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尼龙筛兜淘洗法对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5个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检查,了解山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张家界永定区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奠定基础.结果 显示:共检出2种绦虫、2种线虫、2种吸虫和5种球虫,蠕虫优势种是毛圆科线虫,球虫优势种是艾丽艾美耳球虫;总感染率为82.67%(124/150),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三都县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3年,在全县定点调查7个乡镇的8个规模养羊场,分别采集240只山羊的粪便、血清以及解剖其中的60只羊,进行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调查。结果:共鉴定出体内外寄生虫14种,其中吸虫3种、绦虫1种、线虫6种、蜘蛛昆虫4种,隶属5纲6目9科11属。结论:三都县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较多,且存在混合感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独山县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对独山县实施的"千万只山羊"项目提供科学合理的驱虫方案,笔者对全县8个镇32个村65个规模场和21户散养户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共解剖山羊120只,采集血清120份,采集粪便120份,采集寄生虫虫体32份,虫卵12份。鉴定出体内外寄生虫14种,其中吸虫3种、绦虫3种、线虫5种、蜘蛛昆虫3种,隶属5纲7科10属。  相似文献   

4.
正羊脑包虫病又名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属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幼)寄生于羊脑及脊髓引起的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2017年9月初,笔者接瓮安县一养羊户求诊羊病,经笔者上门检查后诊断为山羊脑包虫病,本病在瓮安县历次山羊寄生虫调查档案资料中均无记载,故属于首次确诊,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发病羊场基本情况病羊场位于瓮安县某镇的乡村,建场以来已养羊5年,接诊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福泉市规模养殖场山羊寄生虫的种类、寄生部位、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等流行病学情况,通过采用蠕虫学完全解剖法收集虫体、分离血清检测血原虫、收集粪便检查虫卵等方法,共解剖山羊120只,分离山羊血清240份,采集粪便240份,共收集到寄生虫虫体465条。经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室鉴定,虫体分属4纲4目7科9属10种。其中残缘璃眼蜱是贵州省首次报道的虫种,脑多头蚴是黔南州首次报道的虫种。试验为福泉市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江津市牛、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按寄生虫完全剖检法和粪便检查法进行寄生虫区系调查,共剖检12只水牛、12只黄牛、40只山羊。结果:检出牛感染的寄生虫28种,隶属3门5纲7目16科21属,其中吸虫12种,绦虫2种,线虫9种,蜘蛛昆虫5种;羊感染的寄生虫30种,隶属4门6纲8目17科21属,其中吸虫8种,绦虫3种,线虫8种,蜘蛛昆虫5种,原虫6种。对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是肝片形吸虫、菲策吸虫、鹿前盘吸虫、捻转血矛线虫、蛇形毛形线虫、水牛痒螨;羊的优势虫种为肝片形吸虫、枝睾阔盘吸虫、鹿前后盘吸虫、细颈囊尾蚴、捻转血矛线虫、蛇形毛形线虫、阿氏艾美耳球虫、克氏艾美耳球虫、柯雅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陕西榆林地区山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对榆林市绥德、佳县、米脂、吴堡、清涧和子洲6个县区27个羊场的174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共检出1种绦虫、1种吸虫、4种线虫和9种球虫,其中毛圆科线虫(Trichostrongylidae)和阿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alijeri)分别是蠕虫和球虫中的优势种。总感染率为93.68%(163/174),平均混合感染2种及以上寄生虫。绥德县(18/18)和子洲县(34/34)的羊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均为100%;清涧县的羊感染率最低,为87.50%(28/32)。调查结果为陕西榆林地区羊群寄生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铜仁地区山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采用蠕虫学完全解剖法对5具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的调查结果,所获虫体经形态学鉴定有47种,其中吸虫21种、绦虫3种、线虫20种、节肢动物3种。分别隶属于4纲6目16科23属。8种虫体为省内新记录。并对5县29个篆(镇),299村,425山羊饲养户,978只山羊粪便样本进行镜检,检出虫卵种类10种。  相似文献   

9.
