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铜峡市有机水稻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宁夏青铜峡市有机水稻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机水稻产业发展的途径,以期为青铜峡市有机水稻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产是改良与利用宁夏沿黄地区内陆盐碱地的重要途径,对于确保宁夏口粮安全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提升宁夏水稻产业发展,对宁夏水稻种植情况、宁夏大米品质、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大米产品开发及水稻科学布局等进行全面分析,概况了宁夏水稻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有机水稻生产环境要求,总结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分析了农户种植有机水稻的效益,以期为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盐碱地基本情况达拉特旗耕地总面积约225.3万亩,近年来,受传统引黄漫灌方式和凌汛期河水侧渗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平整肥沃的耕地日趋盐碱化。据不完全统计,全旗沿黄流域已形成盐碱地近40万亩,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17.7%,其中七成盐碱地产量低,三成盐碱地农作物不能生长,只好撂荒。2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过拉特旗立足当地实际,积极发展水稻种植,既让废弃盐碱地"变身"优质稻田,实现了改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机水稻生产逐渐成为贺兰县现代农业发展中一项重要产业,而生产有机水稻的重要环节是有机肥料的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是发展有机水稻产业的根本。该文对贺兰县生产有机水稻施用有机肥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供有机水稻生产者或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黑龙江省有机水稻的生产现状,分析了4个影响黑龙江省有机水稻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5项促进黑龙江省有机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水稻科学栽培是盐碱地区发展水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有些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类型有机叶面肥对江苏盐城射阳盐碱地有机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叶面肥施用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和效益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大量元素有机叶面肥(处理(1)),叶绿素含量、稻谷产量和稻米效益均最高;其次为有机碳肥(处理(5)),明显提高了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海藻高钾有机肥(处理(4))富含钾和海藻酸植物激素,施用后千粒重最高,但在低氮条件下,产量相比其他有机肥处理增长不大;单一中量元素钙肥(处理(3))叶绿素含量、产量和效益均与对照相差不大;鱼蛋白有机肥(处理(2))叶绿素含量与处理(1)和处理(5)无显著差异,但产量低于处理(1)和处理(5),且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叶面肥平衡施肥提高盐碱地有机水稻产量和品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4种改良方式对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为盐碱地稻田培肥提供合理可行的方法。【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稻田为供试对象,设置菌糠结合Al_2(SO_4)_3(Fd-As)、菌糠(Fd)、Al_2(SO_4)_3改良剂(As)、单施化肥(Cf)及池梗地无肥对照(Nf)5个处理,分析不同改良方式下盐碱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差异。【结果】在水稻栽植前,与Nf处理相比,Fd-As、Fd、As及Cf处理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TOC)含量均显著增加;然而在水稻收获后,与Nf处理相比,只有As及Cf处理的TOC含量显著增加。与水稻栽植前相比,水稻收获后Fd-As和Fd处理能明显促进TOC的矿化。历经水稻生长,4种改良方式均有助于水溶性物质(WSS)的消耗以及水浮物质(WFS)的积累。与水稻栽植前相比,水稻收获后Fd-As和Fd处理均能明显降低胡敏酸(HA)碱溶液的光密度(E4/E6)和色调系数(Δlg K),进而提升HA分子的缩合程度,使其品质提升;而As和Cf处理能使HA分子在结构上产生更多的脂族碳结构,使其品质降低。与水稻栽植前相比,水稻收获后Fd-As处理对于盐碱地稻田富里酸有机碳(C_(FA))向胡敏酸有机碳(C_(HA))的转化有促进作用,使C_(HA)/C_(FA)增加;而Fd和As处理却有利于C_(HA)的矿化并使其向C_(FA)转化,使C_(HA)/C_(FA)降低;Cf处理对C_(HA)/C_(FA)无明显影响。在水稻栽植前,与Nf处理相比,Fd-As和Fd处理盐碱地稻田胡敏素有机碳(C_(Hu))含量显著增加,而Cf处理却可使C_(Hu)含量显著降低,As处理的C_(Hu)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水稻收获后,Fd-As、Fd和As处理皆可促进C_(Hu)组分的分解,C_(Hu)含量均降低;然而Cf处理对于C_(Hu)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施用化肥基础上,菌糠及其与Al_2(SO_4)_3配施能够促进盐碱地稻田TOC的微生物矿化,同时使WFS含量明显增加,WSS在此过程有所消耗,C_(Hu)趋于降解,均有利于盐碱地腐殖化程度的提升,是改良盐碱地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也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愈发注重有机食品,有机水稻备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有机水稻具有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水稻的质量优质等特点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这也为有机水稻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在有机水稻生产环节上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就是杂草的控制,并合理运用绿色防治技术手段,做好有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实现监管联动,有机水稻生产产业还要依照有机生产技术流程,做好各个生产环节,才能确保有机水稻的生产质量,促进有机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2011,(4):F0004-F0004
吉林省润禾滩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落户长岭县,是专门从事盐改造开发及以培育抗盐碱水稻新品种为主的科技型民营公司,现已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8000多亩盐碱地改造工程,其中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6000亩。 润禾公司运用自己专有独特的盐碱地大面积快速改造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当年改造盐碱地就可变良田的奇迹。被评为松原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岭县农业龙头企业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磐石市具备生产绿色水稻和发展有机水稻的条件。至2011年已具有有机产地认证的生产面积达0.067公顷。在这几年的生产实践中,稻田除草始终是困扰有机水稻生产的难题。而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解决了此问题,为有机水稻提供了种植新方式,为该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有机水稻的种植栽培是未来水稻生产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有机农业中新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机农业以其健康、绿色的概念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捧,有机食品的流行也直接促进了有机水稻产业的发展,有机水稻的栽培关系着水稻的产出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栽培技术,结合水源、土地等条件不断栽培出优秀的有机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打盐碱地作为农业后备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种植水稻不仅是改良和利用苏打盐碱地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概述了近年来苏打盐碱地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栽培技术,讨论了当前和今后苏打盐碱地稻区的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热点及深入研究的问题,旨在为苏打盐碱地开发种稻能够科学、快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盐碱地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已经充分挖掘,由此,盐碱地得到了广大的关注,如何挖掘盐碱地的利用潜力、使其变成良田,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本文主要对盐碱地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北方水稻》由辽宁省农垦局主管、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以综合反映粳稻产业发展为主的水稻专业技术期刊。辟有稻业论坛、研究报告、试验简报、应用技术、分析预测、新品推介、经营方略、综合论述、国外水稻等栏目。集前瞻性、导向性、知识性于一体,是水稻科研人员,院校师生,水稻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管理等部门人员及水稻  相似文献   

17.
有机水稻的种植,是未来水稻种植产业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发现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为我国有机水稻种植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北方水稻》期刊由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以综合反映粳稻产业发展为主的水稻专业技术期刊。辟有稻业论坛、研究报告、应用技术、新品推介、综合论述等栏目。集前瞻性、导向性、知识性于一体,是水稻科研人员,院校师生,水稻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白银市沿黄水稻产区的自然资源与水稻生产概况及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技投入 ,加大研究力度 ;建立统一的繁、供种体系 ;引进耐盐抗旱新品种 ,开发利用盐碱地种稻 ;发展优质产品 ,创建地方名牌 ;培植龙头企业 ,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水稻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安市是典型的苏打型盐碱地,含盐量比较高,耕作比较困难。但是大安这块水土却孕育出了比较独特的水稻品质,米质略呈碱性,食味较好,富含糯性。随着大安及龙海两个灌区的深入开发、生产,土地面积、水稻产量都在扩大、提升,大型的生产经营型企业也随之而来,带动了水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