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动物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龙 《动物医学进展》2021,42(5):101-1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小动物日益增多,动物园中观赏性小动物也在增多.小动物饲养数量的增长,导致小动物临床疾病数量的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从而小动物麻醉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动物麻醉技术迅速发展,相应的麻醉药物也逐渐更新,为此,对小动物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  相似文献   

2.
犬对麻醉药品的临床感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君艳 《警犬》2004,(8):36-37
麻醉药品的使用一直是临床兽医比较棘手的问题,选择理想的麻醉药和麻醉途径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小动物疾病诊疗的重要环节。麻醉分为吸入麻醉、非吸入麻醉和局部麻醉。目前适于小动物临床的主要是非吸入麻醉,并多借助于人用麻醉药品。犬对麻醉药品的感受性有品种差异,也因给药途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犬猫的注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作为一种动物保定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小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外科手术.麻醉分为吸入麻醉、非吸入(注射)麻醉和局部麻醉,目前适用于小动物临床的主要是非吸入麻醉.选择理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小动物诊疗的重要环节.论文介绍了犬猫注射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前准备,常用麻醉药物以及如何应用联合用药来取长补短对犬猫实施全身麻醉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人员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饲养小动物的数量急剧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报告,中国宠物狗的数量达到2740万只,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5530万)和巴西(3570万)。各类小动物疾病的发生随之增多,疾病呈现群发性、复杂性的发展趋势,肿瘤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病、老年病等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各地小动物医院的规模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疾病的诊断常有误诊、漏诊现象,因此临床诊断中需要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内科疾病的诊断也不例外。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小动物内科疾病诊断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从业人员对小动物内科疾病的诊断提供思路,提高其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犬、伴侣动物的饲养量也逐年增加,由此产生的外科疾病相应地多了起来。外科疾病的处置必须在麻醉的条件下进行,所以麻醉药的临床应用就变得更加重要了。麻醉是保证小动物术中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保证、调整或控制手术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术后迅速恢复健康,所以麻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氯丙嗪及846合剂是小动物外科手术及外科检查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麻醉药物.然而由于其药理机制的差异,在麻醉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也大不相同.为了比较上述3种药物在小动物临床上的麻醉效果,达到正确选用麻醉剂,顺利进行手术和保证人畜安全的目的,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技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外观影响小等优点,已经在人类医学领域迅速发展,但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相对局限.近几年,我国动物医学领域对此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一定的成绩.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各类犬(工作犬、狩猎犬、玩赏犬和肉用犬等)数量的急剧增加,犬病临床门诊量大幅增加,其中相当部分疾病需要进行内窥镜探查和手术治疗,因此内窥镜技术在犬病临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国内外内窥镜及其技术在犬病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该技术在我国小动物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内窥镜技术在犬病临床中的诊断与治疗拓宽思路,从而为小动物临床疾病诊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麻醉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玉珠  王洪斌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6):I0006-I000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动物养殖规模、数量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动物疾病的增多和临床病例的增加。然而,无论在动物疾病诊断、治疗、人工繁育、运输以及试验处置过程中都需要妥善的麻醉。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方法使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疾病的治疗。麻醉是一种人为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暂时性的,并且是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手段或药物在体内被颉颃、代谢或排除后即可复苏。动物麻醉是保证术中动物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保证、调整或控制手术动物的各种生…  相似文献   

9.
在小动物门诊中 ,手术治疗占有一定比例。常见手术有犬、猫助产手术 ,去势手术 ,疝气修补手术 ,创伤处理手术。大多数小动物手术后经适当治疗及护理均能达到预期效果 ,手术创达第一期愈合 ,但也有极少数动物手术后 ,由于护理不当或受其他各种潜在因素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并发性疾病。虽然发病动物为少数 ,但也不能忽视。现将 1988~ 1998年期间临床上遇到的几种并发性疾病列举如下 ,供讨论及参考。1 手术局部感染多发生于犬猫助产手术和创伤治疗手术 ,其次是猫去势手术。1 .1 临床症状多发生于手术后 5~ 7d,创口裂开及缝线断裂 ,术部及周围…  相似文献   

