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扬粳403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系,2007年在镇江市石桥镇示范种植6.67多hm2,主要在超高产栽培示范方上,经过考察记载和实割实测,其生长、抗性和产量状况表现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江南鱼米之乡,有着发展优质稻米得天独厚的条件。扬粳4227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9 d左右,米质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气候条件相似,2011年开始引进优质良种扬粳4227取得高产,增产幅度达15%以上;2012年扩大示范面积,平均单产增幅10.6%;通过2年的种植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扬粳4227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麦秸机械还田抛秧稻在邗江区具有明显的产量和效益优势,采用扬粳4038麦秸机械还田抛秧技术实现了700 kg/667 m2的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控制指标,并集成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麦秸机械还田机插轻简稻作技术为江苏省稻作主推栽培技术,2014年麦秸机械还田扬粳4038机插稻在扬州市邗江区、仪征市多点百亩丰产示范实现平均产量748.5 kg/667 m2,并集成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旨在为大面积推广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育苗伴侣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继旱育保姆后成功研发的水稻机插秧育苗新型专用肥,应用于机插秧育苗,可使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对叶龄影响较小,可较好控长,极显著提高秧苗素质,适宜插秧机作业。  相似文献   

6.
秸秆机械还田已成为江苏省主推技术,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种植扬辐麦4号要实现500kg/667 m2以上的产量,需要集成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了给大面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总结了扬州市江都、邗江区近年来的稻秸秆机械还田条件下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稻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扬辐麦4号高产栽培产量构成指标和群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
“扬麦158”高产栽培策略及配套技术扬中市农业局瞿廷广扬麦15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扬麦4号×st1472/506”选系材料,采用综合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逆优质小麦新品种。扬中市1992年引进试种,1993、1994年逐步扩大,表现穗大粒多、千粒...  相似文献   

8.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稳定、适应性广的弱筋专用小麦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粗蛋白(干基)11.7%,容重799g/L,湿面筋含量22%,干面筋7.2%.沉降值17.9mL,面团吸水率53.5%,形成时间1.5min,稳定时间2.0min,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农业节水现状与农业节水潜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和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生态、生产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提出了江苏省南水北调沿线供水区、里下河与盐城渠北区、通南高沙土地区、宁镇扬山丘区和苏锡常地区五大区农业节水工程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以辽北地区近年推广应用的15个水稻新品种为试材进行高产、稳产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富禾77、铁粳11和铁粳7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28.1、619.8和612.8kg/亩,比对照辽星1分别增产8.5%、6.8%和5。4%,富禾77和铁粳11的始穗期、成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铁粳7的始穗期、成熟期较早,产量高,稳产性较好。富禾77、铁粳11和铁粳7三个水稻新品种在辽北地区可以重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控制排水条件下水稻产量影响指标敏感性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水稻扬粳4038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控制排水条件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根冠比、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穗长、有效穗数和产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对产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R2的总贡献,建立了测量指标对产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和有效穗数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指标,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自变量指标的减少对产量通径分析的影响发现,在考虑控制排水下水稻产量最优的目标时,要注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盐粳9号是盐都农科所两次导入武育粳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型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0707),该品种参加省区试验表现为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和获得高产,适于苏南丘陵地区种植。为了做好新品种推广技术储备,探求该品种在句容市的因种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该品种的示范种植,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及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比例(9∶1,5∶5和1∶9)NH4+-N∶NO3--N的氮素营养处理对连嘉粳1号、二优培九、扬粳9538和扬稻6号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水分胁迫促进水稻根系发育,使水稻根系变的细长,总根长、表面积、体积均增加,平均直径降低。粳稻的临界水分胁迫点大于100 g/LPEG,而籼稻的临界水分胁迫点在50~100 g/L PEG之间。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连嘉粳1号水稻根表面积随NH4+-N∶NO3--N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等量供应铵硝营养促进各品种水稻根体积的增加,促进扬粳9538、扬稻6号水稻根表面积的提高,增加连嘉粳1号、二优培九、扬粳9538水稻的根系直径。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二优培九、扬稻6号二籼稻品种水稻的总根长随NH4+-N∶NO3--N的降低呈上升趋势,各品种水稻根系表面积、体积均随NH4+-N∶NO3--N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等量供应铵硝营养有利于提高各品种水稻根系直径。  相似文献   

14.
简讯     
10月11日由省农机局组织召开的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秋收秋种机械化现场会在金湖县召开,目的是加大里下河地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三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扩大机械化精少量播种面积,提高全省秋播机械化水平。参加会议的有里下河地区的各市、县农机局长、省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90余人。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20多种新式农机具的现场演示;然后召开了大会,省局4位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金湖县政府、淮阴市农机局和江都市农机  相似文献   

15.
江都抽水站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起点站,到1987年止共抽长江水503.13亿米~3抗旱灌溉,抽排里下河地区涝水159.13亿米~3,为苏北里下河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抽水站从1985年以来,每年汛期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抗病中粳新品种“镇稻88”朱荣华朱小庆殷俊“镇稻88”是镇江农科所用月光与2507-4杂交育成的集早熟、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中熟中粳新品种。经多年示范、试种表明:该品种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  相似文献   

17.
镇稻10号是镇江市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经镇江市几年示范试验,一般产量650kg/667m2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以上,具有700kg以上的超高产潜力。熟期与武运粳7号(9746)相仿,适宜于沿江、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服务新农村     
《农电管理》2007,(9):F0002-F0002
地处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市舜生镇,网箱养殖面积是泰州市乡镇之最。为更好地服务水乡养殖农业和种植农业,兴化市供电公司千方百计为其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架设了10千伏双电源线路4.5千米、400伏线路15千米,助推广大农民走上致富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苏油 1号”是用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双低优质品系菜选作母系 ,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育成的双低优质品系D89(372×Wes roona)为父本 ,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油菜 ,具有丰产稳产性好 ,生育期适中 ,生长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丹徒县从 1998年引进试种 ,同时探索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1999年推广面积达 30 0 0多公顷 ,占油菜总面积的 30 %。1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 2 50天左右 ,各生育时期生长整齐度好 ,生长势强 ,叶片宽大 ,叶色较绿 ,抽苔及始花略晚 ,花期集中 ,耐寒性较强 ,抗倒性较好 ,中抗菌核病。成熟期株高 170cm左右 ,一次…  相似文献   

20.
镇稻10号是镇江市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经镇江市几年示范试验,一般产量650kg/667m^2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以上,具有700kg以上的超高产潜力。熟期与武运粳7号(9746)相仿,适宜于沿江、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