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整体式木工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刨花板时铣刀温度分布为研究对象,探究铣削深度、前角、及螺旋角对铣刀温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优化参数提升铣削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采用动力学仿真分析模拟实际切削工况,对立铣刀铣削温度进行理论分析,得出铣削深度、前角、螺旋角三个主要研究变量。通过Abaqus软件分析以及试验探究,分析以上三个研究变量对立铣刀铣削刨花板过程中刀刃温度变化的影响,验证了立铣刀铣削温度模型的可行性。铣削过程中,铣刀的温度经历快速上涨、缓慢上升、趋于稳定三个阶段。其他条件一定,当切削深度为4.0 mm,前角为17°,螺旋角为22°时,刀刃的平均温度较低。研究结果对立铣刀铣削加工温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杉木、橡胶木与榉木的铣削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杉木、橡胶木和榉木在不同铣削方式和方向的切削力、表面质量、切屑形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大小排序为榉木>橡胶木>杉木,螺旋铣削>锥形铣削>直齿铣削,切削方向X3>X2>X1,影响切削力的主效应顺序为铣削方式>木材种类>铣削方向。表面粗糙度Ra大小排序为榉木>橡胶木>杉木,直齿铣削>锥形铣削>螺旋铣削,X3>X2>X1,影响Ra的主效应顺序为木材种类>铣削方式>铣削方向。此外,根据已加工表面形貌特征,木材螺旋铣削后表面无明显崩边,锥形铣削后表面局部崩边,直齿铣削的表面有崩边和凹坑等异常损伤。木材直齿铣削的切屑形态为薄片状或长条状,螺旋铣削的切屑形态为螺旋状,锥形铣削的切屑形态为片状。家具材料进行粗加工时,建议采用直齿铣刀沿X1方向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3.
铣削是一种重要的木材加工工艺,通常大多以圆周铣削的方式来加工木材和人造板工件。图1表示了圆周铣削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在多刀齿圆周铣刀上,当所有刀齿的切削刃在相同的切削圆上运行时,各切削刃的工作和受载情况相同,因此,我们只需研究单个刀齿切削刃,其结论即可推广至整个铣刀。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北农业大学“木材加工机械与刀具”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动画仿真辅助“木材加工机械与刀具”课程的教学实践入手,探讨了动画仿真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应用,从直齿圆柱铣刀三维模型的建立、铣刀固有振动形态的分析、铣削运动仿真、铣削过程动力学、铣刀受载应力分析、动画仿真辅助教学的有益效果等6个方面加以阐述。实践证明,在“木材加工机械与刀具”的教学中,动画仿真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木材加工机械和刀具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金刚石刀具前角和切削参数对中密度纤维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大,切削质量改善;而随着每齿进给量或铣削深度的增大,切削质量均变差;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是每齿进给量,其次为铣削深度和刀具前角。在刀具前角12°,每齿进给量0.5 mm,铣削深度1 mm的最优参数组合时,MDF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较低,为3.82μm。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金刚石刀具前角和切削参数对中密度纤维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大, 切削质量改善;而随着每齿进给量或铣削深度的增大,切削质量均变差;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是每齿进给 量,其次为铣削深度和刀具前角。在刀具前角12°,每齿进给量0.5 mm,铣削深度1 mm 的最优参数组合时,MDF 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较低,为3.82 μm。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实验为基础,研究实木地板榫槽铣削加工中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为不同切削工艺下加工参数的优化以及设置提供参考依据,达到提高加工质量、延长刀具寿命并用以指导生产的目的。【方法】以山毛榉材地板为试验材料,运用木材切削机理对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及切削宽度3个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集切削过程中随着切削参数变化产生的切削力值,揭示在顺铣和逆铣方式下不同切削参数对实木地板榫槽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在不同铣削方式下,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XYZ方向的切削力总体呈降低趋势;随着进给速度和切削宽度的增大呈现升高的趋势,顺铣加工时XYZ 3个方向的铣削力变化相比逆铣加工的波动趋势小,稳定性要好。通过对铣削力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可知R2(Fdown)=0.9490,R2(Fup)=0.8516,均接近1,回归效果显著,验证了铣削力模型的合理性。【结论】通过对比相同切削参数在不同工艺条件下产生的切削力变化,可知顺铣加工稳定性高于逆铣加工。  相似文献   

