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为搞好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积极主动加强与地方水土保持部门的联系,日前,该处向四川省水土保持局报送了由溪洛渡工程建设部编制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环境保护工作简报》和由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编制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水土保持季报》,标志着定期报告水土保持工作制度正式启动。季报主要介绍了2006年一季度期间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主体工程进展情况和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下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计划。  相似文献   

2.
基于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一般原则,针对库区型弃渣场从施工到运行阶段可能遭遇的洪水类型,按照弃渣场等级、拦渣工程等级、水库导流建筑物级别等确定的设计洪水标准,采用小流域暴雨洪水推理公式、河道恒定流水面线、水库水量平衡方程等方法,计算弃渣场截(排)水沟的设计流量、设计洪水位,布设不同结构的截排水沟,不同高度的挡渣墙,不同类型和高度的边坡防护,形成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弃渣量巨大。受地形条件、施工运距、经济性等因素的限制,工程弃渣场多布置在工程区附近沟道内,因此常受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泥石流沟道特征及其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地质灾害治理需要制定了"先挡后弃,以排为主,上排下导,排、拦、截、护、垦相结合"的弃渣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大通河朱岔峡水电站2号弃渣场边坡稳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朱岔峡水电站2号弃渣场边坡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为0.19,远小于工程中一般要求的1.25~1.35,属不稳定边坡。在防护措施布设上建议采用抗滑桩—钢索—铁丝笼带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并在枯水期及时清理河道,以保障洪水期水流畅通,同时选择小叶杨、扁穗冰草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植物稳固边坡,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发生。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试验基地建设方案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拟在延庆县建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试验基地 ,按照设计方案 ,该基地建设包括小型堆渣侵蚀试验区、钢槽侵蚀试验区、试料堆放场、边坡防护效果试验与展示区、道路、广场、停车场、截排水与集水工程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浙西南山地保土生态维护区某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对径流小区建设、施工期监测和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弃渣场料场监测区是工程产生土壤侵蚀的第二大监测分区,土壤侵蚀模数为1 495~3 989 t/(km~2·a),属轻度至中度侵蚀;受施工扰动强度和水土保持措施影响,土壤侵蚀整体呈现先增强后减弱趋势;缺少大规模集中强降水及蓄水池受损是个别年份出现土壤侵蚀强度低值的主要原因。针对径流小区法在弃渣场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弃渣场安全及防护是水土保持重点关注问题,涉水型弃渣场受水位、水流流态变化的影响,安全风险更高.研究涉水型弃渣场处置方案,有助于在实践中规避风险,减少水土流失,并为弃渣场设计、施工、评估等提供借鉴.针对已投入运行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涉水型弃渣场案例,依据现行水土保持及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弃渣场稳定计算工况、允许...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场调查和定位观测等方法,对金安桥水电站工程弃渣场弃渣容重、粒径组成,原地貌和渣场绿化边坡、弃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以及堆积平台和运渣道路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弃渣场不同部位的渣土容重均值分别为1.70 g/cm3、1.30g/cm3和0.96g/cm3;②弃渣颗粒在剔除> 2cm石块后,粒径>4mm的弃...  相似文献   

9.
从水土保持角度总结铁路项目的弃渣场在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期望对铁路项目弃渣场的管理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其满足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土)场水土流失特征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种类繁多,弃渣成分、结构复杂,各类弃渣场的侵蚀形式、机制不尽相同,不易实施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致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通过介绍弃渣场存在的各类土壤侵蚀型式、归纳土壤侵蚀类型、分析岩土侵蚀特点,指出影响弃渣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有排弃方式、组成物质、坡面以及堆积时间等。结合保证弃渣场安全稳定、恢复土地生产力的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分析现有水土保持措施特点,提出健全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建议,为弃渣场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市林西县东台子水库弃渣场为例,针对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大型沟道型弃渣场的弃渣堆放特点,环境特点、安全稳定要求及水土保持总体防治要求,提出了弃渣场渣脚修建挡渣墙、堆渣边界修建截水沟、渣面土地整治后采取草方格沙障及植树种草绿化等防护措施,形成综合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可为水力风力交错侵蚀区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以衢州市龙游县高坪桥水库弃渣场为例,针对沟道型弃渣场的弃渣堆放特点、区域环境特点、工程安全稳定要求及水土保持总体防治要求,提出了在弃渣场下游坡脚位置建挡渣墙、堆渣边界修建截水沟,对渣面土地整治后采取植树种草绿化,以形成综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3])。  相似文献   

13.
余方处置合理性分析评价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的重要指标。城区生产建设项目具有土石方开挖量大、余方量大的特点,并且城区不宜设置弃渣场堆渣,余方综合利用为主,城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余方处置评价需从余方材质、消纳场地容量、运距、施工时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运输要求等方面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大型线性工程具有工程线路长、扰动范围广、跨越不同地形地貌区、土石方挖填量多、取土场和弃渣场数量多等特点,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带来一定难题。基于河道治理工程、水库灌溉工程、燃气管道工程、引调水工程等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经验,从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工程占地分析与评价、土石方平衡分析与综合利用、穿(跨)越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弃渣场选址等方面提出大型线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以期为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激光雷达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一种新的渣场测量方案,即结合激光雷达技术和差分GPS技术,优势互补。该方案运用于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技术和方法,可应用于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1)它在测量精度上比传统方法测量结果要精细许多,更真实、可信;(2)可详细反映渣场形态,轻松实现三维建模;(3)真正实现了非接触式测量,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量,降低了外业危险;(4)可对开挖边坡、崩岗、山体滑坡等许多形式的水土流失进行测量,使传统水土保持走上“精耕细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山丘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郴州市水土保持监测实际,对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出按中心延伸监测单元划分法和中心辐射监测单元划分法划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按程序到位、安全第一及指导弃渣综合利用和渣场全线范围优化配置的原则来提高渣场水土保持监测质量,注重切方边坡、天然水利设施及生态环境影响的动态监测等监测要点及具体做法,使山丘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真正起到指导、监督、预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涉及膨胀土地区,部分线路穿越城市区域,扰动范围广,弃渣量大,其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存在弃渣场选址难、弃渣场防护难、植物措施设计难等特点。基于水土保持设计难点,提出采用新技术提升弃渣场勘测工作、建立“上截-中排-中固-下拦”的弃渣场综合防护措施体系、弃土弃渣综合利用、植物措施设计与景观设计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等水土保持设计要点,针对性解决水土保持设计难点,有效实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可为同类大型引调水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弃渣场是重点,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截水沟设计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弃渣场截水沟布设,主要是防止上游坡面或沟道来水冲刷、损毁弃渣场渣面、渣坡,保证弃渣场稳定。截水沟设计需要更规范、更准确,在此基础上,以坡地型(含平地型)和沟道型两种典型弃渣场为对象,对截水沟设计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东台子水库弃渣场为例,针对大型沟道型弃渣场的弃渣堆放特点、区域环境特点、工程安全稳定要求及水土保持总体防治要求,提出了在弃渣场渣脚修建挡渣墙、堆渣边界修建截水沟,对渣面土地整治后采取草方格沙障及植树种草绿化等建议,以形成综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20.
福田河是深圳河的支流,为满足深圳市建设花园式国际化城市的要求,需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在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共破坏地表面积22.52万m^2,预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1877t。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应修建堤坡与排水系统等工程措施,空闲地营造生态景观植被,并要采取枯水季节施工等临时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