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芹菜、菜豆和辣椒3种蔬菜作物。取其抗热性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各1或2对为材料,研究高温对蒸腾、种子活力及前动种子ATP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3种蔬菜的蒸腾强度升高,1天中变化加剧,且抗热品种更为明显;种子活力和ATP水平受热胁迫而下降,其下降率抗热品种均低于相应的热敏型品种。初步认为,高温下上述3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望作为作物抗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田间抗热表现不同的麝香百合品种WhiteForest和新铁炮百合基因型O2-28、O1-13作为试验材料进行38℃高温处理,测定百合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蒸腾强度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百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下降,抗热性越强的基因型下降幅度越缓慢。酶活性与抗热性正相关,抗热基因型的两种酶活性提高的幅度大大高于热敏感基因型。蒸腾强度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与百合抗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热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剖学和生理学两个方面对植物抗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高温胁迫下抗热性与植物细胞显微结构的相关性,以及高温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和热激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简要指出了植物抗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山杜鹃品种的抗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是高山杜鹃引种驯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获得抗热种质资源,以13个高山杜鹃品种的组培瓶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了为期10 d的36 ℃高温处理,观察各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外观形态变化,测定其热害指数,对其抗热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36 ℃高温热处理下,Rhododendron Scyphocalix(花杯)、R. XXL(红粉佳人)具有较强的抗热性,为高度抗热类型;R. Catawbiense Boursault(布尔索尔)、R. Anthony Waterer(安东尼瓦特)、R. English roseum(英国玫瑰)、R. Brigitte(碧姬)、R. Germania(锦缎)、R. Roseum Elegans(紫水晶)的抗热性居中,为中等抗热类型;而R. Alfred(阿尔弗雷德)、R. Goldfinger(金手指)、R. Catabiensis Grandiflora(玉兰)、R. Virginia Richards(弗吉尼亚)、R. Goldflimmer(金闪烁)的耐热性较差,为低抗热类型。  相似文献   

5.
幼苗期小麦热激蛋白的诱导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温是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受到高温胁迫时会产生一系列热激蛋白来适应这种逆境,不同发育阶段的热激蛋白存在差异,不同抗热作物品种中热激蛋白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抗热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中热激蛋白差异对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该实验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2种不同的小麦品系在34.37、40℃下处理1~7h产生的热激蛋白进行研究,发现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与常温下的有区别,其中新蛋白的出现说明高温能够诱导新蛋白。71321-9中发现的3种新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97.4kD、49kD、37kD,另外还发现3种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这3种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在17~66kD。71321-4小麦中发现了2种新增热激蛋白(37kD和29kD)及1种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增加。这些蛋白可能与小麦幼苗抗热性有关,其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幼苗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过氧化物酶(POD)与水稻抗热性之间的关系,对水稻6个品种进行热激处理后,测定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升高,但是其同工酶谱没有变化。POD活性增加的趋势与MDA含量增加的趋势呈负相关,表明高温胁迫下POD活性升高能提高水稻幼苗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是对高温胁迫的一种适应性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浓度钙处理的藤本月季品种进行41.5℃高温胁迫,结合相应生理指标,探讨藤本月季的抗热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耐热品种的可溶蛋白含量增加,而不耐热品种的可溶蛋白含量在下降,但脯氨酸含量从高温诱导的第4天开始含量逐渐降低。喷施10 mmol.L-1CaCl25 d能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对藤本月季品种‘光谱’(Rosa hybrida cv.Spectra)、‘御用马车’(Rosa hybrida cv.Parkirerktor Riggers)、‘西方大地’(Rosa hybrida cv.Westerland)、‘藤仙境’(Rosa hybrida cv.Carefree Wonder Climbing)的高温伤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高温所造成的电导率激增,降低膜脂的过氧化程度;提高了高温下脯氨酸的含量,使得高温下脯氨酸含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增强细胞持水力,提高植物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浓度钙处理的藤本月季品种进行41.5℃高温胁迫,结合相应生理指标,探讨藤本月季的抗热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耐热品种的可溶蛋白含量增加,而不耐热品种的可溶蛋白含量在下降,但脯氨酸含量从高温诱导的第4天开始含量逐渐降低。喷施10 mmol.L-1CaCl25 d能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对藤本月季品种‘光谱’(Rosa hybrida cv.Spectra)、‘御用马车’(Rosa hybrida cv.Parkirerktor Riggers)、‘西方大地’(Rosa hybrida cv.Westerland)、‘藤仙境’(Rosa hybrida cv.Carefree Wonder Climbing)的高温伤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高温所造成的电导率激增,降低膜脂的过氧化程度;提高了高温下脯氨酸的含量,使得高温下脯氨酸含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增强细胞持水力,提高植物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小麦超高产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麦是冷季作物,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我国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是同纬度除少数沙漠干旱地区以外最热的国家,淮河一秦岭以北冬小麦集中产区,小麦抽穗~成熟的日平均气温大于30℃的高温天气占到该生育期的1/3,大约70%的时间突破了临界温度。北方受高温干热风影响的小麦面积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71%,为害频率为十年七遇,小麦年减产18.5~35亿kg,热胁迫危害成为我国北方小麦高产的主要生理障碍。小麦耐热基因型与热敏感基因型存在广泛的变异,耐热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为小麦抗热筛选提供了依据。提高小麦的抗热性水平,缓解胁迫为害,是今后小麦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对大花三色堇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高温引起的幼苗死亡,成苗率低是大花三色堇育苗以及幼苗生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大花三色堇(Viola tricolor var.hortensis)"和谐系列"抗热的黄色品种和不抗热的绯红渐变品种为材料,研究了12d的高温处理(35℃/30℃)对大花三色堇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2个品种的Fv/Fm值下降;与绯红渐变品种相比,在高温胁迫下黄色品种的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品种的电解质外渗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而且与黄色品种相比,高温胁迫对绯红渐变品种的影响更显著;与0d相比,在长时间高温胁迫下,2个品种的CAT活性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上升,而且黄色品种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绯红渐变品种。  相似文献   

