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后遗症"的解决对策: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吸引优质劳动力就近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预防"与"治疗"并举,宏观控制"城市病"的发生和发展;鼓励具有特殊文化的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城市农村双向努力,缓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2.
略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陈俊 《现代农业科技》2006,(15):186-187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应以"乡风文明"为重点;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农村传统文化的开展;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调动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改革媒体宣传栏目,积极引导服务"三农".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积极发挥基层党政机构的主导作用,重视对"村规民约"和"风俗习惯"的改造,引导和利用,重视以"城镇化"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根本.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过度"富足"与人力资本严重"贫困"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依据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为目标,在解释人力资源资本化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的直观效应基础上,认为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主要有农村教育的目标错位与政府的职能弱化;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与人才流失;健康投资低下等几方面因素.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路径选择包括推进农村教育事业;改变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机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正>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农村财务会计行为,维护村民委员会和农民利益,嘉禾县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行"3+X"模式,改革创新农村财务管理。"3+X"中的"3"是指出台3个新政策:《嘉禾县农村财务管理"十个严禁"》《嘉禾县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嘉禾县违反农村财务  相似文献   

5.
<正>1农村"两个服务中心"的现状榆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便民服务工作,结合榆树市实际,制定了《榆树市农村"三资"管理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是成立了市农村"三资"管理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纪委下设"三资"管理及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影响,通过农村家庭问卷调查,首先对于农民家庭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利用交叉表的方法对农民家庭收入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教育投资对于农民家庭收入具有依存关系;在"下"和"上"收入阶层,农民家庭收入与农村教育投资呈现"逆反"效应;在"中"收入阶层,农民家庭收入与农村教育投资呈现正相关,并且对农村教育投资的方式选择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几年来,我街在"三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多年的工作经验,下面就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谈几点建议。一、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管理体系1、领导机构。"三资"管理体系由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以党工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掌握农村"空心化"情况,客观分析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笔者选取齐齐哈尔市及所辖各县,通过查阅资源、走访农户等形式,对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1农村"空心化"现状1.1农村人口的"空心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常住户和人口逐年递减。目前,齐齐哈尔市农村人口流向城镇146.31万人,是2001年的7倍,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10,(6):67-67
<正>《中国农村科技》杂志以"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服务农村,促进发展"为宗旨,坚持为农村科技领域的中心工作服务.积极报道中央政策和农村科技的重大成就及发展趋势,农村科技发展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2010,(2):14-14
<正>2009年12月7日,《三农论坛》刊登的"农村‘留守老小’权益需要更多保障"一文,切合当前农村实际,很有见地。然而,当人们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农村"留守老小"时,笔者认为也应该关注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受损的农村"留守妇女"。  相似文献   

11.
"三资"清理着眼于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三资"现状;立足于明晰资产权属,建立"三资"管理台帐;致力于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三资"清理有力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村民自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中国现阶段农村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当代中国农村重要的基层民主形式。当前全国大部分乡村自治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主要是:农村二元权力结构不协调;乡镇政府"指导"界限不明确,村委会服务"对象"出现偏离;乡村宗族势力过于严重;村民选举中"贿选"、"暗箱操作"现象日益兴盛;农村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四个民主"发展不平衡。要推动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应当采取如下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基层民主法治体制,尤其是监督机制立法;切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理顺干群关系;协调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建立切实可行的村民代表会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阐述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成因;论述"村容整洁"的内函,明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建设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用环境友好型农用化学物质对农村周边工业企业污染进行治理;实现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村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畜粪便综合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提出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经济建设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三资"管理又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农村基层"三资"包括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是属于集体所有的资源,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农村"三资"的充分利用,是促进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资产资源,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彻底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受阻问题,带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本文对农村"三资"管理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等六项重点任务,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作了精心谋划。这次对农业农村工作明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造成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农产品的物价和农民收入;导致劳动力过剩并容易滋生一些社会问题;致使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减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定影响以及导致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减少.面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对策沉着应对.首先,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次,积极解决农民工返乡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再次,国家应对农业加大扶持力度;复次,对农村进行改革,扩大内需,挖掘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最后,通过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三变"改革是六盘水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实践;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突破。"三变"改革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中央描绘的发展蓝图,全国农村"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北京农村则要"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这些重要的指向性政策信息告诉我们,"十二五"期间,中国农村,特别是北京农村的城市化步伐无疑要大大加快。于是,笔者在这里发出一个也许是杞人忧天的"预警":农村城市化应早防"城市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集体"三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谈些建议。一、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管理体系1、领导机构。"三资"管理体系由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安排部署、指挥调度、考核奖惩。2、工作机构。以农村经济管理中心为依托,组建农村集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问题一直是关系农村稳定的大事,也是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问题解决的好,处理的好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否则引发广大农民上访,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农村发展、农民的利益。笔者就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问题谈谈个人观点,希望农村集体组织在发包村"机动地"工作上引起高度重视。农村集体"机动地"发包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机动地"发包年限过长。有的村干部为了工作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