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瘫痪是兽医临床上遇到的常见普通病.近几年我国奶牛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奶牛产后瘫痪病也时有发生.笔者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疗法,对10例瘫痪奶牛,5例瘫痪母猪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综合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产后瘫痪症,中兽医称产后瘫痪,产前胎气,均属于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瘫痪、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有以下3种情况产后瘫痪病牛在首次静脉注射疗法后(已补钙)10分钟内不能站立者;指产后瘫痪病牛在第2次用钙制剂治疗后24小时不能站立者;指奶牛分娩后,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病是兽医门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原因较多,发病机理复杂治疗方法也不能单一,必须分清病因,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根据临床实践,笔者谈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在兽医临床上较常见,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瘫痪奶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经络在机体内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其纵行为经,横行为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节,分布于机体内外、上下,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艾(针)灸相关穴位可输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平衡阴阳,有扶正祛邪之功效.在兽医临床中运用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乳牛的生殖机能,治疗产后疾病,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艾灸疗法疗效显著,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廉,安全,无副作用,是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保健和治疗必备的良法.  相似文献   

7.
1案例与处理近年来,畜禽疾病因诊断不明或治疗无效而死亡的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如不能用剖检的方法,作出病性诊断,责任兽医很可能蒙受不白之冤,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笔者经过亲身体会,对如下几案做出客观评价,供有关人员参考。1.1案例一一头奶牛因产后疾病死于治疗之中,按上级领导的要求,我们对奶牛尸体进行了剖检定性。事后,畜主上诉法院,要求治疗兽医赔人民币5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剖检技术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出庭作证,拒理力争,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上诉,有效的维护了从业兽医人员的正当权益。1.2案例二一头初产奶牛,产后14…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 ,是奶牛产后发生运动障碍的最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 ,在临床代谢性疾病中 ,该病已上升到重要位置 ,严重的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命活动 ,并给养牛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过去在临床治疗中 ,因钙缺乏引起的奶牛产后瘫痪病例居多 ,往往忽视牛发生产后瘫痪的其他因素 ,常采用单纯的钙疗法。这样有时会贻误病情 ,延缓疗程 ,拖跨了患牛 ,最后淘汰或以病牛死亡而告终。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对奶牛产后瘫痪病采用分类方法进行治疗 ,提高了治愈率 ,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奶牛产后瘫痪的分类根据奶牛发生产后瘫痪的…  相似文献   

9.
在兽医临床上,产后遗尿症比较少见,其症见母畜产后频频排尿,小便自遗,无力约束,笔者用四益肾散治疗一例奶牛产后遗尿症,并取得了满意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奶牛养殖已成为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因此,奶牛产科疾病也成为我们兽医临床的主要疾病,奶牛产后不食症就是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养猪生产中,猪瘫痪病时有发生,引起猪瘫痪的病因复杂,种类较多,而且不分年龄、季节都有可能发生,常见多发的有风湿性瘫痪、骨质软化引起的瘫痪、佝偻病引起的瘫痪、母猪产后瘫痪以及外伤引起的瘫痪。在兽医临床工作中要结合症状、病因认真观察分析,鉴别诊断。做到诊断及时、准确,用药合理,才能有效孤防和治疗猪瘫痪病,减少死亡,降低损失,保护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1 主述 北安市郊区的一农户的初产奶牛,产后7 d.生产时难产,兽医助产2 h,才把胎儿分割后产出.由于时间过长,母牛生产后有虚脱表现,待第3 d才实施剥离胎衣.  相似文献   

13.
牛产后子宫脱出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从事兽医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整复过水牛、黄牛、奶牛乃至杂交牛产后子宫脱出病例,其中尤以一例产双胎奶牛产前瘫痪伴发子宫脱出的病例较为典型.现将这一典型奶牛产前瘫痪伴随子宫脱出的整复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症,中兽医称产后瘫痪、产前胎气,均属于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常见病。笔者自2006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具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兽医临床难治的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高产或分娩胎次较多的青壮年奶牛,急症者产后1~3小时,慢者2~6天出现临床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急,恢复慢,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一般的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通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依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并辅以乳房送风的治疗方法,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4余例,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减生化汤治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化汤原方出自《傅青主女科》一书,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家畜产后恶露不行、淤血阻滞等症,具有活血化淤,温经止痛之作用,是产后良方.笔者以此方为基础方,通过临床加减共治疗奶牛胎衣不下13例,收效良好,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产后瘫痪症,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高产体质较差的奶牛多发,多在产后1~6天发病,最急者产后1~3小时即可卧地不起而发病。  相似文献   

18.
乳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多发生于乳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以知觉消失和四肢麻痹卧地为特征的疾病。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兽医结合疗法治疗15例乳牛生产瘫痪,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发热证,是我区兽医临床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延误病程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造成淘汰,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给广大养牛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笔者据30余年的临床治疗性选筛采取中兽医的治疗方法,以中兽医的理论、病因、病机及证候,将奶牛的产后发热分型治疗,分为气虚血亏型产后发热、瘀血滞留型产后发热、营卫不和型产后发热、暑湿阻遏型产后发热等,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姜林 《山东畜牧兽医》2009,30(11):36-36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牛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