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模拟3种土壤结皮和人工控制4种供水量,研究衰败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过程中水分补给对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供水量不同结皮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基本表现为:风沙土>生物结皮>物理结皮。2)不同处理下黄花补血草均在播种第5天开始出苗,物理结皮供水15 mm(B2-4)时出苗最迅速,风沙土供水5 mm(B1-2) 时出苗最缓慢。随着供水量的减小,同一结皮下的出苗进程逐渐缓慢并且其出苗率逐渐降低。3)3~10 mm供水时,黄花补血草出苗率表现为:生物结皮>物理结皮>风沙土。同一结皮下,供水15 mm时的出苗率均最高,除物理结皮供水15 mm外,其他样地出苗率高的幼苗死亡率也较高;4)同一供水条件下,出苗速率基本均表现为:生物结皮>物理结皮>风沙土。同一结皮不同灌水量下,15 mm灌水量时的出苗速率均最高。同一结皮不同供水量下,黄花补血草死亡速率随供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风沙土对水分的保持效果最好,生物结皮保水效果高于物理结皮,结皮与水分相互作用影响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水田精量穴直播模式下出苗阶段的最佳水分管理方式,开展了该试验。【方法】以杂交稻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水分管理方式下直播稻田间土壤水势变化、出苗成苗状况、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苗期选择合理的水分管理方式(当土壤水势为-8~-10 kpa时进行间隙灌溉),不仅有利于减少灌水量和灌水次数,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强根系生长,提高杂草防治效果,还有利于促进分蘖发生,获得更高的产量。【结论】直播稻出苗阶段土壤应保持适度干旱。  相似文献   

3.
精播对旱地党参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2):196-198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党参出苗的影响,从不同播量(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粒/m~2)、覆土厚度(0,4,8,12,16 mm)、覆盖物(谷草、遮阳网、玉米秆、松枝)等方面对党参出苗情况进行调查,计算出苗率并对出苗期、出苗整齐度、苗高整齐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党参适宜播量为4 000~5 000粒/m~2,折合公顷播量为30~45 kg,比农户播量节约种子60.0%~86.7%;覆土厚度为8~12 mm时,党参出苗率较高;覆盖物以谷草为佳,出苗率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地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当年种植紫花苜蓿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刈割时期对苜蓿株高影响较大的是灌水450 mm和375 mm;茎叶比、干鲜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表明,灌水可以显著增加苜蓿的产量,灌水375~500 mm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但灌水550 mm苜蓿产量低于对照,说明灌水量过多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开发区进行,利用农田灌水试验的基本研究方法水量平衡法,开展了非充分灌溉对甘草生长的影响及其阶段需水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对甘草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灌水次数较增加灌水量更有利于甘草产量的提高。不同的水分胁迫环境对甘草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自然无灌溉条件下甘草在5、6、7、8、9月的基本耗水量为35.8mm、49.5mm、41.5mm、71.5mm、18.8mm,总耗水量为217mm;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甘草5、6、7、8、9月平均阶段需水量为125.2mm、92.5mm、72.7mm、72.6mm、17.8mm,总需水量为380.6mm;甘草正常生长的5、6、7、8、9月阶段需水量为125.6mm、135.9、132.4mm、74.0mm、18.2mm,总需水量为485.9mm。  相似文献   

6.