结合湘西州各区县不同地理环境和山羊养殖规模,选择了其中四个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对不同年龄山羊寄生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3种吸虫、5种线虫、4种绦(蚴)虫病,体表寄生虫及球虫广泛存在。其中肝片吸虫的感染率最高达到了33.8%,羊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在调查的四个县区,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干旱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有效地开展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古浪县羊寄生虫感染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乡镇,对25只羊逐一编号,进行蠕虫学全身剖检,分别将各器官内的虫体检出并计数,保存在75%的酒精内。吸虫和绦虫进行染色制片;线虫用50%的甘油水溶液透明,然后做分类鉴定,最后统计结果。共检出虫种20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3种,绦虫蚴虫3种,线虫10种,住肉孢子虫1种,蜘蛛昆虫1种。基本摸清了羊寄生虫种类、分布状况、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黔东南州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采集了4个县的部分规模养羊场血清共1461份(A县541份、B县410份、C县368份、D县142份),先用琥红平板试验进行检测,将检出的阳性血清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定.结果:A县阳性数43份,阳性率为7.94%,B县阳性数99份,阳性率为24.14%;C县阳性数45份,阳性率为12.23%;D县阳性数12份,阳性率为8.45%.根据检测结果,对检出的阳性羊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用MCCP和MO两种间接血凝实验检测了乌兰县99份山羊血清.结果从99份山羊血清中检出MCCP阳性血清46份,阳性率为46.46%;检出MO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7.92%;在99份山羊血清中既是MCCP阳性,又是MO阳性的血清为11份,阳性率为11.11%.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共同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赣西地区山羊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规律,试验采集宜春市和萍乡市养殖场肉用山羊粪便,随机抽取羊粪312份,通过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甲醛-乙酸乙酯-改良抗酸染色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及显微镜观察技术进行寄生虫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检查的312份粪样,寄生虫的总体及混合感染率分别为87.18%和30.77%,其中绦虫、隐孢子虫、吸虫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4.17%、17.95%和20.51%,线虫及球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7.05%和68.27%,没有检出寄生虫的仅40份。检查到的寄生虫种类有肝片吸虫、类圆线虫、前后盘吸虫、网尾线虫、莫尼茨绦虫、毛首线虫、艾美耳球虫、矛形歧腔吸虫,其中艾美耳球虫、类圆线虫和网尾线虫检出率较高。说明应加强对球虫和线虫这两种优势虫种的驱虫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广西山羊蓝舌病、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广西6个地区的山羊群的6273份山羊血清蓝舌病、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6个地区均有蓝舌病阳性羊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22.64%-40.67%,平均为31.70%;衣原体病除梧州地区外其余五个地区均有阳性羊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0.49%-2.82%,平均为1.10%,说明该区山羊群该两种疫病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128只山羊(波尔山羊与武雪山羊各半)进行了粪检与体表寄生虫检查,并对16只山羊(波尔山羊与武雪山羊各半)进行蠕虫学完全剖检。检出寄生虫共38种,其中吸虫15种,占39.47%;线虫13种,占34.21%;绦虫4种,占10.53%;蜘蛛昆虫6种,占15.79%,分别隶属于5纲7目19科27属。且小盅同盘吸虫、浙江杯殖吸虫、长刺毛园线虫等寄生虫仅见于波尔山羊,说明新品种引进可给当地带入新的虫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308只山羊所检出的蠕虫按照不同日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类统计。6月龄内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6~12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2~18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8月龄以上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同盘吸虫、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下半年感染率略高于上半年。舍内饲养的山羊蠕虫感染率较低;山上放牧的山羊易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易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同盘吸虫。羊群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蠕虫的感染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州9个县(市)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调查,随机剖检不同自然环境饲养的山羊258只,按蠕虫学完全解剖法收集各脏器全部虫体,形态学鉴定,检出虫体68种,其中吸虫30种,绦虫5种,线虫27种,蜘蛛昆虫6种,分别隶属于5纲8目20科29属.为指导山羊寄生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福泉市规模养羊场开展了山羊寄生虫病的种类、感染率等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福泉市规模山羊场寄生虫的感染主要以莫尼茨绦虫、羊片形吸虫病、脑多头蚴、细颈囊尾蚴的感染率最高,为福泉市广泛开展规模养羊场5种常发寄生虫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泰勒焦虫的重组蛋白P48作为DLISA诊断抗原,对青海省海西地区羊泰勒焦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在651份山羊和绵羊血清中,检出抗体阳性的血清25份;阳性率分别为3.85%。表明青海省海西地区的羊群中存在羊泰勒焦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控制和消灭危害牛羊的胰吸虫和双腔吸虫进行了驱虫试验,选取牛30头,绵羊120只、山羊30只,应用丙硫苯咪唑、吡喹酮进行了6次驱治试验,结果以片剂吡喹酮口服,羊90mg/kg;油剂吡喹酮肌肉注射,羊50mg/kg;油剂吡喹酮腹腔注射,羊50mg/kg,牛45mg/kg;5%丙硫苯咪唑混悬液口服,羊40mg/kg,所获驱虫效果最佳。对驱治牛羊胰吸虫和双腔吸虫的驱虫率可达94.9~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