8.
高速加工中影响平面铣削精度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速加工中影响平面铣削精度的几方面要素,介绍了在粗铣、半精铣及精铣条件下如何选择铣刀,分析了冷却方式及涂层材料对刀具的影响,对铣削效率加以综合评价并提供了相关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从刀具旋向特点、加工方式、切削参数以及刀具磨损等方面介绍整体硬质合金螺旋木工铣刀的应用和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小型台式多用木工机床加工硬质木材榫槽难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组合铣刀.以数块窄刀刃圆锯片组合代替宽刀刃,多刀刃代替双刀刃,组合时锯齿刀刃错位排列,各段直刃呈螺旋状,采用大前角改善切削性能,齿廓优化成刨削锯齿状以提高锯齿的耐用度和使用寿命.该铣刀具有分块式切削刀刃,切削性能优良,加工硬、软质木材榫槽时的进料速度比直齿双刃盘式成型铣刀提高3倍.  相似文献   

11.
使用砂光机磨削木材存在功耗大、噪声大和粉尘多等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木材高速螺旋式玉米铣刀,其采用“以切代磨”的方式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该玉米铣刀形似“玉米”,刀尖处直径Ф160~240mm,可实现高线速度切削,刀身均布有2~6排螺旋式阶梯槽,各螺旋槽上均布有6~10个刀片槽,可实现刀片逐刃切削;刀具采用组合结构,刀片前角20°~26°、后角9°~13°,刀具下装有可调高的碟形弹簧,以实现刀片磨损后的补偿,提高刀具材料利用率。通过分析计算发现,初步设计的玉米铣刀质量达105kg,刀身和刀片安全系数在83~402之间,材料浪费严重,因此在优化设计时刀身内部采用了中空结构以减轻质量,装有配重拉杆以调整平衡,增加刀片数量,优化后玉米铣刀质量降至43.5kg,安全系数降到33~70之间,完全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龙滨  郑少萍 《林业科学》1989,25(6):515-521
混合型锯链是由直齿式锯链的切齿和刨齿与刨刀式锯链的刨旋齿组合而成。在东北林区使用多年,受到普遍欢迎。本文利用T-2型链锯切削试验台对这种锯链进行了试验和测定。试验表明,混合型锯链横截红松和槭木时,锯截效率高于刨刀式;横截紫椴和硬桦时,前者低于后者,但高于直齿式锯链。斜截时,混合型锯链的跑偏量大于刨刀式,小于直齿式,但锯截效率下降很小。可见混合型锯链优于直齿式锯链,适于伐木作业。混合型锯链有各种功能的锯齿,故平均每齿受力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削片机切削能量损耗大、功率不匹配和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和Ⅰ、Ⅱ、Ⅲ型混合模态断裂准则,以及年轮对木材断裂的影响,将刀具旋转切削的动力学问题转为对木料的断裂分析。通过对木料在切削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确定裂纹扩展模型,构建了力学模型,推导并研究了切削力与各切削参数之间的关系;借助MATLAB软件建模分析切削角、木料半径和切削厚度与切削力的关系,得到切削角θ=π/4,裂纹极角φ=2π/5时,切削能耗较优。  相似文献   

14.
木工铣刀固有频率的声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利用声学原理,采用声级计作为传感器,测量与国产MX519型立式单轴木工铣床配套的木工铣刀固有频率的方法,以期为木工铣刀的动态特性设计与检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割灌机圆锯片对齿尖高度一致性的要求很高,圆锯片孔和定位垫圈孔的安装间隙可能引起的偏心必须予以考虑.文章提出了符合切削原理且经生产实践验证的齿形参数推荐值,并论述了锉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外木材切削刀具设计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综述国外木材切削刀具设计理论新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木工刀具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成果,特别是木工刀具检测技术的新进展.文章着重介绍了圆锯片研究、带锯条研究、刀具磨损和腐蚀、木材铣刀方面的新技术及木材高速切削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了刀具设计和刀具磨损方面新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板扣型及外形的变化,国内从德国豪迈公司引进的强化复合地板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双端铣刀轴配置8+8方式(刀轴顺序:预切刀、成型刀、精修刀、扣刀,即:4工位8轴)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对双端铣刀轴配置进行了改进,对工位进行了相应调整(目前刀轴最高配置达到6工位12轴),在双端铣末端空位加设了两套刀轴,并采用专用倒角刀加工地板倒角,使地板产品的边缘直线度和粗糙度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