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长白×雅南杂交生长猪60头,探讨以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补充料,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蛋白质节约效果。试验1,在谷物—菜籽饼(G—RSM)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试验2,在低蛋白(低二个百分点)G—RSM饲粮中,添加4个水平的赖氨酸和一个水平的赖氨酸+蛋氨酸。两个试验均以谷物—豆饼饲粮(CP前期14%,后期13%)作对照。结果表明: G—RSM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前期(35—55kg)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P<0.05),后期(55—90kg)有改善趋势。保证充足的有效赖氨酸供给,生长肥育猪饲喂G—RSM饲粮可取得接近于相同蛋白水平谷物—豆饼饲粮的生产性能。低蛋白G—RSM饲粮,平衡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后,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浆尿素氮下降,每公斤体增重所耗蛋白减少,具有明显的节约蛋白质效果。验证试验表明,低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较标准蛋白水平下的G—RSM日粮更有利于氨基酸平衡效应的发挥。低蛋白(低二至三个百分点)G—RSM饲粮平衡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合理利用菜籽饼蛋白的有效途径。有效赖氮酸是衡量G—RSM饲粮中蛋白质质量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试验使用50头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三元杂交猪。根据“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利用饲料合理组合配制除赖氨酸和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得到最大限度平衡的试验用红薯型日粮,以研究生长猪获得最佳性能时的赖氨酸适宜水平及合适的赖蛋比。结果表明,生长猪红薯型日粮达到适宜氨基酸平衡的赖蛋比为6.5%,通过饲料合理组合同时增加合成赖氨酸和蛋氨酸可使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结构接近“理想蛋白”。精氨酸、组氨酸和亮氨酸的过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理想蛋白的概念、饲粮最佳氨基酸模式研究的方法,这种模式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生长育肥猪可消化赖氨酸适宜需要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用饲粮,研究不同赖氨酸补加水平对20~60kg,60~90kg长×撒杂交猪(48♂,48♀)生产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同时用3头回—直肠吻合术猪分别测定生长期(20~60kg)和育肥期(60~90kg)猪基础饲粮中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在生长猪饲粮(实测赖氨酸0.523%)和育肥期饲粮(实测赖氨酸0.415%)中补加赖氨酸,使其总赖氨酸水平分别达到0.75%和0.565%时,显著改善试猪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显著,但不影响胴体品质。试猪基础饲粮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和真消化率测定结果分别为:生长猪(20~60kg):表观赖氨酸消化率80.7%,真赖氨酸消化率85.7%;育肥猪(60~90kg):75.4%,80.4%。综合饲养试验和赖氨酸消化率测定结果求得生长育肥猪表观和真可消化赖氨酸适宜需要量依次为:生长猪(20~60kg):0.649%,0.675%;育肥猪(60~90kg):0.463%,0.484%。若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采用Lys/DE表示,生长期(20~60kg):0.49g/MJ DE,0.51g/MJ DE;育肥期(60~90kg):0.35g/DE,0.36g/DE。此时,其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模式分别为:100∶60∶65∶18;100∶65∶71∶21。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组织完成的“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猪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探明了“理想蛋白质”促进猪体蛋白质沉积的机理,开发出理想蛋白质配制猪平衡日粮技术,建立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建立了蛋白态氨基酸与单体氨基酸测定体系,对测定猪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测定了7种猪典型饲粮组分,60种常用饲料的氨基酸回…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10日龄成都白鸡研究了12%菜籽饼(RSM)饲粮添加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对雏鸡生长的效应。四周的试验结果证明:在12%的RRM饲粮中添加赖氨酸或/和蛋氨对增重、饲料利用率影响不大。同时添加赖氨酸和精氨酸对提高增重的效果一样,但前者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与豆饼饲粮组一样的水平。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对雏鸡生长性能有微弱的不利作用。添加氨基酸并不能改善RSM对甲状腺、肝和肾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肉羊TMR饲粮中补充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蛋氨酸(RPMet)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脱绒全棉籽、白玉米皮、芝麻粕、枣粉等非常规饲料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测定其氨基酸含量,配制TMR饲粮,制粒后直接饲喂.选用出生日期相近,体质量在20 kg左右的湖羊30头,分为3组,试验期为100 d,其中预饲期10 d,饲喂饲粮: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基础日粮+RPLys 0.3%(B组),基础日粮+RPLys 0.3%+RPMet 0.1%(C组).结果表明,过瘤胃赖氨酸的添加有提升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的同时添加可显著提高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从日增质量和料质量比(日采食量与日增质量之比)指标来看,日粮中仅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提高日增质量、降低料质量比的影响不显著,而进一步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效果优于单纯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因此,在日粮中大量添加非常规饲料的背景下,赖氨酸可能并不是肉羊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RPLys添加基础上,再补充适量RPMet能够进一步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饲粮蛋氨酸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康贝尔麻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探讨42—62日龄康贝尔麻鸭的蛋氨酸与赖氨酸需要量。【方法】选用42日龄健康的康贝尔麻鸭936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鸭。试验为蛋氨酸与赖氨酸3×3处理设计,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8%、0.38%、0.48%,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8%、0.73%、0.88%。试验周期为21 d。【结果】饲粮蛋氨酸与赖氨酸交叉作用对麻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氨酸与赖氨酸交叉作用对麻鸭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饲粮中蛋氨酸与赖氨酸水平的变化对麻鸭肝脏SOD活力和GSH-Px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以蛋氨酸水平为0.38%,赖氨酸水平为0.88%组效果最好,但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28%—0.48%、赖氨酸水平为0.58%—0.88%范围内42—62日龄康贝尔麻鸭生产性能不受该两种限制性氨基酸影响,但饲粮中适宜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可改善肉鸭屠宰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在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49 MJ•kg-1且粗蛋白质水平为16.44%时,42—62日龄康贝尔麻鸭饲粮蛋氨酸推荐总量为0.38%,赖氨酸推荐总量为0.73%。  相似文献   

9.
<正>赖氨酸具有参与动物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目前,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家禽,其饲料中的赖氨酸水平添加剂量不同;因此,探讨不同阶段家禽的适宜赖氨酸添加量十分重要。随着居民禽蛋消费量越来越高,蛋鸭规模化养殖逐渐普及,但是对于蛋鸭不同阶段的饲粮赖氨酸添加量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  相似文献   

10.
选用体重为 (8.64± 0 .34 ) kg,(30± 3)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猪 (杜×长×北京黑 ) 72头 ,对比研究了日粮中添加 2 2 % ,2 5 % ,2 8%和 31%的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的影响。所有处理均使用了合成氨基酸 (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 ) ,以“理想蛋白”模式进行日粮配合。结果表明 :不同豆粕水平的日粮对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增重比和血清尿素氮均无显著影响 (P>0 .0 5 )。说明添加合成氨基酸后 ,2 2 %豆粕的日粮组能够在不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的同时节省豆粕用量 ,减少氮的排出 ,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