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领导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内容,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到列宁和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党的领导学说,对此都曾经有过不同的论述。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新论断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从语用学角度具体阐述其理论来源和时代背景,揭示党的领导最本质地位,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丧失的揭示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真正的人性复归的向往,批判了传统理性主义人性观和非理性主义人性观,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人性观和非理性主义人性观的抽象对立,把“抽象的人”变成了“现实的人”,从而诞生了包融了理性和非理性成分的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为基础,从私人利益到公共利益、抽象人的利益到现实人的利益、片面性利益到全面性利益、利益占有到利益生成,实现了对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利益观的批判和超越,开辟了马克思利益理论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相对于他的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在十九世纪欧洲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在西方范围内所研究的社会发展理论遇到了困难,于是马克思转而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东方社会。通过对东方特有的社会性质及发展状况的研究,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必经阶段的规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指出东方农业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进入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的这一研究成果对深化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解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马克思关于社会理论的思想发展变化入手,分析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认为其核心是关于东方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构想,是马克思通过对俄国社会进行深入研究和缜密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为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多民族国家如何选择国家建构形式,是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的关键,也是无产阶级建设和巩固其政权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必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过详细的分析。本文就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建构形式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论述,以求证马克思、恩格斯对多民族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的最主要设想。  相似文献   

6.
《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发表了一系列政治性文章,它们涉及到书报检查、新闻自由、议会辩论等。《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这一时期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呈现三线合一,交汇点于投票思想。在青年马克思看来,投票在哲学是合理性认识,在经济学是与利益相瓜葛,在政治上是自由、正义的表现。因此,透视青年马克思投票思想就意味着把握了其这一时期的思想全貌。尽管青年马克思还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其哲学方法论和价值观对于当代民主政治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文化思想贯穿于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解放的唯物史观学说体系之中。维柯、康德、黑格尔等人关于文化的思想和论述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溯源。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唯心到唯物的转变、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阐述以及对文化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三个阶段。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文化思想基本内容的三个方面: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的文化异化和文化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8.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对国家的发展与制约上来反对机会主义的纲领,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纲领的坚实基础。文中关于价值创造、财富创造及二者间关系的论述,对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认识与深化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就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展开分析,以增强对二者内涵的准确把握,从而利于我们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9.
熊开金  羊朝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90-10491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没能全面的得到实现。笔者拟从对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进行反思这一角度,说明《物权法》深深地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实践观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正因为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其哲学中,才使马克思的哲学更具生命力和活力。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分布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迄今为止依旧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目前研究农地土地制度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学者均从农地制度中各要素与马克思地租理论展开研究,其研究内容、研究不足与有待突破之处亟需总结。从现有的文献出发、总结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土地制度研究的当代价值,将马克思地租理论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内容进行综述,旨在构建马克思地租理论与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逻辑框架。有待深化之处,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结合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马克思地租理论视域下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有待开展实证研究,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横向比较研究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李颖川  李尚旗 《甘肃农业》2005,(12):132-132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邓小平真正领会和把握了马克思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精神实质,他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时代特点出发,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中国成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求学的这一段经历,对他的一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这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之一,而博士论文的完成则是这一过程的转折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著作有其特定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从传统的苏联模式的评价标准中走出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给予它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线索,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其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有必要用辨证的观点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诗学批评多重直觉与感悟,多为随机随兴、点到即止的印象批评。至清代,因“厌倦主观之冥想、尚客观之实证”的朴学极为昌盛,诗学的批评方法也随之发生转变。批评家们吸收朴学的考据法、综合归纳法等较科学的方法,使中国诗学的实证性、系统性、学术性大大增强。中国诗学由此而逐渐融入现代理性主义精神和实证方法,逐步走向诗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青年时期的冯友兰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在借鉴吸收西方哲学思想中创立了“新理学”。“新理学”是比较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哲学体系,也是中国正统派哲学与西方正统派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亦即中国古典理性主义与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异化问题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之中。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及人同人之间的关系四个角度阐述了其异化劳动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异化现象,并指明了克服异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傅青主女科》对月经病的辨证治疗思想。方法:通过对《傅青主女科》调经篇14篇文章的阅读,以及参考前人对《傅青主女科》调经篇的论述,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总结《傅青主女科》对月经病的辨证思想。结果:傅氏在治疗月经病时,重视并广泛应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同时注重分析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辨证精确,用药对症。结论:傅氏在月经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无论是从病因病机,还是其立意、制方用药,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所著的《雇佣劳动与资本》,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些重要思想,并且围绕着雇佣劳动、资本及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对其经济学思想展开了精辟论述。其进行论述的方面主要涉及到竞争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商品、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危机周期性频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对资本主义 国家,甚至全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影响。因此如何分析经济危机产生原因显得尤为重 要,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分析经济危机的根源,找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另一个新 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