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温度对室内装修有害气体释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地区两种代表性的品牌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对挥发性有害气体(VOCs)释放量的影响。利用小型气候箱和手提式VOCs测试仪分别测量两种刨花板在15℃、23℃、25℃和35℃情况下的VOCs释放量。研究表明:温度为23℃时,板1VOCs的最初释放量高于板2;温度为35℃时,刨花板中VOCs释放量要高于其他温度情况下的释放量。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温度对刨花板VOCs的释放量有明显的影响,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板材有害气体的释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浚卿  田媛  刘卓  李科 《绿色科技》2014,(4):196-199
探讨了北京市城区2环、3环、4环、5环及其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共16个采样点大气可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在测定过程中采用了静态吸附法进行采样,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仪/质谱仪(TDS—GC/MS)联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测定,选择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每个采样点都检测出有害化合物,包括乙醛、氯仿等;从大气V0(?s的释放总量来比较.南边和4环释放量分别最大;东边VOCs释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呼家楼〉广播学院〉青年路〉朝阳门;南边VOCs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大生庄〉大红门桥〉永定门〉木樨园桥;西边VOCs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航天桥〉晋元桥〉阜成门〉定慧桥;北边VOCs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安华桥〉北辰桥〉鼓楼大街〉天辰桥;在2环、4环及5环内,南边大气VOCs释放量相对最大;在3环内,北边大气VOCs释放量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4.
杉木干燥过程中的有机挥发物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玲  陆熙娴 《林业科学》2008,44(1):107-116
采用小型干燥机干燥木材,在冰浴中用酸化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对尾气中醛类和有机酸、醇类采样,用活性炭管对萜烯类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有机挥发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干燥释放的主要物质是甲醇、乙酸和甲酸,其次是乙醛、甲醛、丙烯醛/丙酮;萜烯类挥发物主要有α-蒎烯、D-柠檬烯、莰烯、β-蒎烯、β-水芹烯.杉木高温干燥释放的醛类和酸、醇类挥发物远高于常规干燥,高温和常规干燥中挥发物总量分别为91.7 g·m-3和29.9 g·m-3,但萜烯类挥发物总量差异很小.木材干燥终含水率对醛类和有机酸、醇类释放量影响较大,对萜烯类释放量影响较小.甲醛高温干燥时随含水率降低释放速率增大,其他物质在高温和常规干燥时的释放速率随含水率减少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板式家具用薄木贴面刨花板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曲柳薄木贴面的工艺条件:施胶配比、涂胶量、热压温度对薄木贴面刨花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木贴面能减少刨花板VOCs的释放,热压温度升高、施胶量增大都会使薄木刨花板的总有机挥发物(TVOC)释放量增大,初始释放浓度上升,施胶配比增加,TVOC释放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通过对试件VOCs成分进行分析表明,施胶量越高,萜和脂肪族类物质含量越低,饱和烃类和苯系物化合物挥发量越高;热压温度越高,苯系物化合物相对含量越大,而饱和烃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越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型干燥机干燥木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对干燥过程中释放的有机挥发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干燥释放的主要物质是甲醇、乙酸,其次是甲酸、乙醛、甲醛、丙烯醛/丙酮,而萜烯类挥发物很少。尾叶桉高温干燥释放的挥发物比常规干燥明显增多,尾气中甲醇浓度超过标准限值。甲醛高温干燥时随含水率降低释放速率增大,其它物质在高温和常规干燥时的释放速率随含水率减少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有机挥发物VOC对环境的危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中概述了木材干燥中有机挥发物 VOC的来源、成分、挥发量、挥发浓度及浓度变化过程、影响挥发量和挥发浓度的因素,并介绍了测量和控制木材干燥中VOC挥发的几种方法。旨在加强对木材干燥工业中有害气体研究的重视,为木材干燥的VOC挥发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温度、取样部位和木材含水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疫检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20—40℃是分离松材线虫的适宜环境温度,提高分离用水的起始水温可大大加快线虫的游离速度。取样部位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树干同一部位内材线虫的分离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外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化蛹期间蛹室部位线虫分离率和密度均大大高于非蛹室部位。木材含水率在18%以上时对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某河流大规模农田种植河段以及相对清洁区域共设置4个采样点,采样并分析了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受农田影响河段上覆水磷浓度含量远超过对照点位,也超过ⅴ类水限值。受农田影响沉积物中总磷含量高于对照点位,且较为活泼形态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点位,具有较大的内源磷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10.
温湿度控制系统对木材干燥的影响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常规蒸汽窑干燥木材过程中影响空气温度、湿度控制稳定性因素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国内木材干燥行业所使用的温、湿度控制仪器中控制类型及控制方式的分析,认为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方式;以先进的智能湿度测控仪表、一些逻辑元件及电子电路组成适合于木材干燥工艺的木材干燥温、湿度半自动控制是比较经济实用的。分析了全自动控制的优缺点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木材干燥应力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干燥收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蠕变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应变四种因子.通过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与干燥扩散数学模型的联合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物理力学特性(如干缩率、含水率、干缩各向异性、横纹静曲弹性模量等)对干燥应力、干燥应变的影响,分析干燥应力的产生、发展和释放的机理,为科学制订木材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漆饰贴面刨花板VOCs及气味释放特性,分析环境因素对板材VOCs和气味平衡状态释放组分的影响,为人造板气味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以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因素试验方案,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对板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释放VOCs和气味情况进行分析,确定2种漆饰贴面刨花板特征气味物质和可能性来源的同时探索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2种板材的VOCs和气味释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比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释放TVOC浓度低、气味化合物数量少且总气味强度低,2种板材均以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超标最为严重。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来源为芳香族化合物、酯类和醇类物质,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来源为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物质。不同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大小。随着空气交换律与负载因子比增加,硝基涂料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硝基涂料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增大。随着湿度增加,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增大,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减小。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减小,空气交换律与负载因子比对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影响不大。【结论】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可作为人造板及家具材料气味研究的手段。相比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更适宜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2种漆饰贴面刨花板的总气味强度和气味评级可通过高斯函数初步建立拟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微波技术在我国木材干燥、木材改性、胶粘剂合成、材料缺陷检测、竹木产品含水率检测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现状,微波干燥技术使木材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较小,具有加热时间短、干燥质量好、提高出材率等优点;通过微波改性技术,可以赋予竹木材某些特殊的功能,使低档竹木材高档化,从而有效地利用竹木材料,提高经济价值;借助微波技术进行胶粘剂合成,反应速度比传统的加热方法快数十倍;提出了微波技术在木材干燥、木材改性、无损检测、萃取甲醛释放量检测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穿孔萃取法测定甲醛释放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穿孔萃取法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碘量法和光度法测得的甲醛释放量差异显著;甲醛释放量随萃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硫代硫酸钠浓度、乙酸铵浓度、乙酰丙酮用量对测定结果影响显著;乙酸铵试剂用量的微小差别对测试结果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木质家具制造产生的粉尘及涂饰工段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加工方式下产生的粉尘浓度远低于半机械及手工加工,砂磨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刮灰层和漆层砂磨粉尘含铅和镉;在涂饰工段,TVOC的浓度因涂饰方式、工况、工序不同而存在差异。建议:尽快制订职业接触木粉尘限值标准,针对不同的加工方式、生产工序,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企业安装水帘降污系统,以有效降低作业环境的VOCs排放。  相似文献   

