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调查研究了2010年度农八师石河子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分娩产犊后胎衣不下发病情况,共确诊胎衣不下奶牛393头,发病率平均为17.83%;并对发病奶牛的发病季节、年龄、胎次、分娩情况进行了统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实验室检测对胎衣不下奶牛血清V_A、V_E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不仅与季节、年龄、胎次、分娩异常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奶牛机体维生素A、E的代谢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调查了合肥市某牧场269头奶牛的分娩情况,其中胎衣不下奶牛26例,发病率为9.67%.结合该奶牛场的实际情况,并调查了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与胎次、犊牛初生重、妊娠时间和异常分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围产期营养代谢紊乱、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机体免疫状态失调等关系密切。文章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症是指奶牛生产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内从阴道脱落的疾病,该疾病严重威胁奶牛的身体状况及其再次生育的能力。本文详述了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症状,并给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情况,为奶牛胎衣不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于2012年4月~2013年11月,对郑州市不同奶牛场800头奶牛进行了胎衣不下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被检的不同奶牛场800份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38%,各场阳性率变化幅度在0~16.25%之间。结果表明:郑州市胎衣不下的感染普遍存在,且发病率较高,尤以4~6岁的奶牛对胎衣不下的易感率最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胎衣不下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围产期营养代谢紊乱、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机体免疫状态失调等关系密切.文章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从而加强我们对此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高发性产后疾病,在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分娩过程中,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8%~12%。作者在新疆西部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多次遇到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2例典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病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是影响奶牛养殖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营养、饲养管理、应激、激素、胎次、异常分娩、疾病等方面综述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疾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养殖业是青海省门源县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在门源县苏吉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为掌握该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常见病,在舍饲奶牛群中较常发生。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现象,胎衣不下已成为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对90头产后胎衣不下的奶牛进行治疗。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几年来,我们应用“胎衣灵”与“催乳下衣产后康”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青海省湟中县某奶牛场2007—2010年间148头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在8月发病率较高,达55.56%;1~5胎与6~11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分别为17.21%和50.00%(P<0.01);产双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80.00%)明显高于产单胎奶牛(20.97%);上胎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45.28%)明显高于胎衣自然脱落奶牛再次分娩的发病率(10.53%)。说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季节、胎次、胎儿数量、胎衣不下发生次数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h以上胎衣还未排出,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正常健康的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3%-12%之间,而异常分娩牛(难产、早产、流产、剖腹产)和感染布病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约为25%~40%,甚或更高。胎衣不下常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不但使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病,一般情况,母牛在产后经过12h胎衣仍未全部脱落即称胎衣不下,该病会引起牛子宫内膜炎症,还会导致奶牛不孕症的发生,严重的会直接被淘汰。1发病原因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不但与多种生理病因有关,而且还与营养因素有关,具体发病发病原因如下:1奶牛干奶后饲养管理差,在干奶期间饲料中钙磷含量超标,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去平衡,影响到钙、磷的摄取,最终造成产后低血钙,导致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个常见病、易发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完全自然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也称胎盘滞留)。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牧场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可以高达40%以上。由于奶牛胎衣不下治疗不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舍饲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达到了分娩奶牛的20%~25%,成为困扰奶牛户的一大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奶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阅读了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并结合几年来的临床经验,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西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发病规律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降低产奶量,延长产犊周期甚至引起败血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针对广西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综合防制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的措施,旨在为南方地区奶牛业全面降低胎衣不下发病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共和县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奶牛养殖厂中所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对一年内奶牛胎衣不下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经调查研究发现,奶牛胎衣不下概率与胎次成正比,相比于产母犊奶牛来说,产公犊发病率略高,呈季节性发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从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对胎衣不下的预防与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差异miRNA-181a进行分析及验证,探讨miRNA-181a在奶牛胎衣不下发生中的作用,试验选取年龄、胎次、泌乳量、体重都相近并无其他疾病影响的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各3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正常和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间miRNA-181a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发生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中miRNA-181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经SPSS19.0分析可得P=0.041 7(P0.05),差异显著。说明发生胎衣不下的奶牛母体胎盘中miRNA-181a异常表达,提示miRNA-181a与胎衣不下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舍饲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达到了分娩奶牛的20%~25%,成为困扰奶牛户的一大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奶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阅读了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并结合儿年来的临床经验,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胎衣应在奶牛正常分娩后8 h内排出,如果产后胎衣在体内滞留超过8~12 h则是不正常的,称为胎衣不下。根据奶牛产后胎衣突出于外阴或悬挂在外阴之外的明显临床症状,结合胎衣滞留时间,即可诊断。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希望为养牛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