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Pb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外,Pb、Cd对小白菜生长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当Pb最高浓度达到1 500 mg/kg时,株高比对照降低0.33 cm,比对照减产24.2%;当Cd最高浓度达30 mg/kg时,株高比对照降低0.95 cm,比对照减产40.8%,当Cd浓度为5 mg/kg时,叶绿素含量达最大值,之后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且Cd对叶绿素a的影响大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Pb、Cd在小白菜体内的累积量为根部>茎叶;在最高浓度时茎叶吸收Pb的量仅是对照的3倍,而吸收Cd的量是对照的45倍。  相似文献   

2.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Pb2+、Cd2+胁迫对红花檵木光合特性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Pb2+浓度为100 mg/kg时,红花檵木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和色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明显上升,当Pb2+浓度为500 mg/kg以上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Pb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则在Pb2+浓度为1000 mg/kg以上时才出现显著下降趋势;(2)Cd2+处理降低了红花檵木叶片Pn、Tr和Gs,叶绿素含量在Cd2+浓度为100 mg/kg以上时显著下降;(3)Pb2+浓度为100mg/kg,Cd2+浓度为100 mg/kg时,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即促进了红花檵木叶片的着色。  相似文献   

3.
油菜对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对"秦油8号"(Brassica rlapus L."Qinyou No.8")在不同水平Cd污染下的耐性以及富集指标进行测定,并施加不同水平螯合剂对油菜的修复效果进行强化.结果表明,低水平Cd处理对油菜的株高、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等有轻微的促进作用,而高水平Cd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在土壤Cd添加量为80mg/kg时,油菜的株高、干质量、叶绿素总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0.5%、43.5%和64.3%.油菜体内脯氨酸含量与Cd添加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比对照升高了23倍,表现出一定的耐性.油菜体内Cd积累规律为根部大于地上部.各部位含Cd量以及每盆油菜吸收Cd总量都随土壤Cd添加量的增加而递增,在土壤Cd添加量为40 mg/kg时达到最大值.此后则会下降.施加3种水平螯合剂均提高了油菜对Cd的吸收,但高水平的螫合剂处理却导致油菜死亡.相比之下,中等水平螯合剂处理下,油菜对Cd的吸收效率较高.可见,秦油8号具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Pb、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毒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基培养方法,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离子浓度≤15mg/L,Cd离子浓度≤5mg/L,二者复合离子浓度≤10mg/L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芽及幼根生长、叶绿素含量、CAT、POD酶活性都有促进作用;当超过此浓度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从根冠比可看出Pb、Cd对小麦根的影响大于对芽生长的影响,植物根对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毒性最为敏感。Cd对小麦的毒害作用强于Pb;Cd、Pb复合污染对小麦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复杂,复合浓度≤10mg/L时略弱于Cd单一污染;随着浓度进一步升高,会强于Cd单一污染,始终强于Pb单一污染。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向土壤添加一定浓度Pb、Cd模拟土壤Pb、Cd复合污染,并设置CK(0 g/kg土)、A(10 g/kg土)和B(20 g/kg土)处理有机肥施用水平,研究烟草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烟草株高、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CK、A、B处理烤烟第6叶(从上向下)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0.11、0.12、0.13mg/g,叶绿素a、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大;A、B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SOD活性和成熟期的SOD活性,降低了烤烟的MDA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对不同水平镉(Cd)和铅(Pb)污染的耐性及富集效应,并施加不同水平螯合剂初步探讨荠菜净化重金属污染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在低水平Cd和Pb处理时对荠菜株高、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有轻微的促进作用,而高水平Cd和Pb处理时则对其有抑制作用,在土壤Cd和Pb添加量为150 mg/kg时,荠菜的株高、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2)荠菜植株中脯氨酸含量随Cd和Pb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Cd和Pb含量为250 mg/kg时,荠菜体内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13倍和18.41倍;(3)荠菜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小均表现为:地下部地上部,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均随着土壤重金属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4)荠菜不同部位Cd和Pb含量与不同水平处理Cd和Pb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了添加重金属后土壤中重金属能被植物有效吸收,并且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主要依赖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5)荠菜具有修复Cd和Pb污染土壤的潜力,对重金属Cd和Pb的吸收富集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特点,但相比之下,荠菜对土壤中Pb的吸收富集能力强于Cd;(6)荠菜地上和地下部Cd和Pb含量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说明了添加螯合剂能明显提高荠菜对土壤中Cd和Pb的转运和吸收。  相似文献   

7.