16.
杜超  沈隽 《林业科学》2015,(3):109-115
【目的】为实现对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的快速检测,探索一种高效、低投入的人造板VOCs释放快速检测法。【方法】以高密度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以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萃取仪采样,气相质谱色谱联仪( GC-MS)检测板材释放 VOCs的浓度及成分,从 VOCs释放水平及成分2方面探索人造板 VOCs高温高湿快速释放机制,对比分析快速检测法与气候箱法采集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结果】快速检测法测得的3种板材的TVOC释放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均是前3天下降趋势较大,之后下降趋势逐渐减缓直至13天内达到平衡状态; VOCs初始释放速率从高到低为高密度纤维板(344μg·m-2 h -1)、中密度纤维板(267μg·m -2 h -1)和刨花板(212μg·m -2 h -1);使用2种检测法测得的3种板材 VOCs释放物均为芳香烃、烯烃、烷烃、醛类、酮类、酯类、醇类及其他类8类,且主要物质相同,均为芳香烃、烯烃、烷烃和醛类,3种板材芳香烃和烯烃初始释放量均占TVOC初始释放量的50%以上;板材 VOCs释放初期,各类化合物速率相差最大,最终 VOCs释放达到平衡时,各化合物的释放速率相差较小;快速检测法测得的板材VOCs释放量均高于气候箱法,使用快速检测法测得的3种板材的 TVOC初始释放速率分别为使用气候箱法测得的 TVOC初始速率的2.06,2.04以及1.79倍,且使用快速检测法使得板材的各类化合物释放量提高程度均不同;将2种方法检测3种板材 VOCs 释放的平衡值进行拟合得到直线 y=1.171x-3.1252,拟合度 R2=0.985。【结论】在本试验设置的条件下,快速检测法的检测效率相对于气候箱法提高了1.15倍,同时,快速检测法所得到的平衡值与气候箱法检测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木材窑干     
正Kiln drying of wood又名木材室干、炉干。木材置干燥窑(室、炉)内,控制介质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循环速度,按预先确定的基准进行干燥处理。窑干的基本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工艺复杂,但干燥速度快,且可使木材干到任何规定的终含水率。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可以将气  相似文献   

18.
电气石具有释放负氧离子等特殊功能,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以及促进各种产品的功能化。本研究将电气石以浸渍的方式引入木材中,通过树脂固化的方式将其固定于木材内部,从而得到具有释放负氧离子的功能性木质材料。利用满细胞法,经MUF处理,电气石浓度在5%,偶联剂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60 min,木材浸渍增重率达到36.9%且分布均匀,负氧离子释放量约为1 086个/cm^3。PEG处理材流失率为15.7%,MUF浸渍处理材的流失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19.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热压机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初含水率对木材温变特性、干燥速率、干缩特性、干燥缺陷和微观构造的影响规律,探明白橡锯材的热压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热压干燥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干燥方法,将初含水率为14%~75%的木材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到2%以下终了含水率仅需120~210 min,木材干燥速率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初含水率较高的木材在热压后会产生严重内裂和皱缩缺陷,当木材初含水率降至15%以下时,热压后无内裂缺陷产生,截面变形也明显减小;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木材厚度干缩系数呈增加趋势,而宽度干缩系数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观察木材的横切面微观结构发现,高初含水率试件的内裂沿木射线生成,其早材大管孔部位可观察到明显压缩。  相似文献   

20.
汽蒸处理对木材干燥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描述了汽蒸处理对蒙古柞、榆和水曲柳木材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蒸处理可使应变转变点向后推迟。由于高温高湿处理,使木材在软化过程中内应力得到一定的释放,从而提高木材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