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我国综合科技实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对于其他领域和行业也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基层农业也不例外。纵观我国现代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由于长期发展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基层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使得这一过程进展困难重重,不仅是因为推广力度不够大、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同时也是因为推广模式不够健全以及没有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就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有效性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所井灌研究工作,从1961年开始,但1963年以前是根据主观愿望,参考文献资料,从中找研究问题,在我所试验农场打井中进行试验研究,中间也曾在北京市郊区农村作了一段工作。但由于不了解生产情况,抓不住题目,没有取得什么研究成果。 1963年下半年开始,学习了党关于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必须结合生产,以领导、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大面积科学实验活动的指示,下到河南新乡市洪门公社李村大队,实地参加生产,结合生产进行井群灌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省形势大好,全省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正在为保证实现今年农业生产计划,为争取一个更大的丰收而奋斗。为了协助农业科学工作者当好领导的技术参谋、宣传推广先进成功的技术,我们根据一年来深入生产实践,搞样板田和总结群众的丰产经验,以及一些有效的研究成果,提出几点技术推广建议,供各级领导和技术推广部门参考。这些建议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广,但要强调和群众商量。如果群众不接受,还可通过科学实验在试验田里作对比,先取得经验,来年再予推广,不可勉强。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63年6月确定以北京市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为基点,派出技术干部蹲点搞样板;1964年又加强了蹲点的技术力量,在公社、大队党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了领导、农民群众、科学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样板领导组。陈各庄大队,1963年累计养猪1,141头,年末存栏猪达801头。累计养猪平均每户7头。猪多、肥多、粮多,1963年每亩地施肥量,由1957年的1.5车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党提出的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农业科学工作者到农村去,到农民群众中去,认真总结农民群众的经验,尽力推广科学研究的成果,参加群众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的指示,我所1964年以农村基点为主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新的革命形势下,要出成果、出人才,除了研究人员要进行思想革命外,研究方法也需要革命。思  相似文献   

6.
深入学习「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总结」这是每一个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深入去学习的文件。尤其在「开展改进技术运动」一项里,更明确地指出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如何使自己的所学所知与群众的要求和经验结合起来。农业技术能否推广到群众中去,就看我们结合的好坏而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技推广化问题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众多实践也表明农业经济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探究农业经济中农技推广化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农业经济中农技推广花的问题产生了探讨,并找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没有发达的农技推广,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  相似文献   

8.
高粱苗期扒根,是豫东群众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得出来的一条经验。淮北、豫北以及河北省部分高粱产区,群众中也有“一遍扒,二遍埋,三遍封成个凤凰台”的农谚。为了总结群众经验,我们于1963—1964年在开封进行了扒根试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963年采用开封黄罗伞品种,4月9日播种,5月15日定苗扒根(仅留一条种子根,群众称“老根”),以不扒根作对照,重复两次,6月5日第二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农业技术也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很多农业学院的学生也不断的研究新的农业技术,很多技术都在研究中还没有投入使用,因此,需要在技术上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玉米的生产量,但是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推广路径,因此,需要加强推广玉米的技术途径。一、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要性我国的玉米技术种植范围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产值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技术也不断创新。但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许多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和广泛应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本文以莒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为例,从莒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业》开展“到农村蹲点问题的讨论”,读后,我也谈谈自己几年来在工作中的亲身感受,以参加讨论。不愿落实蹲点,是不彻底革命的表现回想几年前,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每年约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到生产基层去,推广科学技术,了解生产动态,调查总结生产经验;常是东跑西转,有如“走马观花”,就是有时驻点,也似“蜻蜒点水”为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技术的限制,如今农业依旧是传统模式,没有相关科学技术的应用。即使是面对国家农业科技扶贫政策的推广,很多贫困户仍然不懂得科技意味着什么。本文以突破推广瓶颈与技术限制为话题,对农业科技扶贫中对贫困户的减贫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党号召农业科学工作者到农村去,得到了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热烈响应。普遍的认识到,到农村去,参加三大革命运动,是农业科学工作者革命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农业科学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到农村蹲点、搞“样板田”的同志越来越多。但也有一些人,不愿走出试验研究机关的大门,认为到农村蹲点、搞“样板田”,只能是推广科学技术,不一定能出科学研究成果,否认增产的实绩是科学,否认群众性的生产实践出科学。对此,我仅就生产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事实,和九个月来在蹲点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新技术是把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变为农业生产力的最佳工具,而农技推广工作恰恰是新技术传播的最好途径。农业新技术是否可以将其自身价值完全的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当其给农民群众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时才能够得到肯定与认同。对农技推广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推广机构、推广机制以及推广人员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促进我国农业新技术推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63—1964年,我们先后到玉林、梧州和桂林等地区的9个县、市对该地区的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经验进行了调查,并在南宁市郊区蹲点搞样板。根据调查资料,这些地区大多有较长的池塘养鱼历史,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鱼塘多数位于村边或近市  相似文献   

16.
1963年,我所承担轮作倒茬的研究课题,可是,具体主持和执行这个课题的是我们两个年轻的技术干部,究竟从何处着手呢?心中没数。 1964年初,全国大搞样板田的形势出现之后,所里领导动员我们下去搞粮棉双高产样板田。当时,我们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认为到样板田搞生产就搞不成研究,即使搞也搞不出什么名堂来。更怕当几年推广员把仅学的一点专业知识也荒废了。但实践结果说明并非如此。开春后,我们深入到淇县高村大队,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因地制宜地推广了现有科学研究成果。两年来,在取得粮棉连续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农业方面,机械技术也在逐渐开始推广,它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成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自进入二十一实际以来,信息技术开始蓬勃发展,它改变了我国许多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也不例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宜于当代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农业生产的方式进行改革。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正好符合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技术科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我国农业生产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善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推广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农业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业新技术是把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变为农业生产力的最佳工具,而农技推广工作恰恰是新技术传播的最好途径。农业新技术是否可以将其自身价值完全的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当其给农民群众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时才能够得到肯定与认同。对农技推广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推广机构、推广机制以及推广人员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促进我国农业新技术推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上的各个产业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农业也不例外。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拥有着众多的农业人口,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科学技术发挥其重大作用,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就要重视新形势下对农业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代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鉴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存问题及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