铅、镉胁迫对茶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Pb2+、Cd2+处理对茶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组成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2+、Cd2+胁迫并不影响有机酸的组成但影响分泌量。与对照相比,Pb2+、Cd2+胁迫使茶树根系琥珀酸和苹果酸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且Pb2+浓度<100mg/kg和 Cd2+浓度<8mg/kg时,琥珀酸和苹果酸的分泌量随着Pb2+、Cd2+ 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低浓度的 Pb2+、Cd2+ (20mg/kg、0 5mg/kg)和高浓度的 Pb2+、Cd2+(100mg/kg、8mg/kg)都能使草酸的分泌量增加,Pb2+浓度>40mg/kg时,草酸的分泌量随Pb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b2+、Cd2+胁迫抑制了柠檬酸的分泌。随着Pb2+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呈先增后减再增后微降的趋势,Pb2+浓度为 20mg/kg和 60mg/kg的处理,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Cd2+胁迫下有机酸总量随Cd2+浓度的变化规律也是先增后减再增,浓度为0 5mg/kg和8mg/kg的Cd2+处理,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8.
羽叶鬼针草对Cd、Pb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羽叶鬼针草(Bidens maximowiczianaOett.)对Cd、Pb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鬼针草吸收Pb的能力比吸收Cd的能力强。在土壤Pb单一污染浓度为800 mg/kg时,鬼针草地上部Pb含量达到最高,为928.88 mg/kg;在土壤复合污染浓度为Cd 5 mg/kg和Pb800 mg/kg时,鬼针草根部Pb的含量达到最高,为747.58 mg/kg,而鬼针草在Cd 20 mg/kg和Pb400 mg/kg复合污染时吸收Cd能力最强,地上部Cd吸收量为21.33 mg/kg,根部Cd吸收量为57.20 mg/kg;鬼针草植物对Cd、Pb的吸收有很强的分布特征,植物吸收Pb的能力为地上部的吸收大于根部吸收,而吸收Cd的能力为根部大于地上部;鬼针草植物对Cd、Pb的吸收并没有影响其生物量,并且Cd抑制了鬼针草对Pb的吸收,而Pb却促进了鬼针草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广西莪术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Cd、Pb单一及其复合处理,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体内Cd、Pb的积累和迁移。结果表明,Cd 1 mg/kg、Pb 100 mg/kg处理,广西莪术并没有出现毒害现象;其他处理表现出明显的毒害现象,且浓度越高,植株受到的伤害越大。叶绿素含量均随重金属浓度增大而下降,仅在处理30 d低浓度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b随污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单一重金属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小于复合重金属胁迫。广西莪术对Cd、Pb具有富集作用,地上部和地下部Cd、Pb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且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的含量高。各处理广西莪术药用部位的Cd、Pb均未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标准,其中对照地下部Cd含量超过标准的7.43倍,Pb含量超过标准的7.58倍,在栽培生产过程中须严格监控土壤中Cd、Pb两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免抑制植株生长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镉、铅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土壤中镉、铅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含Cd、Pb浓度的增大,对种子的萌发均会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植株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Cd浓度为100 mg/kg时,百日草体内Cd的含量最高;在Pb浓度为1 000 