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柞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的传染规律过去研究的较少,柞蚕方面大都借助于家蚕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坐,作者从柞蚕的饲养特点出发,采用人工添食孢子,测定柞蚕微粒子孢子对柞蚕幼虫的感染力、感染量、感染时期与发病的关系及微粒子孢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对柞蚕幼虫感染力的变化;发现了秋蚕场中主要食叶昆虫栎粉舟蛾  相似文献   

2.
刘全正 《吉林农业》2004,(10):22-23
柞蚕空胴病,俗称稀屎腚、皮条、倒流。柞蚕区发病普遍,东北蚕区发病较重。一般发病率20%-40%,危害蚕(幼虫)、蛹、蛾(成虫)。蚕4-5龄发病重。春蚕轻、秋蚕重。 柞蚕空胴病原为柞蚕链球菌。是一种慢性致病细菌。蚕被柞蚕链  相似文献   

3.
柞蚕放养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起源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吐丝昆虫,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人工驯养、利用的历史。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蚕)、蛹(茧)、成虫(蛾)4十发育阶段。其盂期在野外生长,以柞树叶为食,在有无然或人工柞林的地方均可放养柞蚕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柞蚕茧丝产品及柞蚕蛹、蛾的食药用需艰迅猛增长,柞蚕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罹柞蚕生产,不失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一、市场前景柞蚕浑身是宝,其茧的虾壳屉高级动物蛋白纤维,可以织绸,供衣着、装饰和工业用,柞蚕茧丝还能广泛用于军工、化工、医药等方面;柞蚕蛹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氮基酸,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柞蚕蛾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也是许多药品、保健品的原料。因此柞蚕茧无论是作为缫丝原辩,还是取其蛹作为食用销售,或是作为综合利用开发生柳产品的原料都不存在销售问题。目前是柞蚕产业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我国茧丝绸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预测国内外市场,今后20年,对柞蚕丝绸及柞蚕生物新产品的消费量将比20世纪末期增加3倍以上,价格也将持续上扬,而且前的柞蚕业发展状况,却很难满足这种需求。所以,柞蚕产业在今后几十年内,几乎不存在产品销售的隐忧。目前辽宁省大部分柞蚕丝绸加工企业,包括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几乎100%开工不足,加工设备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主要症站是柞蚕茧原料的水足。而天热纤维,尤其是蚕丝纤维消  相似文献   

4.
利用重组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RecombinantAntheraeaperny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rApNPV) ,研究了无包涵体重组病毒(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柞蚕幼虫体内的繁殖情况。结果表明 :无包涵体的重组病毒能够在柞蚕幼虫体内正常繁殖并引起继发感染 ,经柞蚕幼虫繁殖的重组病毒粒子能够完成对柞蚕幼虫的再次创伤感染。重组病毒所携带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经柞蚕幼虫繁殖后仍能在柞蚕幼虫体内获得高效表达 ,表达量达到经培养细胞繁殖的重组病毒在柞蚕幼虫体内的表达水平 ,说明在利用杆状病毒批量表达外源蛋白时 ,可采用昆虫幼虫体内繁殖方法繁殖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5.
不同柞蚕品种幼虫腹足趾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4个柞蚕亲本原种、8个杂交种F1代的5龄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量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雌雄间差异不显著。其遗传方式为偏父遗传;杂种F1代表现杂种优势。同时对幼虫腹足趾钩数与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发现幼虫腹足趾钩数与收蚁结茧率、单蛾结茧数、单蛾茧层量、单蛾收茧量、蛹期生命率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柞蚕幼虫双足趾钩数目可以作为一项生理(形态)指标,在柞蚕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及杂交组合的选配中用于预测产量及其它生命力性状。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并及时采茧。柞蚕的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脓病)、柞蚕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蚕寄蝇病(蝇蛆病)和线虫病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进行卵面和蚕室柞蚕生活史蚕具消毒,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一、采种  相似文献   

7.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柞蚕一生有多种病害发生以下就柞蚕软化病防治做以粗浅介绍及蚕厂管理。  相似文献   

