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谨玲  陈剑杰 《猪业科学》2003,20(10):64-66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文综述了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病原、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文综述了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病原、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病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猪的疫病,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另一类是普通病,包括内科、外科和产科疾病。在猪病中猪的疫病,尤其是传染病危害最为严重,往往大批发生,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甚至殃及全群,损失巨大。所以,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进行疫病预防与驱虫,以便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是防治猪病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猪口蹄疫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15个A类动物疾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的第一位,是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因此,掌握该病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一、流行病学猪口蹄疫具有发病快、危害大、传染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家畜中以牛最易感染,其次是猪。传染源包括隐形感染动物排泄物、发病动物排泄物及其口腔、蹄部水疱液。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为主,接触传播中的直接接触包括圈舍、牧场、集  相似文献   

5.
正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本病在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病的相关报道,成为导致猪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猪效益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作为一种寄生于红细胞的寄生虫性猪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本病的报道,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流行病学历史,至今,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本病的报道,危害着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传播途径有蚊虫等媒介叮咬血源性传播、猪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是一种对牲猪生产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一旦在猪场发生引起新生仔猪或哺乳仔猪突然发病,死亡率甚高;怀孕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死胎;成猪一般呈隐性经过,且疫源难以净化。同时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来源是带毒的猪和鼠类,很多动物发病都与接触猪有关,为了杜绝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对伪狂犬病预防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我国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贵州省养猪业得到迅速发展,猪蓝耳病一直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不同性别、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现状和产品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偶蹄类动物的重要传染病,由于其传播迅速危害巨大,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曾列为A类传染病,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对于该病的预防,在西方发达国家以检疫为主,一旦发病以封锁、隔离扑杀为主要预防手段;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多采用疫苗接种结合封锁、隔离和扑杀患病动物的预防措施。在我国对于该病的预防主要以强制免疫作为平时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病是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正确认识该病、了解其发病原理与临床症状,就可以从生产管理环节上控制甚至杜绝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以下是猪病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就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危害、预防途径及控制措施的实践经验总结,定会给众多养猪户杜绝该病发生,健康养好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都可感染发病.本文介绍了猪附红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生产过程中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导致死亡,危害严重。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全球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猴天花、西尼罗与埃博拉病毒,还有SA R S以及猪链球菌病在人与动物间肆虐传播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人畜共患病的预防,仅供参考。1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及其危害口蹄疫: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播快。牛、猪、羊等均易感染。人感染后轻者手脚生水泡,重者危及生命。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狗咬伤而感染。人群感染后如未进行免疫,发病率达15%~60%,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鼠疫: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30%~100%。人体感染后会…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家禽的传染病主要有禽流感、鸭瘟、鸡痘,这些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特别是高致病型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位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传染病。从禽类传染病发病季节看,一般发生在初冬或初春,抑制这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病前预防。1养殖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导致死亡,危害严重。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  相似文献   

15.
猪水泡病(Swine vesicular d isease,SVD)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口鼻腔粘膜、蹄部等出现水泡或溃烂为特征,与猪口蹄疫极其相似,常以流行形式发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因而其防治问题极受重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动物A类传染病。猪水泡病病毒(Swin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是偶蹄类动物的重要传染病,由于其传播迅速危害巨大,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曾列为A类传染病,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对于该病的预防,在西方发达国家以检疫为主,一旦发病以封锁、隔离扑杀为主要预防手段;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多采用疫苗接种结合封锁、隔离和扑杀患病动物的预防措施。在我国对于该病的预防主要以强制免疫作为平时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口蹄疫病(FMD)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多发生在5~11月温暖季节的猪链球菌病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并在猪、马、牛、羊、鸡、兔等多种动物中均有易感性,而猪最易发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也能感染人。链球菌不仅活在外界环境,也是人畜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常在菌,病猪和带菌猪及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及关节液,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死猪污染的环境和运输工具等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猪链球菌病在以往的临床上多以局部脓肿为主,败血症仅个别散发,剧烈程度和危害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台湾暴发猪口蹄疫给我们的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暴发猪口蹄疫给我们的启迪庄仁礼(大连动植物检疫局116001)口蹄疫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人亦可感染。世界各国对该病非常重视,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我国把口蹄疫列为进出境动物检疫对象A类传染病中的第一个病。口蹄疫可通...  相似文献   

20.
冠状病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其传播速度快,病程急骤,病症明显,给人类和畜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简述了冠状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探讨了冠状病毒感染禽类、猪、犬、犊牛等动物后所患传染性疾病的病症,传播特点以及病毒灭活方法等,这将为预防此类病提供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