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是我国古老栽培作物之一,在棉花栽培方面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整枝技术早在13世纪时,古农书“农桑辑要”就记载着“苗高2尺以上,打去冲天心,劈枝长半尺亦打去,叶叶不空,开花结买”。以后到19世纪“种棉实验说”中谈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棉花播种保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惠民 《农业考古》1991,(1):325-326,333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国家之一。植棉历史悠久,对植棉技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本文就棉花的播种保苗技术,考证如下。一、播种期棉花的播种期,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而定。我国古农书中,对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有不同的记载。据较早的宋代(1084年)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中,对长江以南地区,棉花播种“以春二、三月(农历)之晦,下子种之”。在元代(1286年)孟棋等人撰《农桑辑要》中有:“至谷雨前后,拣好天气下种”。元代(1314年)鲁明善撰《农桑撮要》中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棉花整枝技术,我国远在二百多年以前,明朝徐光启所著农政全書中即有記載云:“苗高二尺,打去冲天心者,令旁生枝,則子繁也。旁枝尺半,亦打去心者,勿令交枝相揉,伤花实也。摘时视苗迟早,早者大署前后摘,迟者立秋摘,秋后势定勿摘矣,摘亦不复生枝。”至1920年左右,河北正定第一棉作試驗場和北京第四棉作試驗場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4.
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文字有帛书与简牍两种,这里主要介绍简(竹片)牍(木片)文字。简牍有两种,一是《遣册》,即随葬物清单,内容包括许多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另一种是方技书“养生方”,内容包括《十向》、《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和《杂禁方》。因为与农业关系不大,故从略。《遣册》共两卷,一卷出自一号汉墓。三百一十二支,全部是竹简,简长二七·七五厘米,约合汉尺一尺二寸,宽零点七厘米,合汉尺三分。简文二千零六十三字,每简小则二字,多则二十五字不等;另一卷系三号汉墓出土,共四百一十支,二千六百二十二字,内有  相似文献   

5.
古代“嫁树”是普遍被应用的一种技术措施。《齐民要术》卷4《种枣》篇载:“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原注:“不斧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唐·韩鄂撰《四时纂要》载:“元日日未出时,以斧斑驳椎斫果木等树,则子繁而不落,谓之‘嫁树’。”明·俞宗本著的《种树书》(公元1379年)载:“辰斧驳斫树,则结子不落。”清·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撰《泉州府志》(公元1870年)载:“(芒果树)实时必以斧乱砍其株,不然则  相似文献   

6.
河北植棉小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河北省植棉历史河北省植棉历史较久,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到了十三世纪中期以后,有了广泛的发展。据陶宗仪所记载:“鞑靼人迹陟中土,而木棉始移我国,闽、广、关陕首得其利。”据较早的文献记载,河北省晋县的棉籽,在十四世纪中期传入朝鲜庆尚南道山清郡。据《海东史》:“海东国(朝鲜——笔者)之木棉,商丽恭愍王(1352年即位)时,正言文益渐,奉使入元,及还得种归逐大蓄衍,摘花取籽,缲丝织布,今为土产。”到了十四世纪末期河北省的棉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太祖(1368—1399年)曾下令规定:“凡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到了十七世纪初期,河北省棉花生  相似文献   

7.
序言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代农书对农业科技和经验,多有专著论述。其中,如后魏贾思绍撰写的《齐民要术》,凡92篇,是我国古农书中较早的一部。相传《本草经》为神农所作,后经考证实始于后魏,载药365味。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扩为52卷。唐代陆羽著《茶经》,计3篇,对茶的起源、种茶制茶方法和茶具记载非常详细。元代以《齐民要术》为兰本,编成《农桑辑要》,共7卷,包括10J’1。明代王象晋撰《群芳谱》,计30卷,清代扩为《广群芳谱》,计ito卷,较为详细。明代徐光启撰《农政全书》,计60卷,更为详备。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  相似文献   

