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总结竹材的构造及力学性能,阐述竹材人造板中的竹编胶合板、竹帘胶合板、竹帘竹席胶合板、竹材胶合板、竹材层压板、竹材碎料板及竹材复合板的工艺过程、产品特点及其用途,对近几年兴起的重组竹的加工工艺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竹材人造板及重组竹的加工技术制作竹建筑结构用竹质板材和方材的方法,以及由竹板或竹板和钢板构成竹材组合板、组合梁、组合柱、组合墙体等结构构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竹结构建筑尚无相关的设计规范,对其主要承载构件的基础研究和设计参考依据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竹质复合工程材料受弯构件试验研究进展,从3个角度阐述了竹材在竹质复合工程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对竹质复合工程材料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竹碎料板生产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竹碎料板是以竹质碎料为主要原料,施加一定量的胶粘剂,经成型、热压而制成的竹质人造板材。发展竹碎料板生产是工业性开发利用杂竹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可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以提高竹材综合利用率。本文介绍竹碎料板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简要介绍了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竹编胶合板、竹材胶合板、竹帘胶合板、复塑竹帘胶合板、竹碎料板、竹旋切薄片、竹木复合板等竹质人造板和研制成功而未投入生产的竹纤维板、竹水泥碎料板、竹石膏碎料板等竹质人造板;列举了近年来竹质人造板研究内容;还评估了竹质人造板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地竹与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洲高地竹(Arundinaria alpina)是埃塞俄比亚的重要竹种资源之一,但其性能以及增值利用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测定了高地竹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并以毛竹为对照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地竹尖削度小,竹壁厚,基本密度低,干缩率较大;弦向抗弯弹性模量比毛竹高,但顺纹抗压强度、弦向抗弯强度以及顺纹抗剪强度相对毛竹材较低。高地竹在原竹建筑利用和竹质人造板加工利用方面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竹质工程材料及构件的研发,不仅拓展了竹材在建筑、交通和桥梁等领域的应用,而且符合我国绿色发展、清洁生产、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政策需求。文中阐述了以竹集成材、竹篾集成材、竹重组材为代表的3种竹质工程材料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了竹集成材梁柱、竹篾集成材梁柱、重组竹材梁柱、复合竹质梁柱构件以及双拼梁柱等5种梁柱工程构件的结构特点,并从建立竹质工程材料与构件的评价分级方法、研发梁柱用竹质工程构件的长效绿色防护技术、制定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等尚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方面提出了将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竹材是一种天然可再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然而传统竹建筑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如何发挥竹材自身优势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已成为广大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建构理论是众多建筑理论之一,是一种关注于建筑建造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理性协调的理论范式。文章解析了建构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竹建筑的建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研究现代众多前沿设计的竹建筑案例,分析了竹建筑中的竖向、横向、屋顶、空间结构的结构形态,阐释了现代竹建筑设计中呈现出的建构思维下的结构制造,梳理并归纳了现代竹建筑结构制造的4种特征:明晰逻辑、隐喻身体、融合自然、诠释文化;以期使竹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宁的环境,成为人们全身心融入自然界的居所。  相似文献   

8.
马欣欣  王戈  江泽慧 《林产工业》2015,42(4):3-6,17
对竹材和竹质工程材料的蠕变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工程材料蠕变性能的几类模型,包括经验模型、机械模型和机械吸附蠕变模型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研究竹质工程材料蠕变特性的几点建议,以建立适合竹质工程材料的蠕变预测模型,为竹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径竹及竹材加工剩余物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竹碎料。以竹碎料为芯层,以竹席为表层组成板坯,通过热压制备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采用正交试验,选取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施胶量作为工艺因素,对竹席/竹碎料复合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施胶量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通过分析得出优化工艺:热压时间70 s.mm-1,热压温度为170℃,施胶量为10%。  相似文献   