为给保水剂在川西高原青稞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对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使用方法对青稞苗期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青稞出苗率高出不施用保水剂对照9.65~15.60个百分点,出苗指数高出不施用保水剂对照2.29~7.04个百分点。保水剂不同使用方法之间差异显著,就出苗率和出苗指数来看,种子包衣效果最好;就植株分蘖和根系生长来看,土壤撒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李秀凤  魏忠义  王秋兵  孙羽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92-6493,6495
为了低成本改良煤矸石风化物的水分特征,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提高作物产量。以碳质页岩煤矸石风化物为对照,设添加绿泥岩、土壤、粉煤灰、保水剂、沸石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温室盆栽玉米试验,研究各改良措施对盆栽基质水分含量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加入绿泥岩40%的处理和加粉煤灰8%的处理对盆栽基质水分含量无明显影响。除加入绿泥岩15%的处理外,其他处理都促进出苗。出苗前半期,出苗率随着粉煤灰量和保水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出苗末期,加入土壤量为15%的处理出苗率最高。盆栽土壤水分含量随着绿泥岩和保水剂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壤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出苗率随着各盆栽基质水分含量增加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南方稻区水稻直播稻种裸露在泥面影响直播全苗和群体生长的问题。【方法】以常规稻中嘉早17和杂交稻陵两优722为试验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土厚度(0,5,10,15,20 mm)对直播早稻出苗率、出苗响应速率和秧苗素质的影响规律。【结果】相较于不覆土处理,覆土厚度5 mm和10 mm处理直播早稻的平均出苗率分别提高18.82%和5.64%,覆土厚度15 mm和20 mm处理下出苗率则降低1.30%和10.19%;水稻直播同步覆土处理影响出苗响应速率,且随着覆土厚度增加出苗响应速率峰值产生滞后,覆土厚度5~15 mm滞后0~4 d,但覆土处理抵抗低温的能力更强;较于不覆土处理,覆土厚度5 mm对直播水稻秧苗株高、叶龄、茎叶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显著,但秧苗株高和茎叶根干物质积累均高于不覆土处理,适宜的覆土厚度具有促进直播水稻秧苗素质提升的趋势。【结论】综合考虑出苗率、出苗响应速率和秧苗素质,水稻直播同步最佳覆土厚度以5 mm为宜,不超过10 mm。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稻区水稻机械直播同步覆土技术与装置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恒温箱和田间条件下,研究手工剥壳和机械脱壳方式对不同含水率春花生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手工剥壳的春花生种子含水率对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较小,以含水率6.23%的种子出苗率最高;采用机械脱壳的花生种子含水率对发芽和出苗的影响较大,以含水率19.60%的种子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及补水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我国玉米主产区在播种期经常遭遇季节性干旱,严重限制玉米播种、萌发和苗期生长,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措施有待于完善。本研究以郑单958为材料,在控制条件下布置盆栽试验,研究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以及播后补水对玉米出苗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明确补充灌溉的缓解作用,并确定在不同土壤墒情下播种后的适宜补灌量。本研究设定7个处理: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下设定湿土点种、播后补灌15.0 mm和22.5mm蒙头水,中度水分胁迫下设定湿土点种、播后补灌15.0mm和22.5mm蒙头水。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墒情变差,玉米出苗率下降,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减小,根冠比增大,根系的生长受到阻碍。2)播种后浇灌蒙头水是有效缓解土壤干旱带来不利影响的农艺措施之一,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促进根系生长,根条数、根层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与不补水相比,补灌蒙头水处理的根长增加13.5%~146.6%,根表面积提高22.9%~166.8%,根体积增加32.9%~117.6%。3)补灌蒙头水对水分胁迫越重的处理效果越显著,且补灌量越大,缓解程度越高。其中,播种时土壤墒情为田间持水量的50%~65%时,适宜在播种后补灌22.5mm的蒙头水缓解旱情,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出苗问题是橡胶草试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橡胶草出苗的关键在于灌水技术,盖土的厚度及镇压三粘,尤以灌水技术为主要环节。本所特作研究室工人王庆同志,在这一点上提出了正确的意见,使该室1952年橡胶草试种出苗率提高许多。王庆同志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三点;一、1951年橡胶草灌水是在播种沟中间另开灌水  相似文献   

12.
一膜覆二年和灌水量对玉米间作豌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解决干旱灌区大面积实行传统覆膜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灌量过大对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一膜两年用(M_1)、传统耕作覆膜(M_2)两种覆膜方式与低(I_1:450mm)、中(I_2:495mm)和高(I_3:540mm)3个灌水量组合对玉米间作豌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地膜减投、节水间作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覆膜方式对玉米间作豌豆的总耗水量影响不显著,但增大灌溉量作物总耗水量显著增大.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均对棵间蒸发量影响显著,且互作效应显著.M_1在低、中、高灌水量下棵间蒸发量较M_2减小了22.8%,20.6%,18.1%,棵间蒸发量随灌水量的增大显著增大.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均对蒸散比(E/ET)影响显著,且交互作用对E/ET有显著影响.与M_2相比,M_1显著降低了低、中、高灌水量下E/ET,降低幅度为22.0%,16.7%,15.5%,随着灌水量的增加E/ET增大.覆膜方式对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影响不显著,灌水量对其影响显著.M_1I_2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达14 580.1kg/hm~2和31 227.6kg/hm~2,一膜覆两年中灌水量下WUE较高,达到18.8kg/(hm~2·mm).【结论】一膜两年用中灌水量可作为干旱灌区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干旱绿洲区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龙  钱莉  刘明春  刘惠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39-4141,4145