10.
《养犬》2015,(2)
临床上小动物疾病复杂多样化,需要临床医师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西医擅长辨病,中医擅长辨证,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诊疗方法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文章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上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动物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尹波  尹锐 《吉林畜牧兽医》2010,31(11):50-50,52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犬的品种和数量也不断增多,临床上各种疾病也不断出现,尤其以前临床不多见的疾病也随之出现。近几年来,临床遇有几例母犬子宫脱出病例,通过手术整复都顺利完成并获得痊愈。现将一典型病例的治疗经过报告如下。德惠市一农户,饲养一只牧羊犬,年龄7岁,营养中下等,产仔9只死亡1只,产后发生子宫脱  相似文献   

12.
小动物疾病诊治是研究犬、猫等各种小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之一。该课程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动物医学临床课程。目前,各高校在教学环节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小动物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13.
表面麻醉是小动物临床眼科常用的检查和眼科疾病治疗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表面麻醉是将表面麻醉剂直接滴入结膜囊以麻醉角膜及结膜等眼表纤维组织结构,最终阻断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而达到局部区域暂时丧失感觉的目的。常用的表面麻醉剂主要有丁卡因、利多卡因、奥布卡因等。临床上表面麻醉通常配合全身麻醉,以期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在安全性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可以有效避免其他麻醉方法引起的并发症,进一步提升手术的麻醉效果,为手术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但由于表面麻醉方式本身的缺陷,加之使用不当,以及表面麻醉剂的毒性作用等造成表面麻醉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格按规程施行操作,控制和高效利用麻醉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监测、提高医师素质,注意毒、麻药品保管等措施,可减少或避免表面麻醉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犬气管萎陷,是一种由于气管软骨的松弛和变平而导致气管腔狭窄或阻塞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但在小动物临床上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小动物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基础知识的提高,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对本病的了解也日益深入,但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仍不完备。在此,将临床所见2例犬气管萎陷病史、临床特征及一般诊治加以描述,并重点讨论了有关本病发病规律、病理发生及国外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先进技术,以飨广大兽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小动物外科病例在临床中常见,现就各种临床常见小动物外科病例诊治方法提供同行共同研讨。1.小动物的麻醉1.1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小动物麻醉药为速眠新一846合剂(复合麻醉剂),一般注射后5分钟左右即可逐渐进入麻醉状态,大部分在注射后3分钟左右可出现呕吐现象,此为肌注后的正常现象,不必加以处理。一般麻醉时间可维持45min至lh,如手术或处理未完成可再注射1/2药量,维持和延长麻醉时间以保证手术完成。麻醉解除后即可自行起立,但部分小动物苏醒后其后作用时间较长,四肢发软、继续卧睡l~Zh方能完全苏醒,大部分用量正确的小动…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是细胞治疗的潜力平台,在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已经得到临床应用。同样,兽医临床也尝试运用干细胞技术治疗马骨关节炎、肌腱炎、蹄叶炎等疾病。目前,在治疗上述疾病时关于使用干细胞种类、数量、次数、运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另外,就如何解决免疫安全性、干细胞数量不足等问题也需要技术上的突破。为此,综述干细胞在治疗马软组织疾病时使用干细胞的类型、治疗方法及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1术前麻醉 在对小动物进行手术之前,应进行细致、耐心的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麻醉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做好术前麻醉的流程应经过细致的核实,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近年犬猫的皮肤肿瘤在小动物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成为犬猫主要疾病之一,作者将临床诊疗中收集到的26例犬皮肤肿瘤组织通过病理切片以及术后追访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希望为小动物临床疾病诊疗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前,动物园饲养观赏鸟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家养笼鸟方兴未艾,兽医工作者经常要对各种病鸟投药、作外科处理、施行各种麻醉。治疗个体较小的鸟类,制动与麻醉技术较一般诊疗技术更为重要,为此,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麻醉前的估计对每只将要手术或麻醉的病鸟,必需进行麻醉前的检查,以便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的选择,可能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例如鸟的年龄、个体大小,体况,同时存在的疾病等,外科疾病的严重性程度,将要进行手术的程序、程度和预期的时间等等。当可用药物治疗疾病与外科疾病同时并存时,麻醉应延迟到药物治疗的疾病复  相似文献   

20.
麻醉药是指能使动物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麻醉药的应用也是减少动物疼痛,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根据麻醉药作用范围可将其分为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及局部麻醉药根据其作用特点和给药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非吸入性麻醉药。笔者在多年的小动物临床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常用麻醉药的药效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供兽医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