10.
《林产工业》2021,58(7)
竹类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应用广泛。在竹材加工利用中,不破坏或少破坏竹材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天然外观颜色及纹理极其重要。弧形原态重组竹材是在此原则下开发生产的竹质产品,具有重要推广价值。从竹材特性出发,阐述了竹材成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指出弧形原态重组竹开发的必要性,论述了弧形原态重组竹的生产过程、力学性能、破坏机理及其应用,以期为弧形原态重组竹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组竹是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现产业化利用的一种竹基复合材料,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产品可应用于室内外地板、家具、建筑结构材、装修装潢材,以及风电桨叶等高强度材料领域。目前,中国在重组竹制造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但也面临着许多制约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基础研究障碍,亟待解决。文章总结了重组竹材料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重组竹材料在产品开发利用中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期为高性能重组竹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竹材的肌理表现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材肌理是构成竹材设计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和基本形式,是竹质材料不可忽视的重要美学特性。在竹产品设计中,竹材的肌理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具有自然韵律的竹节表现力,光滑清凉的表皮表现力,竖直细腻的纵剖表现力,优美流畅、粗犷古朴的横剖表现力,以及丰富柔润的编织肌理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竹材利用现状及开发方向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千百年来竹材利用长期停留在劈篾编织、原竹利用或经过简单的粗加工生产初级产品。近几年我国在竹材工业性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成功研制了竹胶合板、竹模板、竹地板等新产品。海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裕的水热气候条件和深厚肥沃的土壤条件为热带丛生竹类发展,为海南竹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海南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近期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竹工艺及日用竹制品生产。随着竹资源及竹林面积的扩大,再发展竹质建筑材料、竹质集成材及丛生竹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14.
《江西林业科技》1994,(1):1-4,7
江西省竹业生产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竹材加工业发展步子不大,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对竹材加工业缺乏宏观调控,建厂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布局;综合加工能力差,开发利用层次不够。今后应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竹工艺品和工艺性强的日用品,竹质人造板和竹浆造纸业;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引进和改进技术,开发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竹材利用率。以此来促进资源建设,形成资源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竹质异色重组装饰材是以竹材为原料,采用柔性竹单元制造、竹束漂白、竹束深度匀染等关键技术,将不同色彩竹束重组制造的具有良好装饰效果的竹质建筑装饰材料。重点介绍了竹质异色重组装饰材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总结产品开发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以期为竹质异色重组装饰材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竹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材料,其作为传统建筑材料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竹结构使用力学性能更加优异的工程竹材作为原材料,可实现更加灵活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布局,但普通竹材受弯构件存在截面刚度低、承载力与跨越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结构的应用,故研发竹构件增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已有的竹材构件增强技术研究成果对其构造形式和力学性能进行系统阐述,主要包括配筋竹构件、工字形竹木组合构件、纤维复合材料(fibre-reinforced plastic,FRP)片材增强竹构件、竹-混凝土组合构件和竹-金属组合构件等。将竹材与金属、FRP及混凝土材料组合,其多种材料协调工作形成增强竹构件,增强竹构件的刚度、承载力等力学性能较普通竹构件有较大提升,能够更好地作为结构工程领域的承载构件使用。开发竹材受弯构件的更多有效增强形式、优化材料间连接构造形式、定量评价增强竹材构件的耐久性能、构建多样化的结构体系以及实现现代竹结构产业化发展等,应是未来竹材增强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竹材振动阻尼性能及其在竹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历史自然演变,形成了竹子精巧的多级结构和优异的界面设计——刚性的维管束呈梯度均匀分布在柔性的薄壁细胞中,构成天然“岛链结构”,赋予其高强高韧的同时,通过薄壁细胞和孔隙结构变形或胞间层裂纹偏转来达到吸收能耗、增加阻尼效果,从而抵御自然灾害(雨、雪、风)的侵蚀。本研究从多尺度结构特征(宏观-微观)和化学组分(线形纤维素分子链-无定形木质素聚合物)2方面阐述竹材的振动阻尼特性,分析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对其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竹质复合材料的振动阻尼机理。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竹/木、竹/塑及竹纤维/橡胶颗粒3种复合方式,阐述竹质复合阻尼材料的结构和工艺特征,总结4种层积结构(基础性阻尼、抗冲击型阻尼、轻量型阻尼和静音型阻尼)对竹质复合材料振动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依据“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原则,梳理竹质复合阻尼材料在体育、建筑、交通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从竹材生物学振动阻尼特征、竹质复合阻尼材料减振调控机制、竹质智能阻尼新材料研发以及制品标准化制定等方面,提出亟需解决的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竹质复合阻尼材料具有吸能降耗和抗振降噪功能,在建筑、交通和机械等领域的噪音...  相似文献   

18.
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一种生物基复合材料,可充分发挥竹材拉伸强度高、韧性好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钢材、水泥、塑料等传统材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材料及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产业。文中从竹材力学性能、缠绕单元制备、竹缠绕制品结构及成型方法等方面说明了竹缠绕技术的优越性,列举了竹缠绕复合管、竹缠绕复合管廊等相关竹缠绕制品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效果。最后,对现阶段竹缠绕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竹材人造板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竹材青黄界面有效胶合和竹材单板化利用技术难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开发了竹材单板化制造技术、纤维原位可控分离技术、酚醛树脂梯级导入技术和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等多项技术,研制了多功能竹单板疏解机,建立了竹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平台,开发风电桨叶基材、全竹集装箱底板、室外园林景观用材、建筑梁柱、家具、火车车厢底板、水泥模板及建筑撑木等8种竹基纤维复合材料,使毛竹等大径竹材的一次利用率从20%~50%提高至90%以上,使丛生竹、小径毛竹、其他散生杂竹等未能工业化利用的竹材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竹材是一种优质的工程结构材料,圆竹建筑中普遍采用竹拱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不仅承受力强、不易变形、天然环保、透气性好,而且丰富了竹建筑的设计语言,呈现出各种造型,如穹顶、梁柱框架、桁架网架、编织结构等,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目前,拱形圆竹材加工工艺主要依赖火烤软化定型,工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性能参数不准确,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