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但也存在挑战和困境,提升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整体效益成为重中之重。鉴于此,以田园综合体为视角,并对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以及利益关联体进行功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田园综合体视角下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建设构思:参与建设和受益主体必须是农民;乡土知识的集思广益和价值发挥;探索制定多方多元利益分配机制;以业务为导向的主体能力培育。建设基于田园综合体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乡村旅游合作社整体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阿克陶县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资金不足,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促进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村旅游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征和要求,指出现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需要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和社区居民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分析了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社区结构特征,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乡村社区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从社区村民从事乡村旅游的可能性和参与方式入手,对乡村旅游业态进行网络化组织,建立公共资源型业态、平台型投资业态、小微企业业态和一般性投资业态,实现乡村社区要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金大田村为例论证了基于社区发展建立乡村旅游网络化模式的可行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经济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征和要求,指出现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需要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和社区居民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分析了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社区结构特征,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乡村社区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从社区村民从事乡村旅游的可能性和参与方式入手,对乡村旅游业态进行网络化组织,建立公共资源型业态、平台型投资业态、小微企业业态和一般性投资业态,实现乡村社区要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金大田村为例论证了基于社区发展建立乡村旅游网络化模式的可行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经济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变量中农户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农户秸秆还田的意愿和了解程度对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主观规范中农户与周边村民和亲戚之间的交流频率、将绿色农产品卖给游客的意愿、政府宣传力度和合作社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家庭从事旅游业人数和文化程度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影响极显著.因此,在村组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建立农田保护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推动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  相似文献   

6.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和旅游合作社是以文化和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兼营其他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2020年和2021年两次对涞水县南峪旅游合作社进行调研并收集深入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农村文旅合作社及其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发现文旅合作社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需要建立在一定发展基础上和有良好的内部结构,因为这对合作社发展质量和作用发挥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应优化与重构农村新型文旅合作社,分析其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从完善合作社组织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特色产业、提高相关新技术的应用程度等方面促进农村文旅合作社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阿克陶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出阿克陶县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资金不足、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遵循自由民主的原则,有助于调节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源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与乡村可开发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基于光泽县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光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提出光泽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对策,以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旅游是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村社区居民和社区其他相关组织进入到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管理经验优势和组织优势,来开发、管理和控制社区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其社区自身受益,更能够形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农业发展、美丽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进行统计,对2012~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我国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比重和收入统计等进行数据分析。其次,论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解决路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将乡村旅游目的地视为局域性的社会—生态系统,"旅游活动"视为对系统的扰动,"参与旅游"视为农户生存理性下的适应性生计策略;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福建省5个案例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综合运用主客观权重法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类对比分析,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在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的同时也对当地社会—生态系统形成全面扰动和冲击,农户生计脆弱度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不同案例村、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生计情况表现出较大差异。除了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还受到旅游公司合作、村干部能力和农户互助交流的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子系统遭受的不利扰动是农户"降低脆弱性"的最大障碍,社会资本和认知资本本身的高度不稳定性是驱动生计脆弱度上升的关键因素。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确保农户土地增值收益,引导农户自组织建设,以制度供给保证农户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导权,改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建立更高覆盖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降低生计脆弱性。  相似文献   

13.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广西发展乡村旅游现状、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宣传策划等对策,以发挥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炼乡村旅游创新的关键要素,包括产品创新、经营创新、市场创新、供应链创新和组织创新.基于系统原则,以乡村旅游创新要素为横轴,以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为纵轴,构建乡村旅游创新路径矩阵模型.以重庆作为实证案例,在分析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庆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组合,包括创新乡村旅游品牌,创新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经营体系,创新三级区域市场与多元关联业务市场,创新集团化、连锁化、网络化组织.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燕  李庆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1-7963
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旅游产品的老龄化、同质化、初级化,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困境的根源,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相对稳定性、开发主体的分散性与非专业性、产业要素的约束性与不可替代性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创新战略,指出创新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推进农民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农业和特色村镇、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用地改革、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项目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国家投入精力、投入资金建设城市的同时,也对乡村建设投入了过多的关注,并积极给予政策上、经济上的支持,打造乡村特色、凸显乡村优势,切实带动了农村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得到开发,乡村农业结构发生调整,渐渐打开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本文对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对乡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容易产生旅游地农民阶层分化、经济发展飞地化、特色民俗文化被同化等不利影响。正确理解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政府职能,消除阶层分化,加强社区参与,保护农民利益等措施是发挥乡村旅游积极作用,抑制其不利影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乡村旅游品牌整合能否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找到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提出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运用案例实证研究法,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为案例,采用排序选择计量模型对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市场力、塑造力、支持力和发展力,对被调查企业总体绩效得分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并进行排序可知,品牌发展力(607.3)品牌支持力(587.2)品牌塑造力(514.1)品牌市场力(420.6)品牌竞争力(353.0)。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对企业品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政府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旅游市场体系完善、健全品牌危机预警机制、推广品牌整合成功的行业经验、推广旅游服务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服务、积极构建旅游区域品牌的营销管理、积极推动旅游区域品牌的文化建设和积极实施旅游区域品牌的网络营销,本文对诸因素从乡村旅游品牌扶持、监督、服务指导和营销推广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与行为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已然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然而,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迫使乡村旅游发展举步维艰。以通江县为例,在充分了解通江县乡村旅游中社区居民参与意愿基础上,分别从社区居民自身因素、社区内部环境因素、社区外部环境的因素等方面研究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对鄯善县乡村旅游游客的相关数据分析,构建了乡村旅游的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以及游客忠诚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鄯善县乡村旅游中环境感知、基础设施感知、公共服务感知均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也对游客忠诚度产生极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感知价值又通过满意度间接正向影响忠诚度。各变量影响路径并不相同,基于此,从乡村旅游感知价值方面着手,为鄯善县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