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98-199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家庭逐渐走向小型化,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大批农村地区青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日渐突出,给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压力。通过对养老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结合丽水市农村养老服务当前现状、成效及问题的分析,从完善农村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模式、深化医养结合引进知名医康养护服务机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农村养老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自我养老四种模式,为了比较四种养老模式下铜仁市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基本资料调查表对铜仁市年龄≥60岁农村老年人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幸福感分数分别为33.99、21.39、38.48、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2.474,P<0.01;(2)相比于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显著性较强(P<0.01),依次为:社区养老>家庭养老>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因此,不同的养老模式下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有所差异,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及社会保障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家庭核心化以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年轻人工作压力的增大,这种4一2一1的家庭结构模式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城市的老年人的照料和需求等养老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本文旨在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照顾的三种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不同的赡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试图提出在目前的境况下的一个以社区照顾为本的城市老人赡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大省,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河南省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养老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政府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机构养老数量不足,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省情,提出了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凝聚社会养老合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养老问题愈来愈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机构养老又存在价格过高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下,逐渐诞生了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型养老方式——社区养老。虽然,社区养老缓解了我国的养老压力,但是仍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问题。如,专业医护人员短缺、相应医疗设备落后等。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青海省的社会养老服务形态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但居家养老模式因地域差异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养老模式的研究得出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与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藏区家庭养老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我国城市养老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化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方式面临的挑战,在借鉴国外养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二者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86-18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不断加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对社区和社会的照料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区服务的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重要模式。以长春市部分社区走访调研,进一步了解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并以调查结果为例归纳总结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诸多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的养老服务问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服务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对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从老年人需求层次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老龄化社会,现有养老模式不能满足老人对养老品质的追求,养老模式创新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安徽乐庭健康养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和推行的全景式智慧养老模式,其系统架构包括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和家庭养护院智慧养老服务四个子系统,能够覆盖各类服务对象的养老场景。全景式智慧养老模式人性化的服务体验、精准化的服务项目和高效化的服务速度充分弥补了现有养老模式的弊端,但其发展面临需求、成本和人才困境。因此需要提出解决思路,不断创新养老模式,满足老人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探讨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方法]对江苏省南京市230名老年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从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心理支持情况等方面深刻分析了老年群体在接受社会养老后的家庭养老资源输出变化情况,并研究了老年群体的福利水平变化感知情况。[结果]目前老年群体仍比较看重家庭养老资源的输出,但家庭养老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一定程度上有替代效应。[结论]应注意到家庭养老资源的薄弱,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并从经济、生活服务内容、精神层面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完善老年群体的晚年幸福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未兰兰 《农学学报》2021,11(4):84-88
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是当代信息科技的优越性与传统养老方式的有机结合。“互联网+”在养老方面的应用将为解决农村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现实的路径。本文从智慧养老的基本内涵着手,通过对在农村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展现了农村智慧“护”老、智慧“养”老、智慧“助”老的多层次服务体系的建构,并且从发展阶段,基础建设,顶层设计和老年人自身的维度进一步分析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乡村经济振兴、加强顶层设计、提高产品的适老化程度和转变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新时期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应对老龄化趋势,变革城乡养老二元格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夯实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老年人自养能力;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经历了3个阶段:1949-1956年家庭养老时期;1957-1979年集体社队供养时期;1980年至今多元筹资结构的养老制度.文章用制度变迁理论和交易成本诠释了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发展历程,得出导致农村养老制度发展曲折的原因是制度设定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多次冲突、制度变迁的执行者动力不足、相关联制度政策滞后发展等.农村养老制度要进一步发展就应协调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提高执行者动力,完善关联制度政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公共养老保险而临的困境,各国政府纷纷对传统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年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企业年金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 展开讨论,并提出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河北省C市D村为个案,使用实地研究的方法,基于补给养老服务供给还是补给养老需求两个维度,探讨农村养老服务主体中政府部门、家庭、市场以及社区和志愿部门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行为取向与行为结果。研究发现,政府部门主要通过政策性福利资金补给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然而,囿于强烈的储蓄意识和家庭责任感,农村老年人将其用于自身养老质量提升上实为有限。此外,家庭、养老市场和传统社区志愿部门在养老服务供给中,存在着供给功能的式微和不足。因此,在加强外在行为引力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挖掘农村养老服务主体行为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认识,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几个受到关注的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与发展路径就是加强社区组织的培育,重建农村经济组织和融入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情感体验、物质交换、价值匹配、公平分配和工作量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及这些因素在影响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上的相对重要性,采用问卷法对重庆市15所幼儿园227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随机水平;2公平分配、情感体验和工作量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公平分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最大,在可解释方差中的贡献占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