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等离子体处理作物种子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作物种子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时,出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安装与调试方法不正确、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处理的种子要求不严格、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处理种子技术不正确,严重影响等离子体处理作物种子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根据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对策,为等离子体处理作物种子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种子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在栽培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义的种子处理不仅是播种前对种子的处理,而是指对种子从形成到播种一生的整个过程中,人为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种子处理从方法上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种子的包衣丸化处理也属于以上范畴,现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种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产措施。种子引发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提高种子和长出幼苗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防治作物早期病虫害。因此,这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均符合现代农业精量播种的需求。在此条件下,种子引发和种子药剂处理两种种子处理技术的结合,包括药剂对引发种子的处理方式以及种子药剂处理对引发种子的安全性是种子生产企业和种子处理药剂生产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不同种子引发技术、种子引发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药剂对引发种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这两种技术相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太空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达到显著增产的高新技术。经过处理激发种子的潜能、增强种子的活力、提高种子的健壮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橡胶草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植物激素及水盐胁迫处理,对橡胶草种子在处理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橡胶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生长调节物质对橡胶草种子萌发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萌发第1~3天,不同激素处理,对橡胶草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2)种子萌发第1~3天,随着PEG浓度的逐渐增加,橡胶草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较对照略有降低,自第4天起,各处理的种子萌发时间与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橡胶草种子萌发对盐胁迫响应较敏感,自0.20%Na Cl处理浓度起,各处理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值均高于10%,橡胶草种子发芽率与盐胁迫处理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种子引发处理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时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号”种子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调查了各处理种子发芽速度、发芽整齐度、发芽试验及种苗萌发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水合时间和水量的处理中,6h的水合时间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较好的发芽整齐度和较快的发芽速度,是较为理想的水合处理方法。棉花种子的引发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种子活力、加速种苗萌发、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和发芽率。其中大分子PEG盐渗处理(OP)在加快种子发芽和种苗萌发的速度上显著优于未处理种子,略优于6h水合处理;而水合处理(HP)在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最大发芽率方面显著优于OP和未处理种子。但HP和OP处理后种子的畸形苗和染病种苗率显著上升,这与前人的报道结果相一致。有关棉花种子引发处理与种带病原菌的发生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方法对白花曼陀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朝晖  卢林创  罗充 《种子》2012,31(7):95-98
以贵州中部地带野生白花曼陀罗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用蒸馏水浸种24 h作为对照组,采用砂纸摩擦处理、开水烫种处理、双氧水处理、硝酸钾处理和高锰酸钾处理种子,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记录,结果表明:(1)硝酸钾处理、开水烫种处理和砂纸摩擦处理均可提高白花曼陀罗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硝酸钾处理浓度在0.3%时白花曼陀罗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11%和56%;开水烫种时间为90 s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10%和46%;经砂纸摩擦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8.33%和34.67%;(2)高锰酸钾处理对白花曼陀罗种子的发芽没有促进作用;30%双氧水处理则抑制白花曼陀罗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种皮和种脐结构,研究硫酸处理打破苦豆子种子硬实、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探明不同粒级苦豆子种子的最适硫酸处理程度。结果表明.硫酸腐蚀可通过使苦豆子外种皮变薄.种脐脐缝开口变大来增强种子的透水性,从而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硬实.1级种子的适宜处理为95%浓硫酸浸种30min.2级种子的适宜处理为90%浓硫酸浸种25min.3级种子的适宜处理为80%浓硫酸浸种30min。  相似文献   