8.
柞蚕蛾病害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柞蚕病蛾及造卵量、绿卵率的调查 ,进行了茧质、暖茧温度与蛾期病症、造卵量、绿卵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病害对雌蛾造卵量的影响 :绿肚蛾 >微粒子病蛾 >背脉炎蛾 (不含微粒子病 ) ,依次减少卵量 (32± 3) %、(19± 10 ) %、(12± 3) % ,前 2种病蛾与内染茧有密切关系 ,背脉炎蛾因高低温暖茧症状加重。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生产宜用 2 0℃~ 2 2℃、RH 75 %~ 85 %暖茧发蛾。上述 3种病蛾 ,卵壳不够成熟 ,易破碎 ,其剖腹卵千粒重轻 ,绿卵率相对偏低。正常情况下 ,绿卵率是一常数 ,赤眼蜂生产中不宜过于强调靠挤压法来降低绿卵率 ,以免破坏卵壳物理结构 ,导致卵失水、染病。建议繁育柞蚕生物茧应特别注意微粒子原虫病、细菌病 (软化病 )的防治 ,繁蜂部门应到病害发生轻的地区购生防用茧。提出了生防用柞蚕茧蛹期微粒子病、背脉炎、内染茧的具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柞蚕的幼虫期和蛹的前期都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度过的,自然要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和肉食性昆虫、鸟类、兽类等动物的危害以及高温、低温、大风、暴雨、干旱和霜冻的影响,这些因素有的能致柞蚕发病死亡,有的则直接使柞蚕遭受损害。  相似文献   

10.
柞蚕起源于我国,属完全变态昆虫,是我国特有的吐丝昆虫。在我国已有悠久的人工驯养、利用的历史。柞茧缫丝色泽淡,解舒好、丝质优。为了增加蚕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对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我们提倡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柞蚕生产基本情况、柞蚕种繁育及其市场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柞蚕种繁育供给中存在的无序竞争扰乱市场,供求不稳定、繁种主体利益与责任不统一、监管不到位,《蚕种管理办法》执行不力等是导致种子质量无法完全保证的主要问题。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柞蚕种质资源创新、建立柞蚕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国柞蚕种业战略联盟等有效措施。力求为保障柞蚕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养蚕农户经济效益的增加,养蚕农户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把"树"和"蚕"同时养殖,加强了生态型柞蚕场地建设,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柞树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和保护了有限的蚕场柞林资源,保证了柞蚕这一传统、密集、特殊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柞蚕虫茶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柞蚕虫茶的主要营养成分,矿物质占63.2%,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Zn的含量分别为5.44mg/g和1.55mg/g,均高于目前含铁量、含锌量最高食品中的含量.表明柞蚕虫茶具有特殊的补铁补锌的功能;测出柞蚕虫茶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东辽县柞蚕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为推动东辽县柞蚕产业化开发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柞蚕(Antheraea pernyi G.Menerille)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物资源,在中国已有3 000多年历史,而在贵州地区放养柞蚕的历史要短得多,贵州柞蚕的育种历史就更短了,但有它独自的特色.为推动贵州柞蚕育种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种质优势,促进柞蚕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本文就贵州柞蚕育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将资源和育种科研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技术优势,力求在更深层次上,挖掘柞蚕育种的潜力,推动贵州柞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是柞蚕软化病中的一种类型。据有关材料记载 ,该病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初就有发生 ,对柞蚕生产 ,特别是秋柞蚕生产影响较大 ,一般秋蚕后期发病率都在 30 %左右 ,重者达 5 0 %以上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蚕区均有发生。辽宁多发生在宽甸、盖县、辽阳、海城及营口县的东部山区 ,笔者曾于 1 997~ 2 0 0 0年 ,先后对 1 0个乡镇 1 0 0把春、秋蚕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特别是对该病的发病时期 ,发病特征及发病与环境条件、树质、放工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定量的系统调查 ,现将其调查结果整理报告如下。1 发病特征调查几年…  相似文献   

17.
柞蚕生产防病消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严格消毒,杜绝病源,对增强幼虫体质,提高抗病力,可有效的预防脓病、软化病的发生。卵面消毒可采用甲醛液或盐酸甲醛混合液,配制3%甲醛液和配制3%盐酸甲醛混合液,药液温度为25℃,消毒时间30 min,然后采用药液温度相同的清水脱药漂洗2~3次。  相似文献   

18.
19.
柞蚕品种龄期经过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6个饲料效率表现、化性、体色及龄期经过各异的品种,春秋分别单头室内育,采用干量折地,各20次重复取平均值,统计春养、秋养和春秋养平均全龄经过,5龄经过日数与饲料效率对比分析、绘图展示等,发现:龄期经过都与品种的饲料效率有关,但无论全龄还是5龄经过最长、最短的,饲料效率表现都不好,而处于龄期经过第二高峰,即全龄比平均值长0.84d左右,5龄长0.73d左右,饲料效率表现最佳,这为高饲料效率品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柞蚕软化病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柞蚕软化病的类型、病理学、传播途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