mg/kg时,植株吸收Pb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铅(Pb)和镉(Cd)对油菜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的Pb2+和Cd2+对油菜幼苗萌发和生长的影响,以及在幼苗体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Pb2+浓度小于50mg/l时,对油菜的萌发率、苗长和根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大于50mg/l后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大于200mg/l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Cd2+浓度小于5mg/l,对油菜的萌发率、苗长和根长普遍表现为持续的促进作用,大于5mg/l后表现为持续明显的抑制作用;根长的变化比苗长更能体现2种重金属对油菜的毒性,是一个重要的指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指标;油菜中铅和镉的含量均随着处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镉的这种趋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紫油菜为材料,研究竹炭颗粒有机肥的不同施用量对紫油菜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竹炭颗粒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增加紫油菜的生物量,施用0.75g/盆的处理效应最好。4个处理的株高具有显著差异且施用0.75g/盆的处理株高较对照高3.5cm;施用1.00g/盆的处理其鲜重比对照大0.55g。(2)生理指标方面,施用竹炭颗粒有机肥的4个处理其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比对照高,且施用量与含水量成正比,与叶绿素含量成反比;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都小于对照,表明竹炭颗粒有机肥的施用对它们起抑制作用;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施用量成负相关,但仅施用0.25g/盆的处理比对照高;各处理的硝态氮含量都小于1.00mg/g,施用量大于0.75g/盆后其硝态氮含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镉胁迫对热带牧草坚尼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在热带地区镉(Cd)污染土壤中种植坚尼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为供试植物,通过测定其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和各营养成分的含量研究镉胁迫对坚尼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镉浓度为0.3 mg/kg处理的热研8号的株高(91.40 cm)和平均干重(61.57 g/盆)分别比对照增加10.9%和27.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热研8号坚尼草中的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先降后升。镁和钙含量在0.3mg/kg处理中最低,镁含量的最高点出现在1.0 mg/kg处理中,钙含量的最高点出现在5.0 mg/kg处理中。[结论]当土壤中的Cd浓度约为0.3 mg/kg时,它对坚尼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其浓度为约10 mg/kg时,它会明显抑制坚尼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浓度铅(Pb)胁迫对金银花生长、生理及积累特性的影响,利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Pb处理浓度(0、400、600、800、1 000 mg/kg)对封丘金银花生长、生理代谢及吸收积累的影响,检测其株高增量、单株产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铅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银花对铅的积累主要在根部,富集能力大小表现为根叶花,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封丘金银花对铅胁迫具有中度耐性。低浓度铅胁迫对金银花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当铅浓度≥800 mg/kg时,株高增量、生物量等与对照相比下降明显(P0.05);铅浓度为1 000 mg/kg时,金银花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下降了54.90%,达到最大值。金银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铅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尤以高浓度时(≥800 mg/kg)差异最为显著;铅胁迫造成金银花叶片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当Pb浓度为600 mg/kg时,MDA含量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41.65%;Pb浓度为1 000 mg/kg时,MDA含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差异显著,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78.92%、45.60%。  相似文献   

15.
