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牟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测定,针对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全氮含量数据,分析质地、有机质、全氮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质地越粘,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越高,有机质与全氮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是土壤肥力诸因素中很重要的2个因素。在化学测定技术上,土壤全氮的测定较繁琐,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较为容易。通过对测定的大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太仓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结果估算土壤全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9x+0.5。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对土壤供氮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武夷山风景区2008-2010年3年期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植被分布格局和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②土壤有机质、全氮在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具有空间相关性。土壤深度与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40%以上,甚至可高达66.33%。③从整体上看,3年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上呈现不变的趋势,表明武夷山景区在近几年开发旅游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4.
宋阳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326-328
土壤氮素供应状况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开展了南京紫金山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呈密切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影响土壤氮素供应水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焦作市五城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 505个土样的化验数据,研究了0~20 cm深耕层农化样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与速效钾、土壤全氮与速效钾之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3~29.9 g/kg范围的1 005个土样分析,土壤有机质每提升1 g/kg,土壤全氮将以0.0402g/kg的幅度相应提高,土壤速效钾将以5.0305 mg/kg的幅度提高;土壤全氮在0.3~3.29 g/kg范围内的1 505个土样分析,土壤全氮每提升0.1 g/kg,土壤速效钾将以15.817 mg/kg的幅度相应提高。分土类研究,在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上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三者之间也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这进一步验证了增施有机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还田等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对提高土壤全氮和钾素水平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土壤全氮与速效钾之间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了土壤全氮主要源于真正的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完全屏蔽了土壤中施用粉煤灰等高度缩合碳的干扰因素,因而更能明显地反映出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补充土壤钾素的直接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土壤的各种理化性状,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和基础。通过对2007~2013年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求得线性方程为[y=0.0456x+0.1731,R2=0.7984]。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从而为通过有机质含量间接估算全氮含量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肥作用下黑土碳氮功能耦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不同培肥作用下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含量的变化,初步对黑土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功能耦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农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化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不明显;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可溶性碳氮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农肥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新垦荒地以 15m× 15m的网格采样 ,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新垦荒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均为低水平 ,且在土壤表层富集作用不明显 ;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 ,但结构性因素对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变异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碳氮特征,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群落土壤0~10、10~20和2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颗粒组成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中沙粒、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沙植被的建植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而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差异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 cm),深层差异不显著。而同一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垂直方向的变异。其中樟子松样地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含量影响最大,具有明显表聚性,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含量下降最为显著,而沙柳+油蒿+杨柴样地和沙地柏+油蒿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无显著变化。固沙植被的建植显著提高土壤黏粉粒(0.05 mm)和极细沙(0.05~0.10 mm)质量分数,而显著降低了沙粒质量分数(0.1~1.0 mm),不同植被类型样地各层土壤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樟子松样地、沙地柏油蒿样地、沙柳油蒿杨柴样地,而沙粒质量分数与之相反。同一植被类型样地,随土层加深沙粒平均质量分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则呈降低趋势。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间相关性表明,土壤中黏粉粒和极细沙粒质量分数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而沙粒质量分数却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是草本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性营养因子,且它们之间关系密切。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高度(1 600~1 900 m)和不同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在同一垂直土壤剖面中均随着发生层的下降而降低,在海拔梯度上,3大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化呈倒"U"形,均于1 750 m左右处达到最高值;(2)利用SPSS回归分析发现,上下层土壤均出现有机质和全氮、全氮和碱解氮相关性极显著,全氮与有机质呈线性正相关,碱解氮与全氮呈非线性正相关,拟合度均较好;(3)草甸上层土壤中有机质供氮水平高于下层,而下层土壤中碱解氮占全氮比重明显比上层要高。研究揭示了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关性,为武功山山地草甸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太湖县耕层土壤全氮与有机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样采集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太湖县土壤全氮与有机质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县耕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均有所增加,有机质与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21g/kg和1.31g/kg,分别比1981年增加0.49g/kg和0.10g/kg,二者的回归相关性显著。