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奶牛真胃扭转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症,对奶牛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真胃扭转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1临床症状真胃扭转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真胃正常位置发生改变而呈现了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食欲废绝,高度脱水,伴有剧烈扩张、腹痛及幽门部位高度阻塞综合征等,腹壁下沉、体温偏高0.5~1.5℃,心跳增至100~120次/min,瘤胃缺乏蠕动音,病初排出少量黑色粪便,后期未见粪便排出,在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3.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4.
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移位包括真胃左方移位和真胃右方扭转。它与真胃阻塞、真胃代谢性酸中毒、真胃炎、真胃弛缓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继发或并发。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运动不足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疾病是胃肠道疾病之一,而真胃阻塞较少见,且其临床症状与其它胃肠道疾病相似,给诊断带来了困难。1981—1991年我们先后手术治疗奶牛真胃阻塞7例,痊愈5例,死亡两例。  相似文献   

6.
真胃扭转是奶牛的常发病,为真胃顺时针扭转(真胃右方位)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其特征是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酸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的综合症。笔者从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确诊出奶牛扭转病12例,其中:(右方位变位8例,左方位变位4例)。经过剖腹实施手术治疗,治愈11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常见,右方变位相对少见。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常呈现真胃亚急性扩张、积液、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死亡率增高,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一种疾病。近期本院成功救治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病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阻塞是奶牛胃肠道疾病中较为多发的一种病,通过对该病病因的分析、症状的鉴别、病例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重点阐述了在治疗方面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稀释头孢噻呋钠(冻干型)肌注配合灌服多味健胃散治疗奶牛真胃阻塞的治疗方案,经多年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效果明显,供同行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81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和真胃扭转临床诊断治疗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南京地区 81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 (RAD)和真胃扭转 (AV)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和治疗过程 ,并就RAD和AV在奶牛胎次、产后天数、病程天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详述了RAD和AV各自临床症状、诊断特点、治疗方法上的差异以及作者对手术固定方法的改进 ,同时对病因、预后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的重点大市。在临床上发生奶牛急腹症性疾病屡见不鲜 ,如真胃扭转、小肠扭转、盲肠扭转和子宫扭转等。但在 1头奶牛同时发生真胃左方扭转、盲肠扭转、子宫扭转实属少见。目前在国内尚未发现奶牛三种器官同时发生扭转的病例报道 ,现将笔者治愈奶牛三器官同时扭转的病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该牛是双城市希勤乡希业村养殖户唐振华自养。主诉 :此牛于 2 0 0 2年 7月 15日 16时左右突然发病 ,出现腹痛 ,起卧不安 ,两后腿频频向前抬起踢腹 ,时而回头观腹 ,不反刍 ,无食欲 ,呕吐 ,排粪次数减少 ,只排少量黄绿色粥样便…  相似文献   

11.
奶牛真胃移位包括真胃左方变位、真胃右方扭转。它与真胃阻塞、真胃代谢性酸中毒、真胃炎、真胃弛缓等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可相互继发或并发。近些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运动不足等,文章在分析各种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从营养供应、饲养管理、中药预防到外科手术治疗等一系列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真胃扭转病症是一种常见病,是营养严重失调的一种内科疾病。对奶牛真胃扭转的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病 ,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多。左方变位 ,其扭转程度较轻 ,进展较慢 ,真胃与肠还能部分相通 ,为不完全阻塞 ;临床症状较轻 ,不易诊断 ,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病因分娩、公牛爬跨、奔跑、跳跃、剧烈运动等机械因素和前胃弛缓引起的真胃弛缓等 ,都是引起真胃变位的因素。其中分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约占左方变位的 70 %左右。2 临床症状一般分娩后发病 ,初期呈现前胃弛缓 ,久治不愈 ,时好时坏 ,病程缓长 ,逐渐消瘦 ,吃少、喝少、排粪少 ,体温、呼吸、脉搏正常 ,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卧地时 ,常常呻吟。3 …  相似文献   

14.
真胃右方变位是真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从而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症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奶牛真胃变位明显增多,其中左方变位常见,右方变位相对少见。沈阳农大畜牧兽医学院于2004年4月份成功诊冶一例奶牛产后真胃右方变位病例,现将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102头奶牛真胃扭转和71头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病例记录作追溯性研究,以确定术前细胞外液碱剩余量浓度能否用作奶牛真胃扭转术后康复的预后指征,以及是否有助于真胃扭转和真胃右方变位的鉴别。从颈外静脉或尾静脉采血,直接注入抗凝管中,充分摇匀,送实验室作pH和血液气体分析。应用标准记录计算细胞外液碱剩  相似文献   

16.
乳牛真胃扭转病例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过食、消化不良、败血性乳房炎或子宫炎、酮病等,引起真胃驰缓而发本病。我场近期发生真胃扭转两例,经手术矫正真胃而痊愈,现将两例临床症状和手术整复过程报导如下。病例: (一) 黑白花奶牛2309号,3岁,1  相似文献   

17.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也称真胃扭转。粗饲料是饲养奶牛的基础,精料是饲喂奶牛的一种补充料。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与奶牛饲喂高精料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平衡日粮精粗比和饲喂技术能有效降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疾病为奶牛的常见疾病,很多需要手术治疗。针对奶牛真胃左侧、右侧变位整复术,瘤胃切开术,真胃积砂整复术,小肠扭转整复术等常见肠胃疾病,对它们的临床症状、诊断、手术要领、手术步骤、术后护理方法等进行介绍,为成功进行手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的真胃疾患在放牧牛中较为多见,常见的有真胃阻塞、真胃变位、真胃扭转、真胃炎和真胃溃疡。由于诊治困难,所以危害也比较严重。而真胃糜烂或溃疡一般发病过程是真胃阻塞→真胃炎→真胃溃疡。刚断奶的犊牛易发。  相似文献   

20.
真胃右方扭转是奶牛真胃疾病中常发生的疾病,针对这种疾病治疗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是由于手术部位和真胃固定方法较为传统,术后易感染,易复发。近年来,我奶牛住院处对奶牛真胃右方扭转采取一针缝合固定的方法,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