8.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粳条下载有“粳谷奴”一药,时珍自注:“谷穗煤黑者。”此药主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立效。”“粳谷奴”一名,不见于古代其它本草或植物学著作,此为何物,未详。赵腾芳同志《黑糯稻的考察和研究》一文(载《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认为指“黑糯。”董国堃同志撰《对“粳谷奴就是黑糯稻”的质疑》一文(载《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提出异议,认为此物“一是指谷穗煤黑者,为粳谷奴也;二是指此煤黑者可入药,能治走马喉痹(即白喉)”。(按:着重点原文所加)上述二说,笔者均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主编部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 主编及主要撰搞人 农业出版社 1995《中国农业通史·原始农业卷》 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出版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农史分支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专著部分《稻作史论集》 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中国稻作史》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农史研究文集》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参编部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 梁家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9《中国稻作学》 第一章 《中国稻作的历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四时纂要》是我国古代著名农书,唐韩鄂撰,月令体。原书在我国早已散佚。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朝鲜重刻的《四时纂要》。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农史专家缪启愉整理的《四时纂要校释》。《四时纂要》是作者韩鄂“编阅农书,搜罗杂诀”编撰而成,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所谓的“事出千门”之说(1)。此书既是唐五代农业科技的真实记录,也是唐五代农人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普通农人的“农家历”(2),是农家的“实用全书”(3)。《四时纂要》的农业科技史史料价值已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它的农村社会史史料价值还没有引起学术界…  相似文献   

11.
朱德熙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文集》(以下简称《文集》,1999年9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出版,对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集》共5卷,收入4部专著和90余篇论文,囊括了朱先生毕生研究的主要成果,备受学者的青睐。遗憾的是,《文集》在编辑方面却存有个别疏忽和失误。下面就这些疏失谈点浅见。《文集》第4卷中有一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里没有命题作文,听说  相似文献   

12.
宋人《蚕织图》长卷,绢本,线描,淡彩,长513厘米,高27.5厘米。据卷尾跋语和文献考证,此卷为南宋高宗初年翰林图画院的摹本。原本是南宋建炎初年临安於潜令楼(王寿)进献给宋高宗的。楼(王寿)所进的图卷是耕织两部分。耕图部分共绘二十一图,织图共绘二十四图,每图皆系五言八句诗一章。原图已不知去向,只在《宋史·艺文志》卷四有一笔记载:“楼(王寿)耕织图一卷”。现存的翰林图画院织图摹本题签为《宋人蚕织图》。描写的是南宋初年浙东一带蚕织户由“腊月浴蚕”开始到“织帛下机”为止,共二十四段,无题诗,但每段画面下有宋高宗吴皇后楷书题写的标题。有的标题下或旁注以小字,补充或阐释画面内容。卷后元初人郑子有跋语记载此摹本曾制版,可能是准备印发各州县的。  相似文献   

13.
丛 (音c幃ng ;潮音“层”) ,别写“木丛 ” ,简化“丛”。《尔雅·释木第十四》载 :“灌木 :丛木。”注 :“灌木曰丛。”枞 (音c嵀ng ;潮音“宗”) ,简化“枞”。《尔雅·释木第十四》载 :“枞 ,松叶柏身。”枞是常绿乔木 ,叶如松 ,干如柏 ,木材轻软 ,可供建筑造纸之用。上述引文说明 ,“丛”、“枞”有别 ,而且非常明显。可见“凤凰单丛”绝不能写成“凤凰单枞”。但现在出版的书刊 ,多有误成“凤凰单枞”者 ,举要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 988年 1 2月版第 1 90页 ) ,舒玉杰《茶文化今古大观》(北京出版社 1 996年…  相似文献   

