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观察,近两年来在我地一些地区的部分蜂场,在越冬后期和春繁期间发生的一种成年蜂疾病,其症状为腹部膨大、爬行缓慢、蜂体湿黑、失去飞翔能力,有的肢体麻痹、腹泻,患病严重的蜂群,在气候条件差时,箱底及巢门口死蜂成堆,甚至堵塞巢门,有时在巢脾上及蜂箱门口有大量的粪便,气味难闻。根据以上症状分析,判断为蜜蜂副伤寒病,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下痢病。1病因蜜蜂下痢病,是蜜蜂越冬后期及早春成年蜜蜂所患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因主要有:(1)在越冬期潮湿严重,气温忽高忽低,长期受震动、鼠害等,越冬饲料质量欠佳。以上这些都是造成越冬后期蜜蜂…  相似文献   

2.
养蜂论坛上常有蜂友发来病蜂图片,求助诊断,仅凭图片做出正确判断,令人质疑.下面就如何诊断患病蜂群,谈谈看法. 一、箱外观察蜂群活动 从箱外观察,健康蜂群巢门口是蜂拥而出的景象,返巢蜂满载而归,一切显得秩序井然;而患病蜂群的出勤率明显下降,巢门口冷冷清清,蜂数不多,不是缺乏饲料,也不是外界没蜜源,而是蜂群处于病态,病蜂行...  相似文献   

3.
防盗妙招     
<正>防盗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向广大蜂友推荐一种见效快的防盗新方法:1.找盗群:先用洒面粉或者升华硫的方法找到作盗群,能很清楚看到带有大量面粉或者硫磺吸饱蜜的蜂纷纷落在巢门口。2.关闭巢门:发现作盗群后,立即关闭该群巢门,让作盗蜂不能入巢,短短几分钟巢门口就会聚集大量吸饱蜜返巢的盗蜂,在蜂巢门口慌乱爬行,寻找入巢口。  相似文献   

4.
蜜蜂大肚子病,(又名膨胀病)蔓延快,死亡率高,是养蜂的一大障碍。近年来,笔者作了用中药治疗蜜蜂大肚子病的试验。现将试验经过及结果简介如下。感染大肚病的蜂群的症状有四种:1.病蜂肚子膨胀发亮,不能活动,腹内积满了水;2.病蜂腹部胀得象皮球一样,有气;3.病蜂腹内有排不出的干燥粪便,用手指挤压,可压出似干面条一样的粪便;4.病蜂在箱内或巢门口排出稀薄粪便。有的病蜂则在箱壁、框梁、复布上发抖,不能行动,甚至在箱底排稀粪,腥臭难闻。治疗试验:药方为“三化汤”加减味:羌活10克,生军6克,积壳10克,前仁10  相似文献   

5.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徐祖荫 《蜜蜂杂志》2020,40(5):41-41
湖北宜昌蜂友孙群于2020年2月中旬,转发给我他一个蜂友发给他的1段小视频,图像中显示1只意蜂工蜂(个体较大,体色偏黄,很显眼),在中蜂巢门口时而飞翔,时而停落在巢门口的起落板上。由于巢门口设有塑料防逃片,外出采集回巢的中蜂在巢门口显得有些拥挤。而这只意蜂工蜂只要看见带粉回巢的中蜂,便会紧随其后,伺机用下颏或足,迅速将回巢工蜂腿上的花粉扒一些下来。其实这只意蜂工蜂腿上也带有2团花粉,判断这只意蜂是还想再多带一些花粉回去。由于中蜂工蜂都急于回巢,对这只意蜂在身后扒窃花粉的行为并不是太理会,所以整个过程并无明显打斗。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般的住房,把窗户及蜂能通过的地方全部封好,不能使蜂通过。然后把一切过箱时用的工具、新式蜂箱搬进屋。待过箱工作完成后,搬回原来旧圆桶放置处。此时也还会发生盗蜂现象,怎样防止呢。当发现有盗蜂,就在蜂箱巢门口熏烟,以免其它群蜂飞入新式蜂箱的巢门口踏板上打架。熏烟时要熄灭火焰,以免烧死蜂(熏烟用的材料是  相似文献   

8.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箱外观察的优点是省力、省工、快捷、不惊动蜂群 ,易于发现问题和情况 ,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据。通过箱外观察可大大减少开箱的次数 ,避免开箱惊扰蜜蜂和降低巢温 ;通过箱外观察还可以发现失王、饥饿、白垩病、爬蜂病等。1.失王群 :蜜蜂不安静、嗡嗡振翅 ,有时还能发现蜂王尸体。2.饥饿群 :巢门外死蜂遍地 ,严重时有拖出的蛹。3.白垩病 :巢门外有工蜂拖出的呈白色、黑色的“石膏蛹”。4.爬蜂病 :蜜蜂腹部膨大 ,许多幼蜂在清早就爬出箱外 ,在周围地上 ,特别是在沟、坑里爬行。作为1名养蜂者 ,对以上几种症状是容易分辨的 ,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宜昌蜂友孙群于今年2月中旬,转发给我一位蜂友发给他的一段小视频,图像中显示一只意蜂工蜂(个体较大,体色偏黄,很显眼),在中蜂巢门口时而飞翔,时而停落在巢门起落板上。由于巢门口设有塑料防逃片,外出采集归巢的中蜂在巢门口显得有些拥挤。而这只意蜂只要看见带粉回巢的中蜂,便会紧随其后,伺机将回巢中蜂腿上的花粉扒一些下来。其实这只意蜂自己腿上也带有两团花粉,判断这只意蜂是还想再多带一些花粉回去。由于中蜂工蜂急于回巢,对这只意蜂在身后偷窃花粉的行为并不理会,整个过程无明显打斗。  相似文献   

