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流域森林的年龄结构、面积比例和空间格局探讨了流域层次水源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建立了流域层次结构与功能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京山区水源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水源林以中幼龄为主,水源林面积比例为30%,森林斑块空间配置均匀,随着年龄的增加,水源林功能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模拟方法,选择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厚度等7个林分结构因子,建立了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利用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比较了北京密云水库上游8种水源林森林类型,结果表明:1)保持水土功能大小顺序是阔叶混交林>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落叶松林;2)涵养水源功能大小顺序是山杨林>蒙古栎林>桦树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3)改善水质功能大小顺序是桦树林>蒙古栎林>山杨林>阔叶混交林>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3.
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北京山区水源林林分特征,掌握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北京山区的水源林16种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的结构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林分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进行多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分层次上,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林分结构因子主要是林分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结构7个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山区水源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六盘山水源林经营实践的需求,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主要水源林类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指出了天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为该区水源林分的目标结构类型,其中天然华山松针阔混交林为优化目标结构类型。同时,针对不同水源林类型,提出了优化调整措施和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针阔混交林的林分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确定针阔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水源涵养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南省郴州市五盖山林场杉木-鹅掌楸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林层指数等林分结构因子与水源涵养功能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林分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中密度(1400株/hm~2)、郁闭度为0.7左右的复层林其水源涵养综合评价指数较高,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是五盖山林场杉木-鹅掌楸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6.
水源保护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水源保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角度出发,探讨了水源保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并从生态和经济两个角度阐述水源保护林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水源保护林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计量评价模型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涵养林群落结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涵养林云南松群落,选取了15块标准地作为典型林分类型的代表进行群落结构研究。运用坐标综合分析法和分级评定法,评价了不同林分类型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乔灌草复层紧密结构的针叶林和软阔树种的混交林分为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林分类型,针叶林与硬阔树种混交的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次之,草类—云南松单层纯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与营建技术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揭示了水源保护林的内涵,阐述了我国7大水源保护林体系的布局及其涵养水源的效应机理,分析了水源保护林覆被率、林分结构、空间位置等功能扰动内部因子,及人为活动、火灾、气候变化等功能扰动外部因子,对我国现阶段水源保护林的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5大营建技术子系统的水源保护林的营建技术体系和提高综合功能和生产力的分类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漓江流域森林与水源林变迁的历史与水流量的关系、猫儿山林区水源林的地位和作用、漓江上游森林的水文功能现状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漓江的重要性,保护和营造水源林是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最首要、最根本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确定杉木-闽楠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林木生产力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混交度等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林分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密切相关。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中等密度(1 500株/hm~2)、郁闭度为0.7左右、林层结构为复层林。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生产力功能,是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目标,研究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通过林分因子来评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层厚度、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影响也最大,该10个林分因子可作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涵养水源功能高低的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胸径(0.734 7)、年蓄积生长量(-0.806 8)、冠层厚度(0.464 7)、冠幅(-0.674 6)、群落结构(-0.370 0)、地被物盖度(0.677 6)、公顷蓄积量(-0.617 9)、郁闭度(-0.587 2);土壤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树高(0.592 1)、胸径(0.275 0)、公顷蓄积量(0.827 5)、郁闭度(0.317 3)、年蓄积生长量(0.767 7)、冠幅(0.749 0)。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量和土壤层有效涵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郁闭度、公顷蓄积量、下木盖度、胸径、冠幅;林地总的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地被物盖度、公顷蓄积量。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水保林的密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研究马尾松水保林各组份生物量的密度效应,从生物产量的角度出发,分析马尾松水保林的密度结构与水保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13.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涵养水源是水源涵养林具有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水源涵养林体系的稳定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中综述了森林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及演替规律是诊断结构缺陷和功能低效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调控水量、改善水质可作为评价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内容,分析种群、功能群、群落等不同尺度及各水平之间的外推和转化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机理,论述通过树种选择与组配、密度与覆盖率等配置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数量及分解速率。未来需要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入分析水源涵养林的结构、拓宽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范畴、不同尺度水平的研究及转换、选择适宜的物种组合和优化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度、蓄积量及涵养水源过程的差异,并通过坐标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在1.34~3.26cm之间,蓄积量变化范围在0.62~3.53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0.76~5.57 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19.05~207.69%之间,其中,未分解层的厚度、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半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符合方程:Q=alnt+b,R^2>0.82;v=kt^n,R^2>0.9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云南松林(0.30)>滇杨林(0.42)>针阔混交林(1.19)>杉木林(1.35)>华山松林(1.51)>茶树林(2.64)。云南松林的蓄积量最大,滇杨林的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的为针阔混交林。从涵养水源功能的角度,云南松和滇杨可作为草海流域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5.
汕头市中小水库库区水源林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汕头市的中小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林分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水库库区的植物情况、土壤主要理化状况 ,从而探讨不同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确定不同立地、不同类型林分的改造树种和造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重点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功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水量平衡法对江苏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评估及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年涵养水源总量为1.485×109m3/a。其中,徐州市、无锡市、南京市是涵养水源量较大的城市;不同区域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在不同林分类型中,涵养水源量较大的是杨树、硬阔林类、混交林和竹林。全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年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为4 936.33 m3/(a·hm2),南通市、镇江市、无锡市分别排在前列;不同区域排序为苏南苏中苏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较大的林分分别为硬阔林类、混交林、栎类、软阔林类和竹林。  相似文献   

17.
竹林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为科学认识毛竹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充分发挥竹林在西毛里湖的水源涵养功能,利用综合蓄水能力法研究了西毛里湖湖滨毛竹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及其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毛竹林生态系统每年水源涵养量为3 353.97 m3/hm2,其服务价值为2 247.16元/hm2。其中,林冠层、灌草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分别为1 082.05、0.51、11.66和1 152.94元/hm2,分别约占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48.15%、0.02%、0.52%和51.31%。林冠层水源涵养能力仅次于土壤层,在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评估中不宜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