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木等级及径级对规格材质量及出材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不同径级和质量等级的兴安落叶松原木,采用毛板下锯法和四面下锯法加工规格材,并检测分析了不同等级规格材的出材率。结果表明,原木径级在26~28cm时,规格材出材率较高;原木的等级与径级,及下锯法与原木径级交互因素,对规格材的出材率有显著的影响。要提高规格材出材率,应根据规格材尺寸优化匹配各因素。  相似文献   

2.
双联圆锯径切板制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径切板的出材率,研究出双联圆锯制材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应用扫描技术获得原木外型轮廓数据,建立与优化下锯模型,原木单次下锯即可产出规格板材.与传统制材普通带锯制材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制材的生产效率和锯材中径切板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制材是原木由圆变方的第一道加工程序,按照一块或几块锯材的不同规格和质量要求,在具有不同缺陷的的原木端头上,统筹规划,利用价值最大的方形,以提高出材率及特、一等品率.在木材极度短缺的形势下,制材要努力排除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的一切障碍,实行集约经营.除提高产品质量和出材率外,还应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对锯材及剩余物产品进行深加工,实行功能性(保护)处理(如干燥、防腐、滞火、防蛀及浸渍合成树脂等),最大限度的提高木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将小径木纵向锯解为多块扇形木材后重组为近似板材再刨切为弦切单板的工艺,以提高原木出材率。【方法】首先对理想原木进行数学建模,并分别对短径方向、长径方向的弦切单板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以建立的原木及弦切单板数学模型为基础,绘制最优星形下锯图及最优弦切单板刨切图;最后分别对星形下锯与直接刨切2种不同工艺进行出材率计算,以比较原木出材率的高低。【结果】通过对模型的比较,短径方向弦切单板宽度大于长径方向弦切单板宽度,要求弦切单板宽度时,应以短径方向弦切单板为模型基础进行最优下刀;要求弦切单板数量时,应以长径方向弦切单板为模型基础进行最优下刀。计算出材率结果显示,相对于直接刨切,采用星形下锯工艺可以提高原木出材率。【结论】采用星形纵向锯解后重组刨切单板的工艺可提高原木出材率,同时可为实际选材提供理论支持,选择原木尺寸规格越大,出材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锯材出材率是说明制材用原木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按其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锯材综合出材率”,另一种是“锯材标准出材率”。综合出材率是以锯材混合产量除以原木混合用量得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反映锯材消耗原木被利用的一般状况。标准出材率是近几年新提出来的,它是以针叶二等(4米中径为基础)一般原木统一按生产“厚板”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它的特点主要是消除了耗用原木材种等级和产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小径级原木的出材率,需要对原木进行去弯截断处理,为此设计了原木图像检测与去弯截断系统.分析了原木图像处理流程,研究了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原木图像分割方法,并对分割后的原木图像进行了形态学滤波.在此基础上,采用边缘检测方法实现了原木图像中心线提取,给出了基于中心线的原木自动去弯截断方法.试验结果验证了原木图像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林价的分析研究,一直是我国林业经济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诸多研究论文,可以说“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这里译介的虽然是原木出材率(the overrun ratio)变动影响立木价的理论模型,但作者在分析问题、构建模型过程中的技巧,对我们的研究多少会有些帮助。原木出材率是指每单位原木投入(原木规格标准)生产的锯材量(制材单位标准)。在美国,已有资料表明,此指标在不断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使其中技术进步和原木检尺起点提高是两个根本原因。而研究又表明,后者的影响甚微。那么,由于技术进步而提高的  相似文献   

8.
原木调头机     
为了提高锯材质量和出材率,按制材工艺要求,原木应小头进锯。原木调头机就是适应此种工艺要求的专用设备,它可将大头朝前的原木,调转180度变为小头朝前,然后再进锯制材。经过两年来实际使用,效果很好。原木小头进锯的优点:1、提高出材率:原木小头朝前进锯,比大头朝前进锯,可提高出材率2%。2、给划线进锯创造有利条件:划线进  相似文献   

