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给葡萄生产带来的损失较重。介绍了葡萄灰霉病的发生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并提出了葡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供葡萄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太康县立地条件下,设施栽培葡萄灰霉病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总结了葡萄设施栽培灰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力求为豫东地区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浪县秋延后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古浪县日光温室葡萄面积逐年增加,但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频发。通过对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古浪县秋延后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真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导致作物歉收与严重经济损失,使用诸多措施也难以根治的植物侵染性病害。灰霉病可致植物多个器官发病,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叶片、花瓣、果实发病尤为严重。生物防治是防控灰霉病最具有潜力的途径。本文对生物防治灰霉病的手段进行综述,介绍可有效防治病害的微生物与植物源杀菌剂及其作用机理,分析生物防治的利弊,以期为灰葡萄孢菌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物灰霉病及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之一,对农业产品及园林观赏植物均有较大危害。对植物灰霉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防治措施、抗病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对灰霉病的防治研究主要针对果蔬类,而对园林观赏植物的研究较少,这为后期对灰霉病抗性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葡萄产业已成为宁夏干旱沙荒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本文通过对宁夏金沙林场葡萄基地病害的实地调查及研究,介绍了宁夏干旱沙荒地葡萄霜霉病、白粉病及灰霉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特征、侵染循环、发病因素及发病程度,分析总结了葡萄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蓟县地区红地球葡萄发病率较高的日烧病、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的发病时期、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检测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明确中国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抗性频率,为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04个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葡萄不同气候栽培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不同。【结论】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较为普遍,且存在交互抗性,据此,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中应限制嘧霉胺的使用次数,可与二甲酰亚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交替使用;引进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新型杀菌剂或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9.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葡萄灰霉病症状、病菌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抗药性、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使用剂量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与对照药剂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防治效果分别为78.85%、86.58%。于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用药1~2次,每次间隔5~7 d,使用有效剂量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900 g/hm2,可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对葡萄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