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四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李氏杆菌RA又名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鸭的传染病,该病呈急性败血症或慢性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1~8周龄雏鸭易感染,恶劣环境条件可诱发此病,死亡率最高可达75%。慢性经过的鸭主要表现脑膜炎症状,生长缓慢成僵鸭,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谈谈此病的诊断与防治。1流行特点易感性:1~8周龄的鸭易感,其中以2~5周龄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最小发病日龄为12日龄,最大的为35日龄。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而…  相似文献   

3.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旧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主要侵害1~8周龄的幼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常引起大批幼鸭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1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在感染的鸭群中,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低的5%、高的可达8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多发,主要经呼吸道或破损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7.
朱琳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5):103-104
1流行特点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巴氏杆菌。该病是危害养鸭业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分离鉴定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1]。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鸭不易感[2]本病最早出现于美国纽约长岛。1982年我国首次报道了本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随后我国不少省区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由于鸭传染性浆膜炎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尤以2~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其特征是引起雏鸭发生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可引起雏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死亡率差异较大,一般死亡率在10%~90%,是养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腾  李昂  陈枝华 《中国家禽》2002,24(21):40-42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in duckling)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尤其2—3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蛋鸭不易感。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1932年,由美国学者Herdrikson和Hiben首次在纽约长岛的鸭场中发现,1982年郭玉璞等在北京郊区鸭场分离鉴定出RA血清型为Ⅰ型,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对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  相似文献   

13.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鸭只健康生长的传染病,在养鸭生产过程中常见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不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办法,必然给养鸭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鸭户应对此病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对发病鸭群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造成重大损失。1 鸭传染性浆膜炎概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李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引起患病鸭只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病理变化。2~8周龄雏鸭易感,发  相似文献   

14.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在污染鸭场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高低不一,为5%-75%,与感染鸭的日龄、环境条件、菌株毒力、应激因素等有关,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4年3月某鸭场30日龄左右雏鸭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1~ 8周龄的鸭都易感,尤以 2~ 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 1周龄以内鸭极少有发病的。据调查,我县的肉鸭 (包括番鸭 )发病普遍,本病在感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 90%以上,死亡率高达 50%~ 80%,是当前我县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1预防试验 1 1试验鸭   在白溪和毛竹下等地选择有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的养鸭户,以群为单位,随机分组,每组 10只。 1 2试验药品   2.5%蒽诺沙星, 2%环丙沙星, 5%强力霉素, 20%氯霉素。 1 3试验方法 1 3 1方法…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1-8周龄的鸭都易感,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1周龄以内鸭极少有发病的。据调查,我县的肉鸭(包括番鸭)发病普遍,本病在感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高达50%-80%,是当前我县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一种侵害雏鸭、雏鹅和雏火鸡的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传染病,特别是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将一起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5年3月12日,连城县莒溪镇某专业户,从漳州购进2 200羽雏番鸭。饲养至18 d时,有30多羽鸭出现软脚,共济失调,拉绿色稀粪,昏睡,第2天  相似文献   

18.
<正>鸭的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的巴氏杆菌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各种年龄的鸭均易感,但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病鸭和带菌鸭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10多年前在尤溪县就有零星发生,一直持续不断,而且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鸭群一旦发病,2~5周龄雏鸭的死亡率可达20%~70%,目前该病已成为尤溪县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传染病,主要感染2~3周龄雏鸭,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