9.
贮木场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好坏,是影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原条造材及原木售价的承包与计算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供林业企业工作参考。我们认为,林业局或林场确定贮木场第二年的造材出材率(指平均出材率)和原木平均售价,从而确定其总产值并承包给贮木场,可根据贮木场前一年的原条造材出材率、原木平均售价和第二年的伐区资源状况来确定。林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最大出材率原理和原木的锯解方法,探讨了在利用现有设备的条件下,提高木材主产出材率的途径,并编制了电子计算机程序,为提高木材出材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制材生产成本中原木成本约占75%。随着原木采伐量的逐年减少,原木价格将随之上升,制材生产中原木成本也将随之上升。这样制材厂所获利润很可能会下降。传统的减少生产成本的方法之一是购买并加工那些价格低廉的原木。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减少了原木成本,实际上由于加工低廉的原木时往往生产率和出材率较低。因此利润增加的其实并不显著,有时利润甚至会有一些下降。这样便提出了这样一问题:究竟加工哪些树种、等级、长度、径级的原木才能获得最高利润。针对这个,我们通过在敦化林业局制材厂的实地考察及对采集的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一、研制目的和意义1、框锯制材容易获得较高的锯材精度,设备操作简单,锯条修整方便。但我国目前使用的框锯机多为四、五十年代的产品,性能低劣,结构落后,很难满足制材的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框锯,性能虽然先进,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2、我国的原木径级逐年下降,利用框锯直接将小径级原木加工成毛边板不仅可提高出材率,而且由于板材的变形较小锯材再加工损失也将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使用胶合板是节约木材的一种重要途径。据计算:2.5m~3原木可生产1m~3胶合板,能代替3.5m~3锯材使用,锯材出材率按70%计算,3.5m~3相当于5m~3原木,就是1m~3原木制成胶合板,能顶2m~3原木使用。如果将第一次旋剩的大原木芯,用小单板机再进行复旋,生产小规格胶合板,又可提高原木利用率5%左右,这样节约原木就更多。由此看来,发展胶合板生产具有节约木材的重要意义。胶合板生产现状黑龙江省生产胶合板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现有大型胶合板厂三处,在七十年代初就具有年产六万立米的生产能力。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一些胶合板专用设备,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普遍使用尿醛树脂和酚醛树脂胶合剂,能生产三合板以上直至船舶板,品种多规格齐全的高级胶合板。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木材加工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已由单一的制材发展到生产成材、人造板及家具等多种产品的综合加工工业。但是,在木材利用率、原木出材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即木材加工中的“三率”)的计算方法上,口径还不统一。这样,不仅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一些具体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有关领导部门制定正确的木材综合利用方针和政策。为探讨统一的计算方法,现提出个人的一些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下锯法对落叶松规格材出材率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毛板下锯法(SDR技术)和四面下锯法,进行兴安落叶松规格材锯解加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四面下锯法加工规格材的出材率较高,且高等级规格材的得率亦高.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下锯法加工规格材的优缺点,为规格材的工业化锯解加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建立和应用原木优化下锯理论,提高木材出材率已成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提出弓形弯曲原木的数学模型,全面描述弯曲原木的解析形状,并对弯曲原木的主产出材率进行优化设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原木优化下锯的三维再现,这对提高原木出材率和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技术水平与现代化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平均锯材出材率只有45%左右,有相当一部分木材削成了木片。在影响出材率的诸因素中,下锯法是一主要因素,因此,确定最合理的下锯方法,是制材工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对此,欧美各国,近年来采用了光电扫描装置将检测的原木外形与电子计算机配合,实行程序控制来完成的。程控的使用,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显著的提高了锯材出材率。如美国,用于跑车带锯锯剖原木,可提高出材率6—15%(不用光电  相似文献   

18.
对5个尾巨桉无性系的原木旋切单板的研究表明,5个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应力波传输速度及原木端裂指数、出材率、原木价值及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价值方面均存在差异。单板出材率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32-28>DH61-1>DH32-26>DH33-27>DH15-3,原木生产单板价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61-1>DH32-26>DH32-28>DH33-27>DH15-3,单位材积原木生产的单板价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32-28>DH32-26>DH61-1>DH33-27>DH15-3。影响单板出材率的主要因子是原木的弯曲度;影响原木单板产品价值的主要因子是大头直径、小头直径、最小小头直径和木材密度;影响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产品价值的主要因子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是木材密度、弯曲度、小头最小直径和端裂指数。从小头最小直径能较好地预测原木的价值,相关系数达0.8949;小头最小直径和弯曲度可以预测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产品的价值。建立的5个回归方程为原木分级和定价销售提供了依据。无损检测立木木材密度(Pilodyn测定值)和应力波传输速度能够较好地预测原木端裂指数,但是并不能由此预测单板出材率或原木价值。本研究为通过育种和营林措施培育高价值胶合板单板用尾巨桉木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制材生产中,为了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如出口泡桐拼板、乐器材和装饰薄木的刨切本方等),通常采用各种径切下锯法,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径切板材。由于下锯的方法不同,其径切板的出材率也不一样。为提高径切板的生产出材率和综合出材率,增加制材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研究比较几种径向下锯模型[3]的基础上,选取效果较好的三开原木径切下锯法,对径切板生产工艺流水线的设计和布置进行了研究。1工艺设计的基本条件 本设计的任务是新建(或改建)一条年加工原木量为 50 000m3的径切板生产流水线;计算选择所需的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家具设计与制造的需要,在设计和制造家具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有相应的图样。现代家具生产大致有这样几种家具图:1.家具设计草图;2.家具设计图;3.家具结构装配图;4.家具部件图和零件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