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北京山区油松定期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固定生长率法和可变生长率法建立的单木直径年生长量模型和年存活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可变生长率法建立的直径生长模型中,平均偏差(-0.005 9)、平均绝对偏差(0.779 1)、均方根误差(1.0384)分别比固定生长率法的平均偏差(0.097 5)、平均绝对偏差(0.9200)、均方根误差(1.198 3)小,而且其决定系数(0.949 3)也高于固定生长率法的决定系数(0.917 8);在单木存活率模型中,可变生长率法的平均偏差(8.59E-7)、平均绝对偏差(0.088 4)、均方根误差(0.211 7)也分别比固定生长率法的平均偏差(0.002 7)、平均绝对偏差(0.091 1).、均方根误差(0.212 1)小,并且其对数似然值(-4 137.240 0)也比固定生长率法的对数似然值(-4 230.320 0)大.因此,利用可变生长率法建立的单木生长模型预测精度比利用固定生长率法建立的单木生长模型预测精度高,因为前者考虑了林分因子(林分断面积,林分优势高)和单木因子在生长期间的变化引起的单木直径年生长量及存活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林分或样地的立木材积偏差很大,而直接利用二元立木材积表,则野外实测树高的工作量又太大。本研究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直接用于林分或样地立木材积估计的方法,其估计精度可达到接近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研究提出的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结构通式为:RHi=。  相似文献   

3.
杉木人工林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林分年龄、地位指数SI、林分密度指数SDI为输入变量 ,从模型间的相容性出发 ,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着重探讨了用Richards方程构造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时 ,有关参数与SI和SDI的关系 ,分析了SDI的变化规律 ,采用名义年龄法建立了SDI的动态预估模型 ,最后 ,给出了应用可变密度的全林分模型模拟林分自然生长过程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可变生长截距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帝山林区8个林场的油松天然林中选取69株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XLSTEM和SYSTAT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充分考虑达到胸高的年龄在立地指数模型中的意义,确定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引入生长截距和可变生长截距的概念,分析林分优势木达到胸高的年龄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建立关帝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的可变生长截距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地区油松天然林立地指数基准年龄可确定为胸高年龄35年,实际总年龄约为42~45年;2)油松天然林达到胸高的年龄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不密切;3)本研究建立的油松天然林可变生长截距模型准确、可靠,能对胸高年龄为3~35年的油松天然林进行准确地立地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可变参数相对树曲线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期邦  曾伟生 《林业科学》1997,33(3):202-211
用我国现行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林分或样地的立木材积偏差很大,而直接利用二元木材积表,则野外实测树高的工作量又太大。本研究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直接用于林分或样地立木材积估计的方法,其 估计精度可达到接近实测树高曲线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丰桉一年四季生长,没有明显年轮的特征,难以对单株木进行树干解析确定林木生长量。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固定标准地连续定期监测数据的情况下,采取临时标准地年龄序列的调查方法,选用适当模型结构,再通过引进可变参数改进生长模型,建立以年龄、胸径为基础的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并编制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经检验,方法可行,预估精度满足林业数表建模要求,可应用于速丰桉林材积生长量的预估。  相似文献   

7.
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权重确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组合预测方法以提高林分断面积预测的精度及2类模型(林分水平模型和单木水平模型)预测林分断面积的兼容性。组合预测法能够充分利用各单个模型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而单个模型权重的选取对提高组合预测法的精度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北京山区油松连续清查数据,利用误差平方和法、方差协方差法和最优加权法确定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同时利用最优加权法所建立的林分断面积组合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最高,方差协方差法次之,误差平方和法预测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贝叶斯法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西杉木人工林为例,以Korf型、Richards型和Hossfeld型3种模型为基础,通过广义代数差分法(GADA)分别建立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以Richards型为基础的杉木林分断面积预测精度最高,以Richards型模型为最优模型,分别基于贝叶斯法和传统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发现,利用贝叶斯法估计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预测精度相当且预测值的可靠性比传统法好。  相似文献   

9.
林分生长与产量模型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阐述了影响林分生长和产量的 5个因子 ,即立地指数、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生境类型和林分结构。介绍了林分水平、径级水平和单株木水平的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的一些代表性模型系统。还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生长和死亡模型。林木和林分是两级不同水平的生态系统。作者提出了建立以生态系统特性 (如系统的整体性、同时性、组成成分间交叉相关性等 )为基础的系统化模型。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系统 ,用 3阶段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参数 ,可望提高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的真实性和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麻池背油松天然林林分生长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历年调查资料,对麻池背油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林分的植物种类丰富;直径、树高、林龄等林分结构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和多峰状分布;近熟林的林分蓄积生长率为0.82%,材积生长量69年生时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油松形状比值偏高,林木自然稀疏强烈,枯损率达32.7%,其中小径木占86.3%,病虫害感染枯死木占29.4%.油松天然更新不良,辽东栎不能成为更新树种,林下有青木杄、落叶松幼树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