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李爱楼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77-77,112
介绍了枣树萌芽前、花期、幼果期、果实生长期的追肥技术要点及穴施和沟施2种追肥施用方法,为枣树生产中追肥的正确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氮肥总量固定、磷肥基施、基追肥比例5:5条件下,经过对冬麦追肥时期几种不同组合处理得出,以返青期 拔节期2次追肥增产效果好,其次是返青期追肥。  相似文献   

3.
冬油菜氮肥追肥时期与追肥量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油菜不同生长发育期追肥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越冬率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筛选出适宜我县冬油菜氮肥适宜追肥时期与追肥量,于2010年8月28日至2011年5月29日在环县木钵镇刘家塬村进行了冬油菜氮肥追肥时期与追肥量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一年生落叶松苗营养规律和最佳施肥量研究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一年生落叶松苗的追肥技术,包括底肥与追肥的分配,追肥时期次数,数量和比例,并做了大面积示范,以期为改进落叶松苗的施肥技术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辉 《农家科技》2006,(5):36-36
一控:番茄定植至坐果前的这一段时期.应看苗追肥,控制追肥量。若追肥过多且过于集中,易造成植株徒长,甚至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除植株严重缺肥的情况下,一般都应控制追肥量.略施稀粪水或生化有机肥液即可.  相似文献   

6.
不同追肥量与追肥时期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 ,郑麦 90 2 3产量与施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追肥时期对郑麦 90 2 3产量与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小麦生育关键时期追肥产量明显高于一般时期追肥 ,分次追肥又略好于一次性追肥。综合分析 ,在底肥确定的条件下 ,用 2 2 5kg/hm2 尿素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追施并在灌浆期进行叶面追肥为最佳的追肥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 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在同一追肥时期,追肥可改善小麦穗部性状,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穗粒质量、穗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并且追肥量越多晚播冬小麦的产量越高;追肥量为0 kg/hm~2时,产量最低,为5 227.78 kg/hm~2;追肥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6 244.44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19.4%。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起身期不追肥产量最低,为5 166.67 kg/hm~2;起身期追施300 kg/hm~2产量最高,为6 288.89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21.7%,与拔节期追施300 kg/hm~2相比增产1.4%。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其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适施肥方式为起身期追施300 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阐述了根部追肥、叶面追肥和CO2施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及效益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在使用方法、使用量和使用时期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叶面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绝不能用叶面喷肥代替根部追肥。  相似文献   

9.
小麦追肥时期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追肥时期、追肥量对小麦若干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拔节和孕穗肥能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使干物质积累增多,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不同时期机播旱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冬小麦不同时期进行机播旱追肥的对比试验得出:不同时期旱追肥对冬小麦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而4月初进行机播旱追肥可使冬小麦生长旺盛,肥分吸收率高,肥效强,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基追比和追肥时期对白肋烟干物质积累,总氮和烟碱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干物质积累速度在各生育期内均表现为高追肥处理大于低追肥处理,且基追比例相同时,在移栽后30d内,推迟追肥时期有利于烟株的干物质积累。白肋烟总氮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但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和追肥时期的推迟,总氮含量下降幅度减缓。烟碱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在栽后75d出现一个积累高峰,随追肥量的增大和追肥时期的延迟烟碱含量增加,其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追肥与收获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追肥与收获处理对水稻"黄金米"品种的产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以及外观商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追肥时期以幼穗形成期最好;追肥量越多,产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高,食口品质越差,20 Kg/hm2追肥量(纯N)最适;抽穗后41 d收获食味品质最优;追肥时期、追肥量与直链淀粉含量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13.
晚播皖麦38不同时期追肥试验表明:拔节期,孕穗期追肥对千粒重,容重及其他性状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青贮玉米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最佳施肥时期、次数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青贮玉米产量、经济效益与施肥时期、次数密切相关。当施肥时期、次数与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基本吻合时,田间玉米长势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此次试验中,青贮玉米在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分别追肥,共追肥4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时期对玉米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氮时期以10叶期追肥产量最高,10叶期追肥8叶期追肥12叶期追肥14叶期追肥,10叶期追肥、8叶期追肥与12叶期追肥、14叶期追肥差异显著。10叶期追肥比12叶期追肥增产7.3%,比14叶期追肥期增产9.1%。玉米随生育期的进行,抽雄期后,植株体内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并且处理150kg·hm-210叶期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与产量规律相一致,施氮量对玉米全株氮素积累影响不显著,10叶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抽雄期后全株氮素的积累。结果表明,寒地玉米抽雄期叶片氮素积累量达1.55g·株-1时可获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移栽时期、追肥时期二因素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生育期逐渐缩短。随着追肥时间的提前,各处理生育期相应缩短;适期早栽和追肥前移对烤烟品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烟叶的物理性状以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和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最适宜;各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随着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的提前而增大,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的栽培组合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7.
番茄对肥料十分敏感,追肥时应掌握"一控、二促、三喷、四忌"的原则. 1控 番茄定植至坐果前的这一段时期,应看苗追肥,控制追肥量.若追肥过多且过于集中,易造成植株徒长,甚至引起落花落果.因此,一般都应控制追肥量,略施稀粪水或生化有机肥液即可,除非植株严重缺肥.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合理追肥.一方面,调节农作物的生长,满足作物生育对营养的需求,促进植株更好的发育,增强抗性,增产提质;另一方面,合理追肥能节省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在实际生产中,要实现增产、提质、节本的目标,一定要把握住追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以新冬2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追肥时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4叶期追肥其干物重、日产干重和产量最高,4叶期追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增加亩穗数和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以尿素作追肥,设施肥后25天收获,20天收获,15天收获,10天收获4个处理。试验结果显示:施肥时期越早产量越高,各处理分别为78575.4、70241.6、63336.5、58336.3kg/hm^2,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随着追肥时期的推迟有逐步增高的趋势,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