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桃褐腐病     
陈笑瑜 《北京农业》2006,(4):F0003-F0003
桃褐腐病是一种由子囊真菌Moniliniafructicola引起的病害,发病的果实表面会长出浅褐色的霉层,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呈念珠状的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条件下,田间自然条件下的病果常会出现在有伤口的晚熟品种果实或地面的落果上。此外,在冷藏库里的果实和被挑拣后剩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对腐霉利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加强腐霉利自然降解机制的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微生物对土壤中腐霉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56 d后,腐霉利在土壤中的消解率均在90%以上。腐霉利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腐霉利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4.1、9.4 d。微生物的参与有利于腐霉利在土壤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观察5种贵州常用农药(敌敌畏、敌杀死、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对贵阳腐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出各农药在SFE培养基上分别抑制贵阳腐霉菌丝体生长率10%和50%的浓度(IC10和IC50);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这5种农药对本实验室饲养的致倦库蚊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敌杀死对贵阳腐霉的毒力最强(IC50值最小),其余按毒力递减排列为:甲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LC50值的比较说明,敌杀死对致倦库蚊的毒力最强,其余按毒力递减排列为:敌敌畏、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并且这5种农药对致倦库蚊的LC50远低于其对菌丝体的IC50。  相似文献   

4.
采用温室大棚内随机区组小区试验,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植物源农药20%丁香酚水乳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菌剂20%丁香酚水乳剂300、375 g a.i./hm2对草莓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875 g a.i./hm2,同时对草莓生长安全;第3次施药后,20%丁香酚水乳剂225 g a.i./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0 g a.i./hm2防效极显著高于20%丁香酚水乳剂300 g a.i./hm2处理(P0.01),表明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能够在较低药剂浓度下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5.
宁夏腐霉种类及其对主要蔬菜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新近从宁夏土壤和植物病根上分离出的10种腐霉。并对其在宁夏各地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明确了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是宁夏农田腐霉的优势种;用其中的7种腐霉对13种蔬菜进行致病性测定;同时对终极腐霉和瓜果腐霉进行了致病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萍  郑慧玲  吴建伟  苏晓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801-5803,5816
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ph为筛选标记,以双元载体pPK2为基本骨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置于组成型启动子PgpdA和色氨酸C终止子TtrpC之间,构建了组成性表达egfp的载体pPK2EGFP,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转入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表达.对转化子进行RT-PCR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egfp基因在贵阳腐霉转化子中能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明确其分类地位以及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抑菌机理,为腐霉茎腐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候选木霉菌株对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强雄腐霉(P. arrhenomanes)和芒孢腐霉(P. aristosporum)的抑制作用,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Tr21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抑菌方法观察Tr21对腐霉菌丝形态的影响;采用溴化丙啶(PI)染液检测法及对不同处理时间菌丝上清液中蛋白和核酸吸光值的检测,分析Tr21发酵液对腐霉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Tr21发酵滤液浸种试验,检测Tr21发酵滤液对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明确Tr21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实验室保存的109株木霉菌中,筛选到7株木霉菌对肿囊腐霉、强雄腐霉和芒孢腐霉具有拮抗活性,抑制率均>60%,其中Tr21菌株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其5×、10×和20×稀释液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均...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终极腐霉的毒力,结果表明,噁霉灵、唑醚·代森联、硫酸铜钙、甲基硫菌灵和恶酮·霜脲氰对终极腐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噁霉灵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2.631 2 mg/L,唑醚·代森联次之,EC50分别为5.303 3 mg/L,其他药剂效果相对较差。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70%噁霉灵wettable powder与70%甲基硫菌灵wettable powder组合防治效果为95.57%,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组合,可应用于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在田间采用埋入和覆盖尼龙袋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是否种植玉米)、利用方式(埋入土壤、覆盖在地表)和使用量(200 g/袋、250 g/袋)下绿肥腐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绿肥的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绿肥埋深10 cm比覆盖在地表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田间翻埋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速率几乎不受翻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是一种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可侵染生姜引起茎基腐病,造成生姜产量损失,严重危害该产业发展。群结腐霉含有大量植物细胞壁降解酶(plant cell wall-degrading enzymes, PCWDEs),然而PCWDEs在群结腐霉侵染生姜过程中的功能和特性却鲜有报道。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群结腐霉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数量,并以生姜粉末和葡萄糖为碳源,比较菌丝生长的情况,利用转录组分析比较PCWDEs基因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表达差异情况,同时对培养液中主要PCWDEs进行酶活检测。转录组数据显示,与葡萄糖培养基相比,生长在生姜粉末培养基上的群结腐霉中12个PCWDEs编码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利用CAZymes网站预测PCWDEs的底物主要为淀粉和纤维素;酶活检测发现,其中α-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高,分别降解淀粉和纤维素。结果表明,群结腐霉在生姜粉末上生长过程中的PCWDEs以淀粉降解酶和纤维素降解酶为主。  相似文献   

