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春延,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党委副书记、林业高级工程师、2008年“河北十大杰出青年”。1991年,刘春延大学毕业后到塞罕坝参加工作。18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寒冷、艰苦的塞外高原,自强不息,发奋工作,为把塞罕坝建设成“华北绿色明珠”,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相似文献   

2.
鸢尾属植物为鸢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60种,河北6种2变种,塞罕坝2种2变种,该文对塞罕坝鸢尾属植物资源的种类、生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阐述塞罕坝鸢尾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2月5日,“塞罕坝杯”河北绿化十大新闻人物揭晓。这十大新闻人物只有三名来自于林业部门,其它七名来自于林业行业外。河北省十大绿化新闻人物的评选,宣传力度之大、公众参与程度之高,体现出全社会对于生态建设的渴望和关注程度,有利于加快国土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赵一德等一同参观考察2018年7月19日上午,在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行期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率领与会代表到塞罕坝展览馆参观考察,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接受塞罕坝精神再教育。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50年来,几代务林人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在昔日的荒原上建成了一道为首都阻沙源、为辽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6.
王龙 《河北林业》2010,(3):F0002-F0002
6月4日至6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一行深入我省塞罕坝万顷林海、千层板林场七星湖湿地公园、二道河口木兰秋猕文化园、尚海纪念林、塞罕坝展览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开发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繁荣公园经济,满足游客观赏、娱乐的需要,按照《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设计要求,在野生花卉培育示范基地原有经营管理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建立林业科技园区,利用驯化、引种、育种等手段,将选出的有开发潜力、市场需求量大的干枝梅、金莲花、唐松草、毛莨、圆枝卷柏、石竹、梅花草等多种野生花卉就地驯化、加工成千燥花,使其不失“野味”,又提高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亚春  林树国 《河北林业》2013,(10):F0004-F0004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体系。近几年来,塞罕坝通过举办全国作家、书画家笔会,金秋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书画”为桥梁,借助名人效应,深入挖掘塞罕坝森林文化、湿地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孙阁  王琳  王龙 《河北林业》2008,(6):F0002-F0002
12月5日,由省文明办、省绿委办和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的“塞罕坝杯”;河北绿化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付志方,省人大副主任黄荣,省政协副主席赵文鹤等领导出席颁奖晚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宣部授予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对塞罕坝三代务林人艰苦创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为了铭记“时代楷模”这一崇高荣誉,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5月27日至29日,塞罕坝林场组织总场机关、森林公安分局、电讯管理站、市政管理站、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N-"期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与措施,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点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南省级升格为国家级。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自1962年建场以来,两代人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克服了人类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塞外高原上建起了一道为首都阻沙源、为天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拥有森林110万亩,森林覆盖率78%,林木总蓄积达800万立方米。正是“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在这场人类遵循自然规律成功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40多年的实践中,孕育、形成、提炼出来的。当前,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新形势下,弘扬塞罕坝精神对培育河北务林人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塞罕坝陆生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保护张向忠,胡永富,侯建华(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068466)(河北农大林学院,保定071000)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带,高原、山地兼备,森林、草原并存,区域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一个特殊...  相似文献   

15.
林苑短波     
<正>塞罕坝系列图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8月24日上午,以弘扬塞罕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纪实文学—《中国塞罕坝》及大型画册《碧海丹心—记塞罕坝机械林场》新书发布会,在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中国塞罕坝》由河北美术出版社策划,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编写。该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真实生动  相似文献   

16.
首先肯定了落叶松是一个优良的用材林树种,特别是建国以来,在塞罕坝林区内,所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保存面积5×104万hm2,在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为最集中连片的用材林基地,并对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及增加林业主副产品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指出按可持续发展理论衡量,塞罕坝林区大面积高密度落叶松人工纯林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弊端病虫害防治困难;森林防火困难;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林内太阳辐射严重受影响;林间地被植物减少.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对塞罕坝林区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改造方略.  相似文献   

17.
姚凯 《中国林业》2012,(9):27-27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已经成为该行业的“新宠”。森林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主体,是壮丽山河的精华,是呵护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观的升级,森林旅游已成为消费热点。特殊的地形地貌、茫茫林海、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构成了河北塞罕坝壮美的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18.
从塞罕坝回来,脑海中就再也挥不去那一片绿色的山川,言谈话语中,总是不自觉地围绕着“塞罕坝”这三个字。“塞罕坝是什么?”儿子问。“塞罕坝是一个伟大的地方。”我回答。“伟大?为什么?”“因为那里的人,是真正做了一辈子好事。”不真正走进塞罕坝,就不会真正懂得她。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零下1.4℃,年均无霜期仅72天。在这样百万亩地表条件和自然条件都非常恶劣的荒凉山地上,务林人全凭着双手在这里栽满了树,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柳江盆地保护区)珍藏着丰富且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享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美誉,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地质教学实习基地。近年来,保护区立足野外教学实践资源优势,加大了地学自然教育工作力度,自然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区先后获得“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及“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科普荣誉,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河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做出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到7月底,全省完成营造林703万亩,占全年计划的76.7%,是近年来我省造林任务完成最多、进展最快、效果最好的一年。主要做法是:一、高位推动张建龙局长和国家林草局十分关心河北林业工作,多次调研、指导河北林业生态建设。省委、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