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是一种抗灾能力较强的作物,在扬花期以前,不论遭受何种程度的雹灾,只要不翻种,都能重新发权成穗;有资料表明,50%~80%的麦株被砸毁,能收回原产量的一半以上,即使90%以上的麦株被砸毁,也能收回原产量的3~4成,因此,小麦遭受雹灾后,要及时加强管理,促进麦株尽快恢复生长,以减少灾害损失。具体管理措施是: 1.追施肥料 冰雹过后,麦田气温高,地面覆盖度小,土壤蒸发量大,应结合浇水,及时追施适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苗期易遭受冰雹危害,但只要生长点未被砸坏,一般就不要轻易翻种,而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具体做法是:1剪叶雹灾过后,及时剪去枯叶和被冰雹打碎的烂叶,使顶心似露未露,以促进心叶生长。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滴灌不仅取决于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安装,而且取决于良好的运行管理。大棚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只解决了保证设计的大棚滴灌系统能在作物全生育期,包括作物高峰耗水期及时地给土壤补充水分,满足作物需要。但在具体运行时,究竟何时灌水,灌多少水,则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  相似文献   

4.
进入夏季,一些地方常会有雹灾等不稳定天气出现。冰雹对于农业生产建设危害很大,尤其是对农业生产,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冰雹对庄稼的危害,主要是砸伤,造成机械性损伤,同时伴有冻害和土壤板结。庄稼遭受雹灾后,要采取相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是我省的水稻、大豆、小麦等作物主要收获方法。一是在作物充分成熟的时期内快速地及时收回谷粒,能提高粮食品质,减少不良气候影响,收获损失较低。二是节省工时消耗。三是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其它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收获机械年利用率太低,作业折旧成本高,因此,在农艺上应注意安排品种使之成熟期错开,在管理上要开展多种作物收获,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一种耐涝性较强的作物。据观察,棉株受淹48~72h,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淹十几天,叶子全部脱落,主根烂掉一半,仅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20天后,棉花可恢复生长;随淹随排,棉花能耐20多天不死且有收成。可见,受涝棉花只要生长点不死,涝后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综合各地经验,管理遭受涝灾的棉花贵在“五及时”:  相似文献   

7.
拨禾轮是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对收割机能否顺利作业有着重要作用。拨禾轮的功能:一是将作物引向切割器:二是切割器切割作物时,由前方扶持茎杆,支撑切割:三是在茎杆被切割以后,将茎杆及时推向割台输送搅龙.并及时清理切割器上的作物,以利继续切割。  相似文献   

8.
基于冠层温度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测与灌溉决策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甲冰  许迪  司南  魏征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2):133-139
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线连续监测田间作物冠层温度、环境信息和土壤墒情的实时灌溉决策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农田进行了1 a实际运行和观测。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和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为野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系统配置了红外温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水势等传感器,能够及时采集田间全面的同步数据,排除了异地观测所形成的数据误差。采用悬臂式多点采集下垫面红外温度检测方法,可以快速采集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数据,避免单点测量的人为误差。系统配备的快速锁紧装置,能够根据下垫面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传感器位置高度调节,使检测数据更符合田间实际情况。通过运行管理和监测数据分析可见,所监测数据能够很精细的刻画田间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可以用于灌区综合灌溉决策,实现田间精量灌溉管理和控制,为灌溉管理的精量化和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极端环境对作物生长造成损伤,提出一种基于温室小气候模型的环境监测预警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温室环境数据,建立温室小气候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预警指标库中作物受灾指标对比,及时预测温室异常环境。该技术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实现温室环境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温室小气候模拟、异常环境预警和远程发布等功能。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对温室小气候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拨禾轮的正确调整与故障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拨禾轮是联合收割机上的重要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对收割机能否顺利作业有着重要作用。拨禾轮的作用:一是将作物引向切割器;二是切割器切割作物时,由前方扶持茎秆,支撑切割;三是在茎秆被切割以后,将茎秆及时推向割台输送搅龙,并及时清理切割器上的作物,以利继续切割。拨禾轮安装和调整不当,会产生以下故障:一是打击穗部,造成落粒过多,增加收割损失,带走割下来的作物,增加割台损失;二是作物架在割台输送搅龙上,造成喂入不畅,影响割台继续收割,甚至堵塞输送搅龙造成停机。现将拨禾轮的正确调整和故障排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物育种试验区机械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作物育种试验区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作物育种试验区机械化的研究现状。作物育种试验区管理机械的二个关键环节播种机与收获机均已形成系列,技术已经成熟,其它技术、设备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育种试验区管理机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作物育种试验区机械化,既可保证育种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降低试验成本和提高作物育种试验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1.播前准备(1)选茬、整地油菜不宜连茬,不宜选用十字花科作物茬口,宜选玉米、豆类、薯类、油葵等茬口。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施肥,多耙耱,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土绵,墒情好。  相似文献   

13.
1.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必要性温室是一个半封闭系统,室内作物不断地从有限的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又不能及时给予补充外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很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据实验结果表明,蔬菜的二氧化碳饱和浓度为1000mg/kg~1600mg/kg,二氧化碳补偿浓度为8×10-5 mg/kg~1×10-4 mg/kg。在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蔬菜光合作用越强,增产效果越明显。故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1×10-4 mg/kg左右时,作物的光合作用显著低下,作物的生长完全停止,即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时,就必须及时地给温室内…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物叶片检测也是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为此,主要研究了作物叶片虚拟检测模型,对作物叶片虚拟检测模型的流程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作物的生长信息进行表现、组织和管理,形象和精确地帮助人们采取合理的生产措施,为作物的产量预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保证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小麦生产时,种植技术是否科学,病虫害防治是否及时,直接影响着小麦产量及质量.为保障小麦良好生长,达到高产稳产增收地目的,做好小麦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全椒县为例,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要点,探讨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追肥深度应为6~10cm.追肥部位应距作物株行两侧的10~20cm(视作物品种而定),肥带宽度大于3cm,无明显断条,施肥后及时覆盖严密.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的选择必须按照每个农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因素影响农业机械的选用,以其重要程度依次讨论。 作物面积 作物面积越大,越需要配置大型机械,以确保在农时季节内及时完成播种和收获。如果有后备的拖拉机和驾驶员,可额外配备一组农机具。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传感、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作物生长情况及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获取作物生长发育进程中的生理形态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并及时对作物生长中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及病虫害的流行发生进行监测预警,对精确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动态以及与环境的互作关系,支撑智能化农业生产决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田地理要素、作物生长长势和环境状况信息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基础,对不同时期作物长势信息进行监测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当前基本农田在管理与监测等技术手段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Mediamapper软件基础上,按照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建立了一个关于作物长势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用来辅助农户对农田进行精确管理.  相似文献   

20.
遥感是一种非接触、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由于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广、重访周期短、数据获取相对容易,并且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作物生态环境及其生长过程中的众多信息等优点,已在大面积露天农业用地资源的监测与保护,作物生产的调查评价与管理以及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已有学者认为,遥感技术必将成为推进我国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本文主要谈论了农业遥感几个方面的应用,同时对遥感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遥感技术在未来将引起更大的重视,并在农业研究方面起到不可估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