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放线菌病综合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又叫大颌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有治疗方法。1病原学牛放线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其幼龄培养物中呈类白喉杆菌,而在老龄培养物和浓汁中钓取的黄色硫磺样颗粒病料压片中为多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病是一种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侵害对象有牛、羊、猪等家畜,但以牛最为常见。为了做好牛放线菌病的防治工作,笔者结合1例牛放线菌病的诊治过程,总结了该病的具体症状,并对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疗和预防措施,为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放线菌病又叫大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两者引起的放线菌病组织不同,牛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菌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的放线菌病,尤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主,本病采取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多菌性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病原有牛放线菌、伊氏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牛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因采食、吞咽困难,甚至心脏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牛、马、猪和人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舌、颌间、头和颈等部位形成局限性的坚硬放线菌肿.牛发病最多.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病是牛、马、猪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的慢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以牛最为常见.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笔者就1999年以来对64头牛发生牛放线菌病,通过用以下方法治疗,痊愈62头,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登堂  王海峰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3):103-103,104
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又叫大颌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牛、马、猪和人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牛最为常见的多菌性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病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  相似文献   

10.
牛放线菌病又称为大颌病,是多种家畜和人类共患的多发性、非接触性、化脓性、肉芽肿型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对牛的危害最为严重,对绵羊和山羊的危害较少。牛放线菌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头部放线菌肿胀。最近几年,随着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牛放线菌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虽然呈现散发性流行,但是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病是多种动物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本文介绍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放线菌病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牛放线菌病又称为大颌病,是由放线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慢性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在头部、颈部和下颌出现化脓性和结缔性组织增生。虽然牛放线菌病不会导致牛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但是因为发病后会严重降低饲料利用,提升经济成本,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济损失。近些年,随着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牛放线菌病发生率呈现高发趋势,因为防治不及时带来严重的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病在牛、山羊等反刍兽中常有报道,但亚洲象的放线菌病未见报道。2004年2月云南某风景区6头成年亚洲象颈部、臂部、肩带部、髫甲部及大腿部外侧等多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肿块,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放线菌病。对较大的化脓性放线菌肿采取手术疗法;对较小的放线菌肉芽肿施行非手术疗法,痊愈。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牛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牛最为易感。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病在牛、山羊等反刍兽中常有报道,但亚洲象的放线菌病未见报道。2004年2月云南某风景区6头成年亚洲象颈部、臂部、肩带部、髫甲部及大腿部外侧等多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肿块,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放线菌病。对较大的化脓性放线菌肿采取手术疗法;对较小的放线菌肉芽肿施行非手术疗法,痊愈。  相似文献   

16.
牛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引起牛的"大颌病"。对畜牧业的发展有很大危害,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本文概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表现、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阐述了该病的治疗及防制措施,以期与广大兽医工作者们一起提高对牛放线菌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放线菌病又称大合病,是各种家畜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发性、非接触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的慢性传染病,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希望动物门诊对就诊的8例牛放线菌病牛,其中3例西门塔尔牛,另5例荷斯坦奶牛,根据发病情况或发病年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为牛放线菌病疾病.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牛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幼龄牛最为易感.  相似文献   

19.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羊、猪、马和其他家畜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本文就牛放线菌病的防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因此只要黏膜或皮肤上有破损,便可以自行发生。当给牛饲喂带刺的饲料,常使口腔黏膜损伤而感染。病原为牛放线菌与林氏放线菌(Actinomycosis Bovls、Actinomycosis Ligniensi)。以头部和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