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灌南县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南县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通过连续4年的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在全县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了灌南县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程明确了该区域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的籽粒产量、群体结构、产地选择、季节衔接、肥料、农药使用要求、栽培技术要点、记录档案等指标,以促进本地区稻麦轮作周年生产实现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沿海垦区稻麦两熟连作生产实际,阐述了稻麦连作周年高产高效技术规程,即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常规粳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稻麦两熟是淮北地区基本种植制度,近年来随着水稻偏迟熟中粳品种的应用以及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稻麦迟熟迟播,加剧了稻麦两熟生长季节的紧张程度,严重影响了稻麦周年的高产稳产。我县近几年通过开展稻麦高产增效创建、稻麦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对稻麦周年高产进行许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调查分析了江苏省东辛农场的稻麦周年生产现状,指出农场现有稻麦周年生产主要有3种生产形式,存在稻麦两熟争季严重、农机农艺难以协调配套、直播等迟播栽培方式风险大、稻麦秸秆全量还田质量需要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以选用早熟高产优质稻麦品种、提高整地质量、采取水稻机插、钵苗摆栽与小麦机条播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等为措施的农场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新技术,为提高稻麦周年生产力提供技术保障,对提高农场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几年来灌南县稻麦周年协调高产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从品种选择、种植方式、播期确定、栽植密度和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水稻亩产800kg、小麦亩产600kg的稻麦周年协调超高产栽培技术,为稻麦周年高产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小麦是苏北沿海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地区近年来迟熟粳稻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稻迟收、小麦晚播的两熟矛盾越演越烈,秋收秋种季节越来越紧,不利于稻茬小麦适期早播和播种质量的提高,影响稻麦周年的高产稳产。为此,笔者通过分析苏北沿海地区稻麦周年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开展了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的相关试验,建立示范方,初步集成了适合苏北沿海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地区稻麦种植户及技术推广人员搞好稻麦周年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析灌云县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云县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自实施以来,在生产上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灌云县水稻、小麦两熟单产的恢复性增长,但近年来该技术获得的粮食增产幅度渐趋降低,稻麦周年增产面临诸多的挑战。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瓶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海安市稻麦周年高产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两熟是海安市的基本种植制度。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集成推广了水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高质高效,要在科学搭配稻麦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播期等的基础上,因地、因种、因苗制宜,抓好合理肥料运筹、科学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高产高质高效创建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适应农民当前的种植习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洪泽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播期推迟、播量大、施肥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全县小麦产量的整体提高,在稻麦两熟密集耕作制度下,如何实现稻麦周年高产,特别是在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下,配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是现阶段洪泽县粮食生产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2009—2010年的CH4和N2O排放以及土壤碳固定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周年CH4和N2O排放总量、土壤碳固定量以及净增温潜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周年CH4、N2O排放总量分别为394 kg CH4.hm-2、2.39 kg N2O.hm-2,土壤碳固定量、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14 t C·hm-2、6383 kg CO2-equivalents·hm-2;较秸秆不还田增加CH4排放总量152%、减少N2O排放总量14%、增加土壤碳固定量531%、增加净增温潜势57%。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短期内稻麦两熟高产农田的温室效应明显提高,但其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苏省粮食丰产工程"稻麦周年优质高产新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协作组的总体安排,2009-2010年丹阳市主要承担了"稻麦两熟农作制结构优化模式及其配套的精确定量耕作栽培技术研究",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相关的定位试验和辅助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揭示了丹阳稻麦两熟农作制结构优化模式及其配套的精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浸种催芽、轻型化农机作业等建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完善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垦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了江苏农垦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攻关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如东县马塘镇作为江苏省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镇,开展的稻麦两熟周年高产攻关研究,及马塘镇连续稻麦周年粮食单产超过1 100 kg/亩的相关经验、数据,整理形成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包括:小麦:选用良种,适期半精量播种,精准施用拔节、孕穗肥,防倒防早衰,适时收获;水稻:适期播种,旱育机插,精确定量施肥,浅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4.
通过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集成了沿海地区“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水稻机插和春性中(弱)筋小麦机匀播”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2年灌南县积极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针对灌南县水稻生产情况,设计了不同播栽期、不同栽插密度、不同栽插方式等因素试验,探寻适应灌南县稻麦两熟的钵苗机插稻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稻麦规模种植与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前提,提出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路线与规模经营机具配置方案,围绕稻麦周年生产茬口衔接、品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秸秆切碎匀抛还田等关键环节,综合集成了一套适合南通地区大户规模生产需求的稻麦周年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凤台县皖麦38近几年高产攻关栽培经验和生产试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稻麦两熟区皖麦38产6000kg/ha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如东县洋口镇重点开展了稻麦周年生产群体特征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水稻产量12t/hm~2、小麦产量7.5t/hm~2、稻麦周年产量超19.5t/hm~2的成效。为促进该栽培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现对稻麦周年生产高产高效群体特征和水稻旱育壮秧机插及小麦适期机条播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稻麦两熟是江苏淮北地区的基本种植制度。本文作者主要分析了淮北地区超迟播稻茬麦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稻茬迟播麦生产中存在的茬口矛盾、烂耕烂种、播种质量不高、难以全苗发苗、稻麦周年难协调等突出问题的应对措施,总结集成了迟播稻茬麦栽培技术规程,实现稻茬晚播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为连云港地区及江苏淮北其他生态相似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沿黄稻麦两熟灌区示范推广稻麦双撤套播技术,是实现两晚变两早、稻麦双高产的有效措施。该技术简便易行、群众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