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在黄山市开展了不同油菜品种展示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14个油菜品种在黄山市的种植表现,摸清了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抗性,筛选出秦优10号、秦研211、沣油737、浙平4号、浙油杂1号、天禾油6号等优良品种;另外,景观油菜生产可选择开花早的沣油737或华油杂62品种,与开花迟的秦研211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2.
滨海县油菜主推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滨海县油菜主推品种仍以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出油率高等综合性状好的秦优7号为主,建议示范推广新品种如杂857、秦优33、S04、沣油737、秦优19、QY10,考察其年度间差异,选择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引进的5个优质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与庐江县主推品种秦优10号进行比较试验,掌握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等特点,筛选出沣油737、浙杂903、长江早油3号等产量表现好的优质早熟油菜新品种,初步认为其可用作庐江县的推广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江苏省海安市油菜品种的更新力度,对9个油菜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邡油777""德徽油9号""秦优10号""德核杂油8号"在海安市的种植表现较好,"沣油737"作为早熟品种在海安市的种植表现也较好,这5个油菜品种可在海安市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继续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沿海盐碱地区机械直播的油菜品种,进行了4个油菜品种的机械直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沿海盐碱地区机械直播的油菜品种为"秦优十号"和"沣油737"。"秦优十号"单株角果数多,千粒重较大,产量较高,但在大田生产上应注意防止后期倒伏;"沣油737"植株高度较矮,株型较为紧凑,结角层较厚,抗倒性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导法对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17个油菜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沣油792沪油21中农油2008德油8号沣油730沣油682中双11号中双4号华油杂9号浙双3号沣油958华湘油12号秦优9号沣油520沣油5103沣油737华航901;上述前9个品种在湖南可自然越冬,后3个品种在湖南推广宜避开湘北地区,中等耐低温的其余5个品种在湖南湘北地区推广时宜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来控制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8.
选取当地12个油菜种植品种,分中早熟和晚熟2组,对不同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中早熟各品种中,沣油737有较好的丰产性,可作为棉花前茬推广种植,德核杂油8号可进一步示范种植,以验证其稳产性;晚熟组各品种中,宁杂1818、秦优10号、秦优11号兼具稳产性与抗逆性,可作为花生、大豆前茬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兴化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油菜品种,对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德核杂8号"、"沣油737"、"秦优10号"等品种稳产性、丰产性、抗病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油菜新品种,于2020年秋,在如东县洋口镇对6个油菜品种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双3号"和"秦优10号"产量高、抗逆性好,在如东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沣油737"和"沪油21"产量稍低,但其抗逆性较好,在如东县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南农油3号"和"秦优19"产量明显较低,且"南农油3号"最不抗冻、"秦优19"最不抗病,故这两个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5,(8):18-20
针对东台市的产业特色,为筛选适合江苏沿海地区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作者引进了5个审定定名的油菜新品种,以秦优10号为对照,从品种特征特性、苗期性状、抗性、产量结构、实收产量等几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机播机收的优质、高产品种盐油杂3号、沣油737、宁杂1818等,并提出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14-2015年在海门市进行了优质油菜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早熟组中以沣油737表现最佳,值得推广应用,其次新品种浙杂903表现也不错,可继续试验推广;晚熟组中以宁杂1818表现最佳,建议作为花生、大豆前茬品种引进推广种植,而秦优系列作为老品种,表现仍不错,建议继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期播种分期收获的方法,对丰油730、沣油737、沣油5103、湘杂优5号、沣油520等5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确定其最适收获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种植制度。结果表明:丰油730熟期早、单株产量高,于4月下旬收获,其性状表现明显优于同期其他品种,适宜湖南省"稻—油"两熟或"稻—稻—油"三熟制直播栽培;而沣油737、沣油520等品种表现中熟特性,综合性状良好,可在湖南省"稻—油"两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于2016—2017年在广德县进行了优质油菜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杂903、浙杂油1号、沣油679在广德县有很大的推广价值,而沣油737、德徽油50表现也不错,建议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5.
责池区油套棉面积为0.67万hm2左右,约占全区油菜面积的50%,通过近2a的品种展示筛选,参试品种均适合该区棉套油栽培,其中综合性状表现最佳的品种为:沪油杂4号、秦油10号、华协102、沣油737、川油36。、  相似文献   

16.
2019—2020年度通过对油菜新品种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观察新品种的适机性状,比较其产量和抗性,以筛选出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浙油杂1403、徽优098、越油518和宁R101等4个品种,分别较对照秦优10号(CK1)增产83.49%、63.19%、38.35%和34.23%;较对照沣油737(CK2)增产57.98%、40.51%、19.12%和15.57%.示范结果显示,分段收获优于一次性机械联合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指导油菜生产,提高油菜生产效益,休宁县农技推广中心引进华油2号、沣油737、皖油28、浙油33、越油1301、沪油21、华油杂62R、徽豪油12、中油杂16、星高油800等10个油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华油杂62R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皖油28产量最高,但对根肿病抗性弱;沣油737和徽豪油12产量与抗病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宣城市宣州区主要越冬农作物之一。为了筛选适合宣州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由15个油菜新品种组成的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并记录有关性状、产量等,为确定主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沣油737、德新油53、核优46、沣油520及早杂油1号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对铜陵县引进的9个冬油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综合品质优良、适合铜陵地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德核杂8号、凯油4号、沣油737、荃油8203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铜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新选育的10个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在浙北地区进行晚稻茬口免耕直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0号和浙油50产量较对照浙双72有显著增加,秦优11号和向农07产量略有增加;所有新品种的产油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浙油50和秦优10号分别增产26.77%和19.42%;综合各农艺性状表现,浙油50、秦优10和向农07比较适合浙北地区晚稻茬免耕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