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趋势,其成因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与随机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高黎贡山东坡不同海拔高度020、2020、2040、4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了有机质与海拔高度、全氮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海拔、土壤深度、植被类型、气温、降水量对土壤有机质有着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呈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在海拔高度2500 m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略有降低再增加;在同一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了有机质与海拔高度、全氮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海拔、土壤深度、植被类型、气温、降水量对土壤有机质有着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呈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在海拔高度2500 m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略有降低再增加;在同一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20 cm土样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层,020 cm土样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与2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与2040、4040、4060 cm土层土壤呈显著性差异,而2060 cm土层土壤呈显著性差异,而2040 cm和4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差异不显著;海拔、土层深度、全氮含量、气温、降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植被类型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寒温性灌丛草甸最高。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由于植被生长良好,群落结构复杂,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较高;土壤有机质随气温的增加而减少;随降水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南通市各农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强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21-221,223
对南通市不同农区土壤耕层的全氮与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线性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氮与有机质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但各农区的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有所不同,施肥对有机质与全氮离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漾洱水电站周围5种地类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的总孔隙度最大,土壤疏松,土壤容重小,有机质、全氮量、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灌丛的总孔隙度大,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较高,水解氮含量居中,速效磷和钾含量较低。草地的总孔隙度适中,土壤容重大,有机质含量和全氮量居中,但水解氮和速效钾和磷含量均较低。渣场的总孔隙度偏小,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低,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较低。灌草丛的总孔隙度最小,土壤容重大,有机质含量和全氮量居中,速效磷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甘肃河西半干旱区不同氮磷配施下棉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其相关性特点,为该区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氮素养分变化的早期预测指标提供依据。以石棉721号为试验材料,氮磷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共设10处理,结合室内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播前相比,5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均降低。从施肥处理来看,5层土壤中N_3P_2处理有机质含量最高,且有机质含量N_2P_3N_2P_2N_2P_1N_2P_0,但差异不显著;0~20cm、20~40cm土壤中有机质含量N_3P_2N_2P_2N_1P_2N_0P_2。表明施用氮磷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有所减缓。吐絮期各土层中,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对照(CK),各个土层中N_3P_2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表明增加氮素投入量均可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与播前相比,40~60cm土层中,除N_3P_2处理外,其余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比播前减小,其余4层土壤中各处理碱解氮含量均比播前减小;各个土层中以N_3P_2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除N_3P_2、N_2P_2K处理外,各个处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各个处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因此土壤有机质可以作为指示土壤氮素状况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宜昌13个典型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宜昌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表现出显著的水平分异特征,并且在10~20 cm土层变异性达到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94.2%、72.6%、63.1%.整体上各土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随剖面深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大部分土壤全氮与有机质的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并表现出从表层往下减少的趋势,尤其以黄棕壤与棕壤最为典型,全磷沿土壤剖面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棕壤、黄棕壤和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为丰富,主要与地表植被、气候条件、土壤结构、人工有机肥料投入等因素有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质地没有明显相关性.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主要与土壤母质磷素矿物含量及土壤自身的发育过程有关.黄壤与红壤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与土壤自身发育过程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状况和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菜田土壤的碳氮比(C/N)和碳氮含量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为此,本文通过收集中国主要蔬菜产区的土壤碳、氮数据和与之对应的粮田土壤碳、氮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菜田土壤的C/N比出现了极显著的下降,比粮田下降了1.7个单位,粮田土壤的C/N比平均稳定在10.3左右,而菜田土壤的C/N比却下降到8.6,下降幅度达到17%.菜田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粮田土壤,二者平均相差0.330∥kg,有机质含量与粮田没有显著差异.菜田土壤C/N比下降主要发生在2种情景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都在增加;有机质下降全氮增加.91%的菜田土壤全氮在增加,9%的在下降.52%的菜田土壤有机质在增加,48%的有机质在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对耕地的破坏、剥离与回填,导致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发生变化。通过对邵阳县金称市镇烟田土地整理后耕作层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发现:垦复烟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变化相对于未整地土壤都有所降低或变小,但变化不大;土壤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变化相对增大;不同土壤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趋小,有效磷缺乏的土壤相对增加;未整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垦复整地后的烟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不明显的线性关系;整地复垦或未整地土壤有机质与全磷线性关系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旱地土壤氮素、有机质状况及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具有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的陕西永寿选取6种不同肥力水平的田块,分层采集0~100cm土样,测定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含量,研究其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可矿化氮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全氮、有机质间的相关性,可矿化氮加上土壤起始矿质氮后,相关系数更高,0~45cm土层的可矿化氮、全氮、有机质与作物吸氮量的相关性高于45cm以下的土层,且以30~45cm土层的为最好;以土壤全氮或有机质作为评价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效果不如可矿化氮。  相似文献   

20.
以鄂尔多斯国家级遗鸥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泊江海子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采集的土样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的数据,利用Arc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并绘制了含量分布图,分析了整个流域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覆盖类型、p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泊江海子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6.67 g/kg,全氮含量均值为0.36 g/kg,二者含量均偏低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在垂直方向上,0~20、40~60、90~100 cm土壤深度下的有机质含量均值依次为10.46、8.86、7.06 g/kg,全氮含量均值依次为0.40、0.29、0.25 g/kg,分布规律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均逐步降低。在整个流域,草本植物分布区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相对较高,土壤pH值和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相比之下,有机质含量更易受到pH值的影响,而土壤覆盖类型是全氮含量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