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效应,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空间效应和生态效应4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城乡融合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2019年呼兰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它所采用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同时进一步评估这种模式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成效。研究结果显示,呼兰区是一个“产业-空间-制度”多维协同,“城-镇-村”三级联动,呼兰区共同发展的城乡融合模式。2013-2019年间,呼兰区城乡融合发展总体效应呈波动变化的趋势。经济效应方面,阶段差异较明显;社会效应方面,也具有较明显的阶段差异;空间效应方面,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生态效应方面,发展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闯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89-90,94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被称为"第六产业",已经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创新的新方向。结合农业产业融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对黑龙江省肇州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来更好的指导肇州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文旅产业的融合机理,对近年来河南文旅产业中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搭建、全域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河南文旅融合的发展态势,进而提出了重塑河南文旅品牌新形象,通过融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旅游,打造“全产业链”式文旅产业业态,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引领全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为河南全域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凯  陈珂 《林业科技》2020,45(3):57-62
基于产业融合等理论,从融合发展基础、融合发展动力、融合发展要素等方面探讨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机理,以安徽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康养产业为例,分析当地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功能区划和主要路径,并据此提出若干产业促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江西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凤凰沟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通过科学探索产业融合模式,结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总结了园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江西省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中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三产融合的要点及建议:二产的正确选择才能实现全产业健康发展,重视咖啡的特殊属性,投入要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并加快一产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刘双良  杨梓琪 《绿色科技》2020,(4):237-238,241
指出了建设用地市场的二元分割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势在必行。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必要性;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分割运行所面临的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困境、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失调、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的提出使中国旅游业迈向产业融合及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的战略实施过程中,热带花卉文旅产业依托其丰富的种质资源以及深厚的花卉文化内涵,在旅游市场上广受欢迎.文章在分析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概况及文旅融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提出海南热带花卉文旅产业存在的问题及...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林业休闲产业和民宿产业的概念,分析了两项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特点,分析了两项产业融合发展所能产生综合效益,并针对现状不足,从规划先行、样板引领,完善外围配套、标准化接待设施,以特色吸引人、以真情留住人,加强宣传、品牌取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导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仁重 《绿色科技》2023,(3):141-144+148
为了助推济源示范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引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测算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结果表明:从2010~2019年,济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曲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中度失调持续上升至2019年初级协调。2010~2014年济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不紧密;2015~2018年,济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始相互影响;2019年,济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促进的迹象。济源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区域内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合水平,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济源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第二是紧跟国家战略,开启小浪底黄河文化公园建设;第三是找准两大产业的契合点,充分释放文化产业的张力和旅游产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从农业与旅游业关联程度、融合创新程度和融合发展效应三个方面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熵值法和因子分析计算陕南地区不同年度的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综合指数,然后运用障碍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障碍。结果表明,2008—2018年,陕南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态势的两阶段特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影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依次是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关联度、融合效应,产业融合创新程度是制约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第一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城乡产业融合越来越重要,二者之间是否协调,既影响各自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又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应用产业理论分析农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从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两业协调发展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2004—2019年湖南省农业与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与协调发展演化趋势可知,湖南省农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调度大小由负转正,但仍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基于此,针对性提出促进湖南省两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娟  李光跃 《绿色科技》2019,(11):21-23
指出了近年我国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是乡村建设重点,但乡村若以单一产业发展,则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容易导致景观同质化、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产业融合在乡村发展中渐渐成为大势所趋。以巴中市驷马水乡为例,分析了其资源优势,提出了驷马水乡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策略及建议,以期为类似的乡村景观规划案例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介绍了山西林业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总结出山西林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林业第一产业投入不足、林业第二产业产带动力不强、林业第三产业发展支撑乏力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提高林产品加工销售能力3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有效推动全省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露 《绿色科技》2015,(4):320-321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北京市延庆县作为首都五大生态涵养区之一 ,应坚持发展生态经济 ,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分析了延庆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对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背景,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传统村落景观和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指出了需要寻找两者之间的融合,才有利于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子三寨村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当地景观和产业的优势,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与乡村产业融合的基本策略:(1)农业与景观融合优化生态保护的产业结构;(2)旅游业与景观融合丰富空间完善村落格局;(3)文化业与景观融合打造韵味传承历史文脉。突出产业特色,建设传统村落的旅游设施,将文化创意延展到公共设施景观中。以挖掘传统村落生产与生活特色,打造村民富,村寨美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7.
张勇  王梦婕 《林产工业》2019,46(8):I0018-I0018
2010年前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此,吉首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尹华光立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已有的实践经验以及现实问题,编写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本书意在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外部以及内部环境等基本的方面出发,加深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者能够实现跨界融合的相关问题的认知。总览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丽江·云南核桃文化三产融合智慧示范园践行了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部署意见,充分依托永胜县100.6万亩核桃产业基地,多形式、多方面推进农村三产融合,通过带动产业链发展,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精准脱贫。通过客观分析建设现状和产业基础,进行了科学的产业布局和智慧示范模式体系的构建,为全县首个农村三产融合智慧示范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国外三产融合实例与我国三产融合发展要求,指出了我国在发展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应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同时也要与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发展现状等相结合。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为例,从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多元化体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系统论(System Approach)关注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层次的联系,“产城融合”是产业要素与城镇要素良性互动并产生功能溢出效应的目标性概念。从理论范式上讲,“产城融合”属于系统方法论研究的范畴。用系统论分析方法对“产城融合”进行了规范解释,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内涵界定和外延拓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产城融合”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使之更好地指导当前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