11.
蜜蜂爬蜂病是引起蜜蜂不能正常飞行、在地上或巢门口等处爬行,最后抽搐致死的蜜蜂疾病的总称。该病发病迅速、病原传播快,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就会造成饲养蜂群垮掉,甚至全场毁灭。爬蜂病是影响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80%以上的蜂场不同程度的感染此病。由于引起爬蜂病的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12.
蜂群早春繁殖时期 ,气温很不稳定 ,有时会遇到连续低温阴雨 ,这就需要给蜂群喂水。采用旧巢脾在巢门口给蜂群喂水 ,优于其他方法 :把 1张旧巢脾割成 6~ 8块 ,把每块小巢脾平行于巢门口放置。手提水壶 ,逐箱往小块巢脾上倒水。百十群蜂的蜂场 ,喂 1次水也只不过 2 0分钟。此法喂水 ,不淹死蜂 ,不冻死蜂 ,蜜蜂出巢在巢脾上吸水很方便 ;春繁结束小块巢脾可换巢础或者化蜡蜂群春繁喂水一法@朱建华$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洼王蜂场!河南上蔡463800  相似文献   

13.
盗蜂,就是飞到别的蜂群里,盗吸蜂蜜后飞回原群的工蜂。一般发生在蜜源末期和缺蜜期,或者是由于蜂蜜遗留在放蜂场地上,装蜜脾的蜂箱关闭不严等而引起。盗蜂由于蜂蜜气味的吸引,在被盗群蜂箱周围和巢门口杂乱地飞翔,无一定规则;常常聚集在被盗群蜂箱箱体接缝处和箱底,企图钻入,并与被盗群巢门口的守卫蜂厮杀;在被盗群巢门口能看到较多的死蜂,有的尸体残缺弯曲。当盗蜂飞出被盗群蜂箱时腹部膨大,行动慌张,它们飞翔的声音尖锐,早上出勤比正常蜂早,晚上回巢晚;被盗群开箱检查时,在框梁或巢脾上可看到工蜂紧紧追赶盗蜂。发生个别盗蜂时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脱粉器除脱粉作用外,还有其他用途。安放在将要飞逃的蜂群可以阻止蜂王飞出,避免跑蜂;秋季检查蜂群时找到蜂王放回蜂巢中(单独放),在巢门口安放脱粉器,在踏板上放报纸或木板,提脾将蜂抖落在巢门口,工蜂通过脱粉器返回箱内,而雄蜂则被脱粉器阻隔  相似文献   

15.
胡福良  黄坚 《蜜蜂杂志》2009,29(12):26-26
蜜蜂农药中毒损失很大。蜜蜂中毒后大多情况下死蜂很多,死于田间、蜂箱门口及箱内。死于田间的大多为外勤蜂,采集蜂带回毒物于箱内后,可毒死幼虫及青年工蜂,出现一片悲惨状况。中毒蜜蜂在巢门口作垂死挣扎,在地上打滚翻跟斗,有的抽搐,有的颤抖,有的舌已吐出,有的卷着身体死去,十分可怜和痛心。中毒的蜂群群势,大多快速下降,甚至有全群覆没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几种捕杀胡蜂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中国蜂业》2005,56(8):16
胡蜂是蜜蜂的大敌,几只胡蜂可以搞垮一群蜂.胡蜂不但空中拦劫蜜蜂,最可恶的是它守候在巢门口,把进出巢门的蜜蜂一只又一只地咬死,严重时巢门口死蜂成堆.如果巢门过大,胡蜂攻入蜂巢内乱咬蜜蜂,扰乱蜂群,有的蜂群被迫迁逃或整巢被毁.所以消灭胡蜂是养好蜂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介绍几种捕杀胡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洲幼虫腐臭病传染力很强,对蜂业生产威胁很大。病菌在蜂群内的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内勤蜂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幼虫。作者在实践中见到相当数量的成年蜂腹腔内存在大量幼虫芽胞杆菌。症状巢脾形成花子脾,未封盖幼虫症状较轻,封盖子脾表面有光泽,房盖出现被工蜂咬破的小孔。封盖幼虫、蛹症状变化较明显,大量幼虫、蛹被拖至巢门口,蛹羽化不全,全身变黑,少数如油浸状。一定数量的成蜂运动缓慢,飞翔力差,尾端变黑,腹部膨大,镜检腹腔内容物发现有大量的杆菌。化验室诊断取羽化不全的病蛹或幼虫,挑取少量腹  相似文献   

18.
初学饲养中蜂的几点小经验1制止盗蜂我用红花油效果最好,其方法是:发现盗蜂及时用卫生纸涂上红花油,塞在被盗群的巢门口(占巢门的1/2),盗蜂就不敢再进被盗群。如果巢门外的地下发生盗蜂,可多涂几团红花油扔在成堆的蜂团中间,很快就能驱散蜂团,剩下的是死蜂,...  相似文献   

19.
1.幼蜂认巢飞行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气温高时,时间后移;气温低时,时间提前,久雨初晴例外),而分蜂一般是在上午6~10点钟左右。2.幼蜂认巢飞行时,是头朝巢门在空中盘旋飞行,而分蜂群则是老、中、青龄蜂都有,且腹内吸满了蜜,从巢门口翻滚着向外  相似文献   

20.
在江南蜂群春季繁殖中,遇到“倒春寒”是常有的事。阴雨连绵,蜜蜂不能出勤采集。巢内幼蜂食用了花粉,不能及时出巢排泄飞翔,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蜜蜂腹部膨大,后肠中粪便无法排出。蜜蜂只能在蜂箱底部,巢门口爬动,出现爬蜂、死蜂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