种提质增效科学种菜技术介绍给广大菜农.以供生产实践需要。1看市下种技术即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栽培种类,以市场为导向,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10 年河北省蔬菜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蔬菜生产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菜农持续稳定增收面临一定的压力。为提高蔬菜生产效益,维护菜农种菜的积极性,本文对大白菜、番茄、黄瓜、甜瓜、甘蓝不同栽培形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温室黄瓜生产成本最高,每667m2 超过2 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