11.
宋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95-596
高温是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受到高温胁迫时会产生一系列热激蛋白来适应这种逆境,不同发育阶段的热激蛋白存在差异,不同抗热作物品种中热激蛋白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抗热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中热激蛋白差异对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该实验利用SDS—PAGE方法对热激蛋白的诱导条件及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为小麦增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4个新铁炮百合品系幼苗的抗热指标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新铁炮百合(Lilium formolongi)抗热性鉴定的热锻炼温度及在该温度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8℃为新铁炮百合的最佳热锻炼温度;在38℃胁迫下,新铁炮百合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品系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热稳定性逐渐降低,抗热性强的品系比抗热性弱的品系保持更大的膜稳定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各品系间的抗热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宜作为新铁炮百合的抗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几个牡丹品种的抗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5个不同的牡丹品种材料,通过不同的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等抗热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与各品种的抗热隶属函数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5个牡丹品种抗热性由大到小为:肉芙蓉>乌龙捧盛>藏娇>脂红>鲁荷红。  相似文献   

14.
我国蔬菜作物抗热性鉴定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田间自然鉴定、种子活力测定、人工模拟气候鉴定、生理生化测定、微观结构观察、配子体生活力鉴定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蔬菜作物抗热性鉴定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蔬菜抗热性鉴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耐热性不同的3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水分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表明耐热的亚蔬1号比不耐热的“106”品种叶细胞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和束缚水、较大的气孔密度和蒸腾速率、较低的蛋白质降解速率,较耐热的华湘1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居于中间水平。高温使细胞膜透性稍有增大,耐热与不耐热品种膜透性增大可能有不同机理。高温胁迫使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多,脯氨酸可作为大白菜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高温和低温是作物经常遭受的两种主要环境胁迫。环境破坏造成异常气候时常发生,人们对蔬菜周年生产供应的需求,要求加快发展蔬菜抗热性和耐寒性方面的研究。现将综述温度逆境对蔬菜作物的损伤以及蔬菜耐热性和耐寒性的鉴定方法,并从栽培、育种、外源物质施用、交叉适应等方面总结提高蔬菜耐热性和耐抽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耐热性不同的2个大白菜品种经38℃高温胁迫后O-2含量明显增加,但耐热的亚蔬1号增幅远小于不耐热的“106”品种.高温胁迫使亚蔬1号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活性提高,“106”品种除CAT活性稍有提高外,SOD和ASP活性均下降.2个品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不明显,但亚蔬1号仍稍高于“106”品种;抗坏血酸(AsA)含量均减少,亚蔬1号降幅小于“106”品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亚蔬1号较“106”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性和非酶性活性氧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二个草莓品种在二种高温(34/24℃和38/28℃)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草莓叶片的相对含水量,Vitanim C含量和SOD活性降低,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则上升。在38/28℃处理下的变化幅度大于34/24℃高温处理。抗热性较弱的戈雷拉对高温的反应程度大于抗热性较强的宝交早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耐热性不同的3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水分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表明耐热的亚蔬1号比不耐热的“106”品种叶细胞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和束缚水、较大的气孔密度和蒸腾速率、较低的蛋白质降解速率,较耐热的华湘1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居于中间水平.高温使细胞膜透性稍有增大,耐热与不耐热品种膜透性增大可能有不同机理.高温胁迫使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多,脯氨酸可作为大白菜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温胁迫条件下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ers]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品种间的差异,分析了高温胁迫对豇豆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8个豇豆品种的热害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观表现为之豇28-2和白籽豇豆耐热性强,而高产四号、宁豇三号和红豇豆的耐热性差;所有豇豆品种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大;耐热豇豆品种的可溶性糖浓度及高温胁迫后的增值均低于耐热性较差的品种;双向电泳结果表明,高温胁迫特异性诱导了15种和抑制了6种蛋白质表达,另鉴别到8种上调和10种下调表达蛋白.表明高温胁迫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该研究为今后解析豇豆的耐热机理、选育耐热品种和发掘重要抗热基因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