[目的]研究干旱绿洲区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在干旱绿洲环境下农田水分的有效利用措施和合理灌溉指标,为节水技术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春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4次灌水,并测定不同生育期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含量、千粒重以及生育期内水分的利用效率。[结果]小麦孕穗期、抽穗期及开花期为水分敏感期,其灌水量不能低于总灌溉量的60%;全生育期内分4次浇灌较适宜;适度水分亏损有利于灌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水分补充不足将加剧土壤深层水分的损耗;当灌溉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小麦产量不再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1hm2需6000mm灌水量可以作为干旱绿洲区春小麦用水的一个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播种方式对小麦田间出苗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大区试验,分析了稻秸机械全量还田与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条播的出苗率显著低于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机械条播、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的出苗率分别为51.84%、90.89%和88.87%;人工撒播的出苗均匀性差于机械条播和机械匀播,3种播种方式的出苗变异系数分别为0.49、0.26和0.23。稻秸机械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方式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都有所降低,其中机械条播的下降幅度较大,出苗率降低了36.54%。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通过影响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影响籽粒产量,无论稻秸是否还田,机械匀播的产量均高于其余两种播种方式,稻秸不还田和全量还田条件下的产量分别为6 091.34 kg/hm~2和6 476.20 kg/hm~2。因此,在稻茬小麦生产中,推荐采用机械匀播的播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稻秸还田下小麦的田间出苗率,而且能保持较好的出苗均匀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调整细化黑龙江省干旱等级划分范围,以郑丹95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干旱程度对玉米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干旱程度对玉米出苗率、出苗时间、株高和苗期作物表象影响显著,不同质地的土壤干旱等级也各不相同。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70%、粘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75%、砂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5%时,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指标较高,适宜培育壮苗。当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粘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5%~75%、砂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55%~65%时,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生长受到抑制;壤土60%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粘壤土65%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以及砂壤土55%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不适宜玉米播种。  相似文献   

16.
水氮互作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北旱区春小麦最佳的水氮耦合形式。【方法】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的水量分配以及氮肥处理对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对干旱区春小麦的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168 kg/hm2,并于拔节期灌水90 mm、抽穗期灌水70 mm,小麦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水氮对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与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相似,但抽穗期灌水对地上干物质累积量影响不显著。在施氮量224 kg/hm2、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水均为50 mm的条件下,小麦可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在生产中考虑提高小麦收获指数时,首先应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分蘖期和灌浆期灌水均为30 mm时,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2.424 kg/m3,但产量降低约45%。施氮量对小麦地上干物质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影响显著;拔节期灌水90 mm、施氮量168 kg/hm2时,小麦籽粒的氮素累积量最大。【结论】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最优灌水施氮模式为:施氮量168 kg/hm2,全生育期灌水4次,拔节期灌水90 mm,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均灌水60 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干旱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量为563 mm时,耗水强度整体随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各生育期各处理日耗水强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量达到563 mm时完全能满足黄瓜水分需求,并开始向土壤补充水分,且水分利用率达到33.4 kg/m3。[结论]为温室黄瓜生产的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温控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干旱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量为563不得mm时,耗水强度整体随着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各个生育期各处理日耗水强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量达到563mm时完全能满足黄瓜水分需求,并开始向土壤补充水分,且水分利用率达到33.4kg/m3。[结论]该研究为温室黄瓜生产生产的水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0 m3/hm~2、750 m3/hm~2、1 500 m3/hm~2、2 250 m3/hm~2、3 000 m3/hm~2的灌水量灌溉啤酒大麦,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啤酒大麦生长的影响;以覆膜处理为手段,研究了覆膜条件下啤酒大麦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能显著提高啤酒大麦产量,当灌水量在1 500 m3/hm~2以上时,产量水平较高且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能有效提高灌水效益;地膜处理下啤酒大麦产量高于露地处理,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也较早,但会增加倒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水稻品种淹水直播方式下的耐淹出苗能力以及淹后的秧苗素质。【方法】以前 期初筛获得的 11 份耐淹性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大田淹水直播(淹水 5 cm)处理,以湿润直播作为对照, 研究淹水直播条件下的出苗率、秧苗期的单株分蘖数、株高、茎高、叶龄、根冠比等主要秧苗素质,比较分析 了不同水稻品种对淹水直播的出苗率以及农艺性状的响应差异。以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条件下各农艺性状为基 础数据,对秧苗期的秧苗素质进行比较。【结果】淹水直播对出苗率和秧苗期的根冠比影响较大,出苗率可作 为评价淹水直播条件下耐淹出苗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出苗率作聚类分析评价各品种的耐淹出苗能力,筛选出吊 黎望、朝安龙眼两个耐淹出苗能力强的材料。淹水直播 25 d 后,各品种秧苗期的单株分蘖数、叶龄减少,根冠 比增加,株高和茎高则表现为耐淹出苗能力强的品种呈降低趋势,而耐淹出苗能力弱的品种则相反。【结论】 淹水直播显著影响直播稻的出苗率,影响水稻秧苗期的农艺性状,其中对秧苗期根冠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