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环唑与咪鲜胺混剂抑制稻瘟病菌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活体稻苗上进行复配药剂筛选,发现三环唑∶咪鲜胺(4∶1)的复配剂的协同作用率为2.28,表现为增效作用。该混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孢子的产生,EC50值分别为0.236、0.346μg.ml-1。混剂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的防效分别为82.3%和46.5%。混剂结合三环唑与咪鲜胺两者的优点,药剂持效期为7~10d,对于叶片有伤口的稻苗也有防效,且耐雨水冲刷。  相似文献   

2.
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稻瘟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300~450g/hm^2对叶瘟防效为82,72%~90.78%,对穗瘟的防效为69.98%~92.29%。相同浓度下,75%三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穗瘟的防效优于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30%己唑醇SC、12.5%烯唑醇WP、50%多菌灵WP+30%爱苗、50%多菌灵WP +30%己唑醇SC、30%戊唑·多菌灵SC等7种单、混剂进行了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高于单剂;50%多菌灵WP +30%己唑醇SC、30%戊唑·多菌灵SC、50%多菌灵WP +30%爱苗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较好均在70%以上,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湄潭县防治稻瘟病的药剂,本试验进行三环唑、多菌灵等几种药剂交替使用及单独施用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结果表明三环唑、多菌灵、稻瘟灵、春雷霉素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稻瘟灵乳油1500g/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水稻后期病害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三环唑375 g/hm2和15%丙环唑.井冈600 g/hm2+75%三环唑750 g/hm2对水稻安全,在赣榆地区直播连粳七号上应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300 g/hm2防治水稻后期纹枯病、穗颈瘟等病害效果明显,15%丙环唑.井冈600g/hm2防效次之。增产效果以75%肟菌.戊唑醇225g/hm2好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g/hm2+75%三环唑375 g/hm2。  相似文献   

6.
康力 《甘肃农业》2016,(3):45-47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在生产上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筛选对稻瘟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用六种防治稻瘟菌病害的主要化学药剂:多菌灵、三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嘧菌酯、稻瘟灵做为研究对象。对两株稻瘟菌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对稻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平均EC50值为0.0520μg/ml,稻瘟灵、咪鲜胺、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三环唑的抑菌效果依次降低。嘧菌酯对于水稻的稻瘟病来说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的五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试验25%烯肟·三环唑SC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喷施25%烯肟·三环唑SC1500mL/hm~2,对水稻穗颈瘟有较好的防效,能够控制穗颈瘟的蔓延,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稻瘟灵与福美双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筛选防治稻瘟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稻瘟灵、福美双及其7种配比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稻瘟灵与福美双配比为2:1的混合物对抑制菌丝生长增效最为明显,增效系数为2.2143。在田间药效试验中,45%稻瘟灵·福美双SC 1500 g/hm~2对稻瘟病防效为86.60%,高于常规药剂三环唑和稻瘟灵,并且对水稻生长安全。45%稻瘟灵·福美双SC 1500 g/hm~2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开发为稻瘟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彭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49-150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是当前水稻生育中后期的主要病害,对其进行兼治的复配制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复混剂2号、3号、5号、6号防治水稻穗颈瘟和纹枯病的平均防效相近,防效为82.76%-84.58%,其中以4号、5号最高达84%以上。综合分析以5号配方最好,防效高、成本低,可以将复混剂5号定为企业配方,即每hm2用药量为75%三环唑420g(有效成分315g) 25%三唑酮480g(有效成分120g),有效成分比为三环唑:三唑酮=2.6:1。  相似文献   

10.
40%灭菌净增效作用与抗性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灭菌净是以有机硫、咪唑类农药、添加助剂复配而成的新型杀菌剂。福美双、多菌灵在PSA培养基上测得对稻恶苗病菌EL50分别为2.437μg/mL,4.6μg/mL;配成混剂后的EL50为0.266μg/mL,SR为1.891,证实混剂有明显增效作用,配比科学合理。同时,经浙江、江西多点小区和大田试验,用300-500倍液浸种对水稻种传病害防效显,喷雾对蔬菜灰霉病、猝倒病、辣椒疫病、葡萄黑痘病、西瓜枯萎病等防效可达70%-90%,明显优于单剂防效。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综合3年的气象数据探究褐变穗的发病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稻瘟酰胺和丙硫唑的处理对褐变穗的防效最好,但稻瘟酰胺的药效持效性不佳;喷施稻瘟酰胺的处理对纹枯病防效最好;对鞘腐病的防效,喷施多菌灵的处理最好,其次是喷施丙硫唑的处理。综合3年的气象数据分析褐变穗发病规律,得出平均日照越短、降水量越大、平均气温越低,褐变穗的发病情况越重。  相似文献   