14.
朱玉国(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麦盖提 844600)多年来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一直采用“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原种,国家于1982年颁布了至今为止唯一的GB242 82棉花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源于原苏联的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为棉花原种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这个方法工作量大、繁殖系数小、原种生产周期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不适应棉花品种频繁更换形势。1997年起,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先后又应用了“自交混繁法”、“简易二圃法”等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应用中,发现用“自交混繁法”生产棉花原种选自交铃数量少,自交需人工多、脱落率高、淘汰率高、保种圃面积小、原种生产周期长;而应用“简易二圃法”生产棉花原种,省工省事、能及时的为棉花生产提供足量、优质棉种,适应当前棉花品种频繁更换的形势。1 不同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麦盖提县的应用麦盖提县自1975年应用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技术,到1980年底完成了108 夫的“三圃”配套、二田对口工作,到1985年实现了年年用108 夫原种三代更新大田种子,其纯度由原来的54%提高到了87%,198...  相似文献   

15.
王郁风 《农业考古》2006,(5):226-228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晚年应约撰成《茶经述评》一书,于1987年5月出版发行,1988年8月第二次印刷,两次共印4600本,早已告罄。由于首版还是铅字印刷,受条件限制,书中图片模糊不清,吴老很不满意。该书出版距今(2004)已过17年。茶界公认《茶经述评》内容质量较高,深受海内外有关人士欢迎,视作经典之作。经“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决定,趁吴老诞生108周年,纪念“茶寿”和“吴觉农纪念馆”在上海建成开幕之际,对《茶经述评》修订再版,称为第二版。经过一年工作,已由农业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第二版订正一些漏校字,更换…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4月15日,中国上海出版了一份茶叶刊物——《茶报》,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本茶叶刊物。《茶报》名称是"报",其实应该是杂志。杂志(Magazine)是指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而《茶报》在封面上就清晰地标明第一卷第一期;同时,《茶报》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棉花壮苗问题,曾在拙作《论棉花壮苗》(《中国农业科学》1962年10期)一文中,作了初步论述。这里再就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壮苗关键问题作如下的讨论。 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壮苗关键,可分为“提苗”、“发棵”、“防早衰、秋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1936年)至2004年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学报》解放前共出版18期,刊登论文181篇,1956~2004年(1961~1977年停刊)共出版32卷169期,刊登论文3 737篇;现有的卷期次自1956年算起,刊发的所有论文中,农业科学类论文有2 695篇,占论文总数的68.79%;随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门类的完善和教科人员的发展壮大,《学报》刊载论文的学科类别由创刊的4类扩展到28类;《学报》载文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特色和《学报》的办刊宗旨。对《学报》刊文学科类别消长变化的分析发现,随学校院系设置及专门研究室、实验中心的增加,学校研究领域的拓展变化与刊载论文学科类别、数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农业科学类论文比例由创刊初期的91.23%下降到目前的62.92%,但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数理统计与有机化学类论文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以生物化学类论文的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侯外庐是我国新史学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毕生潜心于中国史学,在史学领域中实践着其“韧的追求”,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史学实践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历史科学体系。他的成就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习译《资本论》;在社会史领域勇于探索,积极探寻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撰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两部论著;在思想史领域不懈追求,呕心沥血,撰成“平生心力所瘁”的《中国思想通史》;晚年全面概括、总结自己的治学理论、方法和原则,用以启迪、引导后人。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71年省棉花座谈会的精神,今年我们进行了棉花一万二千株的密植栽培试验,初步摸索了高密度栽培的某些特点。现将试验结果和对高度密度栽培丰产的初步认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试验地面积为1.14亩,前作为大麦。棉花品种为鄂光棉。4月15日麦林直播,宽窄行种植,宽行1.8尺,窄行8寸,株距3寸(厢宽9尺,每厢种植六行),实有密度每亩12133株。3月16日在大麦行间撒施土杂肥每亩100担作棉花基肥。播种时每亩用“五四○六”菌肥150斤为盖子肥。苗期(5月16日)每亩施用清水粪12担,蕾铃期施尿素作追肥,其中蕾期(6月9日、7月4日)共3.2斤/亩,花期(7月11日、7月19日)共6.4斤/亩,铃期(8月1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