11.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据调查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204科745属1549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52属104种;裸子植物10科16属21种;被子植物164科67属1424种,在这些植物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54种,药用606种,观赏植物196种,用材树种173种,纤维111,野生水果103种,油脂植物89种,饲料植物66种,鞣料植物55种,野菜植物39种,农药植物36种。  相似文献   

12.
从13种植物上分离得到58个丝核菌(Rhizoctonia spp.)菌株,在确定其种类和融合群的情况下,将所有供试菌株分别接种于水稻(Oryza sativa L)、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黄瓜(Cucumis sativus)及甘蓝(Brassica capitata)上,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玉米(Zea mays)和甜玉米上分离得到的菌株(大部分归属于AG-1)的致病力最强;其次为其它植物上分离的菌株(归属于AG-4),其致病力属于中等;从其它植物上分离得到的、归属于其它融合群及非立枯丝核菌的菌株的致病力最弱.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芳香植物,采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文献,发现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属141种,约占我国芳香植物种数的20%,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种的3.917%。其中裸子植物占3科5属5种,双子叶植物37科89属123种,而单子叶植物5科7属13种。分析这些芳香植物资源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0-2007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武定县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73科、774属、1737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地理成分略高于温带地理成分,分别为364属和347属,分别占总非世界属数的51.2%和48.8%。热带地理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54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8.57%;温带地理成分中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32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21.66%,其次是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73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0.27%。说明武定县植物区系不仅具有热带性质,而且具有温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中国河口滨海候鸟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采用线路和样地调查法,对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维管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植物83科234属365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但特有程度低;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较多,具有一定生态脆弱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区类型多样;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比较丰富,显示出植物交汇的特点;中国滨海湿地植物区系相似性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降低的格局。建议应加强植被管理和保护,为候鸟迁徙和地区生态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尽管雄蜂的传粉效率显著低于雌蜂,但雄蜂在网室内的传粉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释放雄蜂网室内大豆不育系JLCMS8A和JLCMS17A的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10.3个、16.6粒和37.8个、84.3粒,分别是释放雌蜂后结荚率和结实率的35.0%、34.9%和77.5%、70.2%.过去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育系在网室内没有传粉昆虫时,结荚率和结实率均低于3%,表明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是大豆不育系有效的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的效果。结果表明,尽管雄蜂的传粉效率显著低于雌蜂,但雄蜂在网室内的传粉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释放雄蜂网室内大豆不育系JLCMS8A和JLCMS17A的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10.3个、16.6粒和37.8个、84.3粒,分别是释放雌蜂后结荚率和结实率的35.0%、34.9%和77.5%、70.2%。过去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不育系在网室内没有传粉昆虫时,结荚率和结实率均低于3%,表明苜蓿切叶蜂雄蜂在网室内是大豆不育系有效的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18.
Chen TA  Liao CH 《Science (New York, N.Y.)》1975,188(4192):1015-1017
A spiroplasma isolated from corn infected with corn stunt diseas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in vitro. Acid form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its growth in liquid medium, and fried egg-shaped or granulated colonies developed on solid agar medium. Healthy leafhopper vectors injected with or allowed to feed on isolates from various serial passages through liquid medium were able to transmit the corn stunt agent to healthy corn plants, inducing typical corn stunt disease in the plants. The spiroplasma was reisolated and cultivated from such diseased plants and was indistinguishable morphologically from the original isolat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 first definite proof that the corn stunt disease is caused by the corn stunt spiroplas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充分了解深圳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现状。[方法]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本底调查,分析了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现状以及受威胁的原因。[结果]大鹏半岛野生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共66种,隶属23科50属。根据IUCN相关评估标准,属于极危状况(CR)的植物有2种、濒危(EN)的有11种、易危(VU)的有23种、近危(NT)的有28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8种。[结论]提出了建议保护的13种野生植物名单,并给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