12.
1983年,采用十种药剂(含不同剂型),进行防治穗稻瘟的田间试验,结果列如表1.由此看出:防治稻瘟病的常规药剂,如稻瘟酞、异稻瘟净、多菌灵等施用一次的防病效果在50%左右,高效农药 克瘟散、富士1号、三环唑防病效果在58.7~79.0%.施用两次的防病效果提高5~10%.三环唑比常用药50%WP多菌灵防效提高29%以上.  相似文献   

13.
陈小兵  王述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24-224,210
本文就50%多菌灵·硫磺水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每hm2用多菌灵·硫磺水悬浮剂1440g,在水稻破口初期用药1次,对水稻穗颈瘟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65%左右,与单用40%多茵灵水悬浮剂的防效相当,对水稻穗颈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作为防治水稻穗颈瘟药剂品种之一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且用药剂量不宜低于1440g/hm2.  相似文献   

14.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梨树黑星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梨树安全,其中对果实病菌防效略高于对叶部病菌防效,其6000倍液、7000倍液处理防效均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且显著性差异较明显。推荐使用剂量为6000~7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积极探索稻瘟酰胺等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并为稻瘟酰胺等药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环唑、井烯三环唑、甲硫成唑醇、稻瘟酰胺等药剂对水稻穗颈瘟均有一定的防效,但在2014年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要注意加大用药量,并考虑用药2次,其中每667 m~2用20%三环唑100g、20%井烯·三环唑150g对水30 kg常规手动喷雾,在水稻破口5%时第1次用药,隔5-7 d再次用药,其防病效果可达95%左右。同时,防治水稻穗颈瘟应大力提倡低容量细喷雾或弥雾机喷雾,这样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防病效果好。此外,还要适期用药,避免错过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三甲苯草酮水分散粒剂与吡氟酰草胺悬浮剂或唑嘧·双氟桶混使用对稻茬麦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效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0%三甲苯草酮水分散粒剂125 g/667 m~2与6%唑嘧·双氟悬浮剂20 mL/667 m~2桶混使用对对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及总草的防效高于90%,对日本看麦娘和总草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对猪殃殃的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40%三甲苯草酮水分散粒剂100、125、250 g/667 m~2与500 g/L吡氟酰草胺悬浮剂30 mL/667 m~2或6%唑嘧·双氟悬浮剂20 mL/667 m~2桶混使用处理,小麦的理论产量与人工除草、对照药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7.
淮安市水稻稻瘟病重发的特点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年来淮安市稻瘟病(主要是穗瘟)持续重发的原因。提出对穗瘟的化学药剂防治的建议:防治适期前移,重点抓好破口前5~7 d的防治;与稻曲病、纹枯病结合防治;还可根据"两迁"害虫、螟虫防治需要,结合起来打防治"总体战",达到"一喷多防""一功多效";药种上建议采用三环唑+戊唑·嘧菌酯(或苯甲·丙环唑)混用配方。  相似文献   

18.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梨树黑星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梨树安全,其中对果实病菌防效略高于对叶部病菌防效,其6 000倍液、7 000倍液处理防效均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且显著性差异较明显.推荐使用剂量为6 000~7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在夏伐后喷淋2次,对"桑瘟"有较好的防效与持效性,药后30~65 d株防效达91%左右,而77%氢氧化铜700倍液,药后30~40 d株防效为92%,药后50~65 d株防效下降到67%,持效性不如3%中生菌素。其次为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药后30~65 d的株防效分别为83%~71%、66%~79%。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氰氨化钙颗粒剂等处理对"桑瘟"的株防效均在67%以下。对"桑瘟"的药剂防控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夏伐后适时处理2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且对蚕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6种杀菌剂防治剑麻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防治剑麻茎腐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效达60%以上;其次是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和7.5%氟环唑乳油,防效均为57.3%;而40%五硝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甲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防效低于4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交替使用防治剑麻茎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