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尾松(Pin us mass 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树种,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其木材干形好、通直,耐水湿,纤维素含量高,广泛用于建筑、煤炭、道路桥涵、造纸等业。马尾松是我国主要的产松脂树种,以马尾松松脂为原料生产的松香,是林业部门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马尾松还是我国南方农村广大群众喜爱的良好的薪材。在我国南方的森林中,马尾松的面积和蓄积都占有相当的比重,以湖北省为例,马尾松林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3.0%,蓄积的49.0%。马尾松适应性强,易于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通常作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但人们对马尾松的经营一直是粗放的,致使我国南方的这个重要的乡土树种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人们对马尾松日益冷落。为了重新认识和评价马尾松这个乡土树种,我们对马尾松人工林营林经济效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对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果进行了预测,以期引起林业界和整个社会对马尾松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但是种植马尾松纯林,常常发生松毛虫的大片危害,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大大降低了木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马尾松落下的松针难腐烂分解,因此,马尾松纯林的生长对于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的能力都很低.为了解决以上的矛盾,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优质木材,在立地环境中等的红壤丘陵地区,大力营造马尾松和阔叶树混交林,并在地力不断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逐步以优良的阔叶树来代替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造林事业上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油杉、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缩率、气干干缩率和吸水后湿胀性最优,马尾松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最优。木材密度的表现为马尾松油杉杉木;木材稳定性的表现为杉木油杉马尾松;木材力学的表现为油杉马尾松杉木。  相似文献   

4.
防止马尾松木材蓝变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止马尾松木材蓝变的技术措施欧阳明八,何显进(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广西宁明木材厂宁明532501)马尾松边材色泽素白,纹理美观,强度适中,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但马尾松木材在存放过程中易发生蓝变。刚采伐的松木,含水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几省产量最大的树种之一,它在所生产各树种木材中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估计每年约有千万立方米的马尾松用于工农业生产。马尾松具有生长较快,适应强的特点。材质上的各种物理力学强度并不逊于杉木,但马尾松主要缺点是容易腐朽变质,也容易受虫蛀和白蚁为害。马尾松带皮原木在暖季存放一、二周即有青变菌侵入,边材部份就会青变,时间稍长就随之有木材腐朽菌侵入。马尾松边材较宽,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有机质是木材腐朽菌的营养基,木材腐朽菌能吸取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工业用材林树种,也是福建省安溪竹园国有林场主要的用材林乡土树种。随着马尾松天然林面积的锐减及对木材需求的增加,人工营建优质、高产的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基地,对乡土树种马尾松优良苗木的造林技术进行研究,培育速生丰产林,早日成材,已成为发展我国人工林的必然要求。马尾松主根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几省产量最大的树种之一,它在所生产各树种木材中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估计每年约有千万立方米的马尾松用于工农业生产。马尾松具有生长较快,适应强的特点。材质上的各种物理力学强度并不逊于杉木,但马尾松主要缺点是容易腐朽变质,也容易受虫蛀和白蚁为害。马尾松带皮原木在暖季存放一、二周即有青变菌侵入,边材部份就会青变,时间稍长就随之有木材腐朽菌侵入。马尾松边材较宽,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有机质是木材腐朽菌的营养基,木材腐朽菌能吸取和分解木材的有机质,包括组成木材细胞的木素和纤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在福建省马尾松无论是面积,还是蓄积均占优势。马尾松的木材是造纸与“三板”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基建、交通、矿山的重要用材,其树脂——松脂也是林产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马尾松资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纸浆原料林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纤维含量4551%~6192%,纤维长度达44~6.5mm(周政贤等,1989),是造纸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由于湖北省本地种源的马尾松在干形、材性、速生丰产性、耐瘠薄和抗病虫害等方面均不如南方种源的高州马尾松(李传志,1983),因而湖北及其它省市已从广东大量引种高州马尾松。为更好地掌握高州马尾松的生长规律,确定其造纸工业原料林的合理密度和经营管理措施,笔者对高密度高州马尾松纸浆原料林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生长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1 试验地点与材料高州马尾松…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我区量大面广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如何提高马尾松单位面积木材的产量与质量,以及其改良土壤作用的效益,如何使林分结构更加合理,已成为生产上急待研究的课题.半个世纪以来,我校附属林场营造了马尾松与樟树、马尾松与大叶栎、马尾松与椆木、马尾松与红栲、马尾松与麻栎、马尾松与杉木等多种混交林,经过长期的观察,生长发育较好的是马尾松与红栲、马尾松与椆  相似文献   