Cd胁迫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积累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Cd浓度(0、3、6、10、30、60 mg/kg)对烤烟色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Cd在烟株中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Cd浓度的增大,团棵期和现蕾期色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采收期时则逐渐降低;Cd﹥10 mg/kg时,各生育时期色素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P<0.05)。(2)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烟株各部位Cd显著高于对照(P<0.05);团棵期Cd≤10 mg/kg和现蕾期Cd胁迫条件下的Cd含量大小是叶>根>茎,团棵期Cd>10 mg/kg和采收期Cd胁迫条件下的Cd含量大小是根>叶>茎;烤烟叶片中Cd含量大小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3)生理指标敏感性总体表现为:总叶绿素(叶绿素a+b)>丙二醛>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其中各生育时期总叶绿素含量都与叶片镉含量显著负相关,是烤烟镉胁迫的理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Pb与Cd对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阐明Pb和Cd的生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和Cd对不同苹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50mg/kg)和Cd(<10 mg/kg)提高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其中Pb对八棱海棠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而Cd的作用与此相反;重金属Pb和Cd影响苹果幼苗的光合性能,随着培养介质中Pb和Cd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细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而低浓度的Cd(<20 mg/kg)提高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结论]Pb和Cd胁迫处理影响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幼苗的光合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胁迫(浓度0、1、3、5 mg/kg)对烤烟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小;丙二醛(MDA)含量随镉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加;3 mg/kg Cd胁迫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根部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大。随着Cd浓度增大,烤烟叶片和根的抗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从而提出降低烟株体内Cd含量的营养调控方法,为进一步了解植物对Cd的抗性机理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Cd、Pb污染对中草药白花蛇舌草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性水培实验,研究在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白花蛇舌草幼苗生长的变化趋势。【结果】Cd-Pb复合处理对白花蛇舌草主根长、株高、生物量的胁迫作用比同水平单一处理更强;Pb单一处理时,白花蛇舌草的主根长、生物量、叶绿素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d单一处理时对幼苗叶绿素有显著抑制作用。重金属胁迫下,使白花蛇舌草各项生长指标不低于正常生长的Pb最大浓度位于100~200 mg/L范围内,Cd最大浓度位于10~20 mg/L范围内。【结论】在Pb胁迫浓度大于200 mg/L,Cd胁迫浓度大于20 mg/L时均会不同程度的抑制白花蛇舌草幼苗的主根长、株高、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且复合胁迫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石竹对土壤重金属Cd污染的抗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测定不同浓度(0、0.3、1、3、10、30、50mg/kg)Cd胁迫下石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研究表明,石竹根重、地上部干重、株高、抗性系数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3mg/kg Cd浓度为阈值呈低促高抑现象。随Cd处理浓度、时间的增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逐渐上升,且在高浓度(≥10mg/kg)下上升更为显著;SOD、POD和CAT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上升最大值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3、3mg/kg。【结论】低浓度Cd对石竹影响较小,当浓度大于10mg/kg时,其毒性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大,表明石竹对土壤Cd胁迫有一定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探明荻与EDDS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采用盆栽试验,以轻微Cd、Pb污染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不同添加量[0(对照)、1、3、5 mmol/kg]的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荻生长,Cd、Pb积累及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Pb污染下,添加EDDS处理荻的光合色素含量、株高和干质量与对照相比总体上均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光合色素以5 mmol/kg EDDS处理较好,株高和干质量以3 mmol/kg EDDS处理较好。在Cd污染下,随着EDDS添加量增加,荻地上部、根部Cd含量和富集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1 mmol/kg EDDS处理时达到峰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72.8%、15.4%和73.6%、15.4%,3 mmol/kg EDDS处理次之;Cd转运系数持续增加,且添加EDDS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的Cd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3 mmol/kg处理时达峰值,较对照显著提高44.2%;添加EDDS处理的Cd转运量系数均高于对照,以5 mmol/kg处理最高;荻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以3 mmol/kg EDDS处理最高,较对照显著提高44.2%。在Pb污染下,地上部Pb含量和富集系数以5 mmol/kg EDDS处理较大,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根部Pb含量和富集系数在5 mmol/kg EDDS处理时最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7.5%和35.3%;随着EDDS添加量增加,地上部、根部及总的Pb积累量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以5 mmol/kg EDDS处理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9.4%、56.7%、46.6%,但差异不显著;荻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也随着EDDS添加量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5 mmol/kg EDDS处理时最大,较对照提高45.2%,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Cd污染下,以3 mmol/kg EDDS处理荻对Cd的富集、积累及土壤修复效果最好;在Pb污染下,以5 mmol/kg EDDS处理荻对Pb积累及土壤修复效果较好,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故EDDS与荻联用修复轻微Cd污染土壤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