9.
青海资源植物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卫东  马欣 《种子》2008,27(3):49-51
研究春化处理、药剂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花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条件春化处理14d后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发芽率最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处理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使用50mg/L浓度IAA处理试验材料后,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不同采集地种子发芽率随采集地海拔上升、年均温下降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干热处理后带菌种子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及病菌活力的影响,明确干热处理后种子贮藏的最佳条件。以3种自然带菌的黄瓜种子为材料,将不同干热处理后的带菌黄瓜种子在4℃中分别贮藏1,2,3,6,9个月,测定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平板保湿培养法和荧光双染技术测定种子上病原真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带菌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上病原菌的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0℃处理40,60 min的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3种带菌种子的发芽率均保持在88%以上,贮藏6个月后,发芽率均下降至约80%,70℃处理90 min的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3种带菌种子的发芽率均下降至75%以下;而贮藏3个月后,带菌种子内外均无病原菌生长,孢子死亡率均上升至100%。说明70℃干热处理40,60 min后的带菌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仍在88%以上且病原菌死亡率达100%,因此,可作为种子贮藏前的处理条件,但70℃干热处理90 min后的种子适宜直接播种,且干热处理后的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1.
王炜 《种子世界》2014,(10):25-26
<正>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作物:夏玉米;品种:郑单958。试验药剂:29%艾科顿种子处理悬浮剂(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1.试验设计试验处理:处理1,艾科顿种子包衣,100kg种子用量200mL;处理2,艾科顿种子包衣,100kg种子用量300mL;处理3,艾科顿种子包衣,100kg种子用量400mL;处理4,常规对照,呋喃丹+福美双种子包衣,常规用量100kg种子200mL;处理5,空白对照。试验共设5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30㎡,随机区组设计。1.3试验地基本情况和田间管理本试验安排在大泉办事处蔡窝村,玉米种植行距  相似文献   

12.
苦参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方法对苦参种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砂擦、砂纸摩擦、热水浸种均可破坏种皮,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砂纸摩擦处理种子效果较好.用化学方法高锰酸钾、硫酸、赤霉素溶液处理苦参种子均可破坏种皮.高锰酸钾和赤霉素溶液对苦参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显著.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以20 min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87.9%.砂纸摩擦处理种子发芽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13.
姚东伟  李明  吴凌云  陈利明 《种子》2019,(1):135-138
物理方法处理是种子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国内外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种子处理的研究及应用概况,包括热处理、电场处理、磁场处理、电子束处理等,为绿色农业生产中进行种子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波清洗仪对油松种子进行超声波处理,测定种子相对电导率和种子萌发初期(72 h)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超声波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初期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种子经40 kHz和59 kHz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后,种子相对电导率均下降,种子质膜透性不同程度下降;超声波处理对于种子萌发初期物质代谢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适宜时间和频率超声波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初期所需的糖物质代谢,59 kHz超声波对营养物质转化的影响相比更为强烈;利用超声波进行种子调制需综合考虑超声波效应对种子质膜透性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种子电化学处理技术属于作物种子处理技术中的一种新的应用。目前,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利用电化学处理技术作为种子处理的手段,对种子萌发生长过程的影响进行相应说明,具体讲述了电化学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酶活性、细胞膜的通透性、烂种和打破种子休眠等方面的生物效应,并指出电化学技术在种子处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种子处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概述了药用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打破了种子休眠、进行种子处理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生产上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以及高科技种子处理方法在中药材种子处理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当年采收的芡实种子为材料,采用低温处理、激素处理、浓H2SO4处理、机械处理等不同的方法,探索芡实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浓H2SO4处理、机械处理等均不能解除芡实种子的休眠,而低温处理可以有效解除芡实种子的休眠,促进其萌发,说明芡实种子在脱离母体后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生理后熟,其休眠是一种后熟休眠,低温处理可以促进其后熟休眠解除。  相似文献   

18.
H2O2促进大豆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士敏  白珍明  秦家顺 《种子》2007,26(8):32-35
研究了H2O2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0.1%过氧化氢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高峰值以及活力指数均最高。0.1%处理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最高;0.01%处理的种子,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0.01%处理明显提高种子的电解质外渗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甜叶菊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晒种、温水浸种、种子去冠毛和赤霉素浸种4种种子处理,以不做处理的种子做对照,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均好于对照,其中,种子去冠毛明显好于其它处理,出苗率比对照高11.7%,苗重比对照多0.185 g/株,而其它处理间差异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对种子去冠毛处理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中大力提倡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2个早籼稻品种的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温度设置55℃、65℃、75℃、85℃、95℃、105℃6个处理水平,时间设置6h、24h、48h、72h、96h 5个处理水平进行高温干热处理,然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并对不同种子状态高温干热处理前进行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水稻超干种子的含水量低而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比干种子、潮种子强,即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大禾谷品种超干种子在处理时间6h时,能耐受105℃高温干热处理,其种子发芽率无明显下降。在特定的条件下,超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的处理安全温度比干种子、潮种子更高,所耐受处理安全时间更长。水稻不同品种超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