11.
<正>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特有乡土树种,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和经济潜力大的特点。由于马尾松适生于海拔600~800m 以下至300~400m 的地带,而该地带正是杂草、杂灌的适生地。本场在适生地带每年种植大量的马尾松,且有133~266hm~2马尾松(即造林后1~2a)需要进行幼林抚育,但目前请民工难,费用高及难于有效地控制杂草、杂灌与马尾松竞争水、肥、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广,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选择是树木改良的基本方法。为了加速马尾松良种选育步伐,1978年9月韶关地区马尾松选优试点工作组,在广东省国营英德林场开展了马尾松单株选优,探索了马尾松选优的标准与方法,并在该场踏查了20~21年生马尾松人工林5,000亩,选出马尾松优树22株。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工业原料及用材树种,其木材广泛用于造纸业,人造板业,家具及建筑业,松脂提炼的松香等林化产品是我国林业最重要的出口拳头产品。马尾松的适应性极强,其主根发达,侧根多共生有菌根可固氨,在贫瘠的土地上能正常的生长,而在肥沃的土地上则能速生丰产。我省现有马尾松人工林面积145万公顷,蓄积8561.8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的比重大,按面积,蓄积计算均占90%以上(详见表1)随着马尾松  相似文献   

14.
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用杉木、马尾松和杂木三种木材制成活性炭,并对其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得率为杂木>马尾松>杉木,而质量是杉木优于马尾松,马尾松优于杂木。木材的质地,影响着活性炭的质量,对杂木炭进行强化活化,可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伴生树种人工林酸枣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提高了酸枣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差异干缩和力学强度及其波动性,且杉木的影响大于马尾松;伴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对酸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杉木对酸枣人工林木材除弦面硬度和冲击韧性外的其它力学强度指标的影响极显著或显著,而马尾松对酸枣人工林木材力学强度指标均影响不显著;马尾松降低了酸枣人工林木材抽出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提高了酸枣人工林木材戊聚糖含量,而杉木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马尾松木材比重在林分间和林分内单株间的变异规律,探讨了马尾松木材比重与林木生长、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木材比重在林分间、林分内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木材比重只与林木生长、形态性状中的树皮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丰富的木材资源,其材质硬度小等,力学强度较杉木大,锯解成板材,表面具有美丽花纹。但是马尾松含有丰富的松脂,不易着色、油漆、胶接,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目前一般只用于枕木、包装箱等价格较低的产品上。所以对马尾松进行脱质改性,扩大使用范围,是利用马尾松的一个有效途径。实践证明,经过脱脂处理的马尾松,不仅可以代替杉木作门窗、家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省宜昌地区的薄皮马尾松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薄皮马尾松在形态特征、解刮结构及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等诸方面,都与普通马尾松存在较大差异,可认为是马尾松的一个变种。它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比普通马尾松具有更为优良的性状和更高的经济价值,且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状。经进行PCA分析,证明其皮薄具有独特效应,是优良的松树种质资源,应予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马尾松人工林现存面积与蓄积资料,在遵守国家木材限额采伐政策下,用线性规划方法为马尾松的木材生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收获调整方案,在现有马尾松人工林用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科学的收获调整,可实现马尾松人工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邵武卫闽林场建立了马尾松、福建柏(建柏)、闽粤栲、木荷纯林以及马尾松与其他3个树种的混交林(混交比例1∶1)的试验林,混交林有3种模式:块状(3株×3株)、横排带状(3行×3行)、竖排带状(3列×3列),株行距均为2 m×2.5 m(初植密度2000株/hm~2)。试验后25年的结果表明:13种林分类型生长量差异显著,蓄积量大小顺序为:建柏纯林闽粤栲纯林马尾松×木荷竖排带状混交马尾松×建柏竖排带状混交马尾松×木荷块状混交马尾松×建柏横排带状混交木荷纯林马尾松×木荷横排带状混交马尾松×建柏块状混交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闽粤栲竖排带状混交马尾松×闽粤栲块状混交马尾松×闽粤栲横排带状混交,其中蓄积量最高的建柏纯林(279.20 m~3/hm~2)是蓄积量最低的马尾松×闽粤栲横排带状混交(84.32 m~3/hm~2)的3.11倍。马尾松与木荷混交效果最好,其次是马尾松与福建柏混交,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效果最差,其蓄积量低于两个树种的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