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棉花芦管育苗新技术研究——Ⅵ.棉花芦管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年芦管育苗移栽试验及其栽培实践结果表明:用芦管培育适龄早发棉苗,应抓芦管预腐处理、高肥力完全型营养土制备、病虫草防除、种子精选、适期播种和及时分植装育与移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9年芦管育苗移栽试验及其栽培实践结果表明 :用芦管培育适龄早发棉苗 ,应抓住芦管预腐处理、高肥力完全型营养土制备、病虫草防除、种子精选、适期播种和及时分植壮育与移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供试棉种为苏棉 8号 ,芦管育苗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 1叶、3叶期 ,芦管育苗移栽棉全株及其根、茎、叶氮、磷、钾含量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 ,现蕾期两者基本一致 ;在苗期阶段 ,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含量均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 ;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 ,两者的氮、磷、钾吸收量差异逐渐缩小 ,3叶期至现蕾期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吸收量接近或略超过营养钵育苗移栽棉 ;棉株各器官中氮、磷、钾分配及其比例两者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棉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棉花芦管育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试棉种为苏棉8号,芦管育苗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1叶、3叶期,芦管育苗移栽棉全株及其根、茎、叶氮、磷、钾含量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现蕾期两者基本一致;在苗期阶段,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含量均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两者的氮、磷、钾吸收量差异逐渐缩小,3叶期至现蕾期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吸收量接近或略超过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棉株各器官中氮、磷、钾分配及其比例两  相似文献   

6.
棉花芦管育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试验于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为陆地棉中熟品种苏棉8号,芦管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比试验(盆栽和小区)结果指出,芦管育苗移栽棉的生进程,株高,果枝数,现蕾量和经济产量等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棉花的生育过程中,芦管育苗移栽棉的主茎,果枝和蕾量的增长具有前(盛蕾至开花前)慢后快的特点,明显地显示出中期稳发后劲足,盛花以后蕾铃脱落少,成铃早而集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为陆地棉(G.hirsutum)中熟品种苏棉8号。芦管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比试验(盆栽和小区)结果指出,芦管育苗移栽棉的生进程、株高、果枝数、现蕾量和经济产量等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棉花的生育过程中,芦管育苗移栽棉的主茎、果枝和蕾量的增长具有前(盛蕾至开花前)慢后快的特点,明显地显示出中期稳发后劲足、盛花以后蕾铃脱落少、成铃早而集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1996~1998 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 号。春夏播棉芦管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移栽棉在现蕾时,其单株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苗期阶段,单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并对根、茎、叶物质积累和分配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物质生产弱势是由芦管环境对棉苗早期限根控叶而使同化产物减少所致;在大苗期阶段,芦管棉苗植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加速; 并随着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营养中心下移,根/冠干重比明显超过对照,出现了下层根旺发优势,形成了强根壮株的良好长势。因此,提高播种质量,改善芦管苗早期的根际营养环境和扩大叶面积,增强物质生产能力,并充分利用大苗期发根优势,将是芦管育苗移栽棉壮苗早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管与营养钵育苗移植苛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苗移栽棉在现蕾时,其单株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苗期阶段,单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并对根、茎、叶物质积累和分配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特生产弱势帅芦管环境对棉苗早期限根控叶而使同化产物减少所致;在大苗期阶段,芦管棉苗植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加速;并随着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芦管育苗和传统营养钵育苗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棉花出苗率和生育进程与对照无明显区别;但是,幼苗期阶段根、茎、叶生长均处弱势地位;而大苗期后,长势逐渐增强,到了现蕾期,棉株长势和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接近或超过对照。这种前弱后强的苗情发展特点,是其特有的双层根阶段性影响的结果。芦管苗双层根的形成,引根大量深扎,对棉花蕾期稳发和防后期早衰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芦管育苗和传统营养钵育苗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棉花出苗率和生育进程与对照无明显区别,但是,幼苗期阶段根,茎,叶生长均处弱势地位;而大苗期后,长势逐渐增强,到了现蕾期,棉株长势和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接近或超过对照。这种前弱后强的苗情发展特点,是其特有的双层根阶段性影响的结果。芦管苗双层根的形成,引根大量深孔,  相似文献   

13.
经十几年系统观察研究,总结了移栽棉花苗床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苗床准备、播前准备、播种及播后管理、齐苗后管理、移栽前管理、移栽等。  相似文献   

14.
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轻简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质育苗、裸苗移栽和基质保存与再利用3个方面总结了天长市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轻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道俭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31-132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是一种新型的育苗移栽技术。具有轻型简便、减少死苗的特点。无土育苗需掌握播前准备、苗床建设、苗床播种、苗床管理等技术;而无载体裸苗移栽需掌握大田准备、起苗浸根和移栽、栽后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胡斌 《农技服务》2009,26(6):25-25,48
分析了影响棉花缓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并从培育壮苗、根外追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底肥移栽、干钵移栽、晒宕增温、留足预备苗与精细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缩短棉花缓苗期的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棉花无土育苗与移栽技术,包括建立苗床、播种、苗床管理、移栽前准备、移栽技术、栽后管理、无土育苗基质的再利用与培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棉花无土栽培在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棉花基质育苗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质育苗、移栽和栽后管理等几方面介绍了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规范化技术,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杨学富  付世好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40-140,143
2006年水阳镇开展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无论前期长势,还是后期产量均明显好于无土育苗。无土育苗前期生长量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均不如营养钵育苗,适当增加密度可以获取相当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湖北省棉花育苗移栽的历史和增产机理,分析了棉花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几项育苗移栽技术,提出了目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