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发达国家,畜牧业(草地农业为主)占农业比重70%以上,发达国家人民食物结构以"肉、蛋、奶"为主。实践证明,发展草地农业也能"吃得饱""吃得好"。当前,尽管我们已经实现了"吃得饱",但要实现"吃得好",就要牢牢把握保障食物安全的主动权,发展草地农业是一条可靠路径。保障食物安全,一是量的基本满足。无论何时,必须保证自给90%以上的食物。每年世界粮食贸易量在2.5亿吨,我国年消耗在5.5亿吨以上。应该控制粮食贸易  相似文献   

2.
我国天然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为有效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多个草原保护建设工程。优良草品种是保证草原建设效果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依靠优良草品种,改良天然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可以拓宽食物生产系统的范围,延长农业产业链,藏粮于地,藏粮于草,增加奶肉蛋供应,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维护国家的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唐羽彤  林慧龙 《草业学报》2015,24(7):189-196
中国传统的粮食安全理念将以谷物为主的粮食等同于食物,致使农业走上了单一结构的“粮-猪农业”歧途,这也是中国粮食观与国际粮食观的不同之处。从食物生产结构以及食物安全评价就可以反映出传统农业的弊端,一方面食物生产过分偏重于谷物和猪肉,另一方面食物安全评价仅仅局限于粮食的供给能力。分析国内外食物安全评价体系,国外注重于微观层次的、营养膳食结构的评价,而我国注重于宏观层次的、数量安全的评价。草地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能满足我国对于动物性食物的不断加大的消费需求,是持久高效保障食物安全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开发岩画资源发展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昌  杨发林  于钊  辛健 《草业科学》2004,21(12):15-18
我国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荒漠草原区.通过对岩画的研究,从中看到了游牧民族从狩猎到游牧的生存生产方式;以氏族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以自然、图腾和神灵崇拜为主的精神依托方式.触摸到了古代草原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脉搏.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创立,为开发岩画资源,发展草原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草原? 答:草原是指由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土地,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是指通过人工种植牧草而形成的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  相似文献   

6.
沈禹颖  杨子文 《草地学报》2008,16(4):319-323
在百年奥运即将开幕前夕,我国草学界成功举办了第21届国际草地大会暨第8届草原大会。本届大会展示了世界变化中的草地/草原,强调了草地/草原的多功能性。学术交流热点主要表现在:世界草地/草原普遍面临着退化的威胁,面对草地/草原生态环境研发经费减少的挑战,要求科学家准确选题,把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主流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评价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准;分子技术和模型构建在某些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牧草在人类食物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食物质量和数量2个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合作更显重要。在理解草地/草原自然科学基础上综合其服务功能评估、土地使用权、市场、复杂性与变化性,政策和综合系统等人文、政策因子,是实现和谐草原、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声音     
在食物结构改变的压力下,耕地农业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新型的草地农业必将应运而生。它应继承耕地农业和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全新的式样和内涵,创造新的、适合我国的草地农业系统。这是历史对我们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区普氏原羚及鸟类栖息草地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流域普氏原羚与鸟类栖息的草地类型,以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本文分别简述了各草地型的植被结构、植物种类以及草地生物量,同时对普氏原羚、鸟类栖息地各草地型的生物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草地是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土地是基础,草是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草地在山西省习惯上称之为牧坡。牧坡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方面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合理利用草地,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发展现代化草地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增加肉、奶产品,逐步改变人们食品结构的一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草地农业:从结构性描述到精确化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慧龙 《草业科学》2007,24(6):55-61
从草地农业的雏形--草原学,发展到草业科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反映出,草地农业历经了草原分类,草原生产流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界面论、时间地带性等结构性描述的过程,正步入精确化发展阶段.这是生产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和科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命题.提出了:1)包括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健康评价在内的生态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将成为草地资源精确化评价的新方向;2)综合运用多种非线性科学方法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的数量化工作可能是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3)研究草地农业3个界面的动力学机制的草地农业生态动力学(Pastoral agroecosystem dynamics)将为草地农业精确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草地》《中国草地》是1979年创刊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草原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草地科技双月刊。本刊宗旨是宣传党对我国农业的方针政策,沟通国内外草地科技信息,培养草地科技人才,坚持草地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和经济建设服  相似文献   

12.
草原毛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棋麟  袁明龙 《草业科学》2013,30(4):638-646
草原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草原毛虫属(Gynaephora),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不仅取食优良牧草,造成家畜食物短缺,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加剧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会导致家畜中毒,严重阻碍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草原毛虫主要分布于高山或北极地区,为研究生物对严寒、缺氧等极端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系统。本研究综述了草原毛虫的分类、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草原毛虫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为该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海草业》2010,19(2):52-5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是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与饲用,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和牧草机械,  相似文献   

14.
草地农业系统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农业系统是指一个能满足现代人的食物结构并兼顾生态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系统。它含有4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具有复杂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的特点,其主要技术措施有3类:种植结构优化技术、人工草地建设技术和天然草原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青海草业》2010,19(4):52-5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是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与饲用,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和牧草机械,  相似文献   

16.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畜牧业是指以草原(包括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为基础,进行草食家畜生产的畜牧产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草原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及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疆托克逊县草地类型以山区荒漠类草地和盐化草甸土壤为主,草地资源利用低,草地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畜牧企业少,资金短缺、土地使用受限制,产业化程度低,家畜饲草料短缺,季节性供草不平衡,草地沙化、退化严重。同时提出加强草地基本设施建设、实行计划放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调整农业种植业和畜和群结构、加强草地监测和草原投入等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英国草地研究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英国草地研究所(The 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是由英国农业研究委员会资助的许多农业研究中心之一。研究所的前身一草地改良站,1940年建于Drayton,这是一个重粘土地区,早在1914年以前就已荒弃了很长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耕种过,后来又恢复为灌木丛。在R·GeorgeStapledon先生和Aberystwyth教授指导下进行的Cahn山区改良计划的工作以及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进行草原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表明,那里的大面积荒弃土地能够对国内食物生产作出巨大贡献。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结论就显得十分重要。成立Drayton草地改良站及其分站的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1 2月 6日至 8日在广州召开了中国草原学会草地生态委员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来自全国 2 1个省 (市、自治区 )的 9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并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 5 0篇。大会由中国草原学会草地生态委员会副理事长员旭疆高级畜牧师主持 ,理事长胡自治教授致开幕词 ,副理事长张自和研究员代表理事会作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草地生态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任继周院士和祝廷成教授作了特邀报告 ;1 8位代表作了有关我国草地生态环境变化、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农区种草与草地农业持续发展及系统耦合等方面的报告 ,代表们还以“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20.
黑河市把发展畜牧业由过去的“猪牛为主”调整为“以两牛为主”的战略方针,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一是充分发挥该市草原面积大、作物秸秆多的优势,走低消耗、高效节粮型草地畜牧业路子。二是有助于改善目前肉食结构中牛羊肉比重低的状况,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三是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