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养猪业的风向标——生态养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海滨 《北京农业》2013,(15):138-140
生态养猪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国内外逐步开始步入正轨。本文介绍了生态养猪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式,并指出了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做的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2,(3)
为及时反映国内外高等教育高级管理者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自2009年10月起,《大学》杂志开设了“高端访谈”栏目。一年多来,多位教育行政领导、国内外大学校长、企业高管和知名学者接受了我们的专栏访谈,发表了深刻而生动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芦荟——来自大自然的良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利用芦荟的概况,为进一步开发这一神奇的植物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食用植物提取物发展动向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几种食用植物提取物的作用及开发现状,以期为食用植物提取物这一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器人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的应用。农业机器人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农业生产劳作简单化、效率化,不仅解放了部分劳动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农业机器人的关键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遥感图像压缩技术——小波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远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32-1233
根据当前国内外遥感图像数据压缩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小波压缩特点、算法及其关键问题,结合遥感影像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新的方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基本原理,构造,设计工艺的内容,展示了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平衡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汪成  刘明禄 《农技服务》2014,(3):130-131
本文探讨了休闲渔业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和我县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对我县休闲渔业发展内外环境进行浅析,从而阐明发展休闲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县休闲渔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考——土地银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永生  朱连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32-14933
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难以达到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目的。阐述了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土地银行的流转模式,并提出了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环境蠕变问题研究动态——天津滨海湿地退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湿地退化问题的研究进展,结合天津滨海湿地现状加以讨论,并展望了湿地退化问题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沼液替代化肥对麦季CH4、N2O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遮光密闭箱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化肥、化肥+稻草、50%沼液+50%化肥、100%沼液4个处理下麦季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WP)对麦季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化肥+稻草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麦季CH4和N2O排放通量,使其所产生的GWP及单位产量的GWP显著(P<0.05)增加,分别提高了57.90%和52.00%;而100%沼液、5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减少了麦季GWP及单位产量的GWP,分别降低了25.39%、10.88%和24.16%、10.97%,主要是由于沼液处理降低了麦季N2O排放总量。可见,稻麦轮作条件下沼液替代化肥措施会降低稻茬麦季的综合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粮食作物产量与施肥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山东省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都在逐步增加,化肥与粮食单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20世纪90年代粮食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化肥用量仍然增加,化肥的增产效率逐年降低;同时作为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玉米的产量呈现与粮食相同的趋势,通过对山东省几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小麦、玉米施肥量处于较高水平,且地区间施肥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以及化肥在两种作物上的分配比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摇瓶培养和盆栽试验,对化学、生物及化学-生物联合作用的活化钾长石的释钾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生物处理对钾长石均有活化效果,可增加钾释放量;化学、生物活化钾长石对玉米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且化学活化效果更优;化学-生物联合活化具有协同作用,活化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的相关分析表明,与香气品质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组分、含氮化合物和总灰分。化学成分与香气质、香气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化学成分对香气质作用的大小为:挥发碱>总糖>总氮>总灰分,对香气量作用的大小为:总灰分>总糖。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26-6228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化学修复方法,包括化学淋洗法、化学固定/稳定化法、化学还原修复法和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方法等.通过对这些修复方法的综述,归纳了各种化学修复方法的应用,且对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灰色局势决策法评价烤烟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智君  王保兴  张强  田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88-13591,13594
[目的]掌握初烤烟化学特性的优劣。[方法]分析检测213个烤烟样本的18项化学指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不同来源的烤烟样品化学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获得不同烤烟品种化学特性效果测度值,通过感官评价方法验证,表明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获得的初烤烟化学特性测度值可表征烟叶化学特性。[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原料在卷烟配方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河北省中南部旱薄沙壤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后棉田土壤养分状况、棉花产量性状与肥料投入收益情况,为有机肥替代减施化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单施化肥与增施有机肥配合减施10%、30%、50%化肥共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位3 a后,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调查棉花产量性状,分析肥料投入收益情况。【结果】定位3 a后,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增施有机肥后,随着化肥减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降低趋势,但减施10%、30%化肥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减施50%化肥后显著下降;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后,通过影响棉花单株铃数影响棉花产量,减施10%与30%化肥后籽棉产量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而减施50%化肥后籽棉产量显著降低;肥料投入收益以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10%与30%2个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论】在河北省中南部旱薄沙壤棉区,增施有机肥1 500 kg/hm2,减少化肥用量30%,可提高棉田土壤有机质,稳定棉花产量,实现肥料投入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培养条件下水稻土(黄泥土)微生物量碳、氮,呼吸强度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为正确认识集约化农业利用条件下,施肥特别是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的黄泥土表层土壤,通过室内培育试验,观测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微生物量碳氮、呼吸强度,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整个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碳含量情况为:化肥配施2%秸秆或2%猪粪>对照及化肥配施0.5%秸秆或0.5%猪粪>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化肥配施2% 秸秆>对照、化肥配施2% 猪粪或0.5% 秸秆>单施化肥处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和代谢熵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整个培养过程中,化肥配施2% 秸秆或者猪粪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大于其它施肥处理;微生物代谢熵的关系为:化肥配施2%秸秆或者2%猪粪及单施3倍常规化肥>化肥配施0.5% 秸秆或0.5%猪粪及单施0.5倍常规化肥>对照及常规施肥量处理;BIOLOG分析表明,大量施肥,特别是大量施用化肥处理降低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微生物多样性。【结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及微生物多样性可以灵敏地反映集约利用下土壤质量的变化,在高度集约利用农业下,大量的施肥,特别是化肥降低土壤的生物量及活性,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航  黎青  杨文叶  李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08-2109,2146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4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3个等量化肥处理和3个不施化肥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菜饼配施化肥处理毛竹产量最高,累计产竹量达50.05t/hm2,比对照增产75.2%。菜饼配施化肥和栏肥配施化肥分别比单施化肥毛竹产量增长率为28.1%~22.7%;单施菜饼和施栏肥比对照增产16.2%~9.8%。有机肥配施化肥年竹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而单施化肥年产量不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施栏肥增幅大,菜饼次之,无机区增幅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增幅最大的是菜饼配施化肥,其次为配施栏肥。[结论]菜饼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提高和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栏肥配施化肥也是一条有效措施。但最佳施肥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3种单项防治技术(菜农化学自防、性诱区和化防)和1个综合防治技术(性诱+化防)对甘蓝种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不同处理区甘蓝上的小菜蛾幼虫发生量为:综防区≈化防区﹤自防区﹤性诱区﹤不妨区。不防区的捕食性天敌最多,分别在11月2日、11月9日达到高峰(1.16和1.22头/株);自防区的捕食性天敌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0.04~0.18头/株。整体上,化防区和综防区的天敌数量相似,但高于自防区,低于性诱区和不防区。综防区和化防区的一级甘蓝比例均比自防区高,分别为71.6%和66.8%。综防区的投入收益比在各处理中最高(1∶7.84)。[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小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