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日龄雏鸡混合感染鸡住白细胞虫病和IBD■张文建郭琦张国英张学勤孙存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北路秋菊巷八号院内274000)1997年7月,菏泽市牡丹乡李窑村李某饲养伊萨蛋雏鸡600只,12日龄时混合感染鸡住白细胞虫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炎(IBD),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发病,只感染鸡,多侵害3-6周龄的雏鸡,小鸡在0-6周龄时,主要靠法氏囊对疫苗病毒产生免疫抗体,如果鸡感染了法氏囊病毒,那么就使鸡失去了免疫的一道屏障,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感染。1病史某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7000只,38日龄就诊时值7月  相似文献   

3.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失败原因探讨5月中旬,绍兴县某养鸡户从外地引进红宝雏鸡1000余只,10日龄时,采用传染性法氏囊炎活毒疫苗(杭州药厂产)进行饮水免疫。21日龄时,有30余只雏鸡出现羽毛蓬松、减食、不愿走动、啄肛、排白色稀薄鸡粪等症状,有8只很快...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常与其他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2012年7月,靖江市斜桥镇养殖户王某购进3 000羽三黄鸡,分别于8、14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免疫,生长状况一直良好.突然于24日龄发病,3天死亡超过200羽,精神沉郁的病鸡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蓬莱市某养肉鸡专业户,于2004年7月6日购进商品代肉仔鸡4800只,采用封闭式笼上饲养,分别于8、14、22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免疫、生长状况一直良好.突然于31日龄发生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化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3日后病情得到控制,5日后基本上停止死亡,本病历经7日,共发病1360只,发病率2.8%,死亡684只,死亡率1.4%.  相似文献   

6.
发病情况山东省蓬莱市某肉鸡饲养专业户.于2004年7月6日购进AA肉仔鸡48000只.采用封闭式笼上饲养,分别于8、14、22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免疫,长势一直良好.突然于31日龄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1998年3月阿克苏市某个体鸡场饲养的4000只肉杂鸡19日龄时发生了鸡新城疫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继发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疫苗紧急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共死亡鸡1900余只;死亡率达48.5%,损失严重。1发病情况 该鸡1998年2月26日由阿克苏某鸡场引入,于12日龄进行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和点眼免疫。每只1头剂,15日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每只1.5头剂。至发病前鸡群生长良好,成活率98.7%,19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24只,经诊断为鸡新城疫与法氏囊混合感染,次日鸡群…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两病多流行于夏、秋多雨季节,临床上都呈现以雏鸡发病严重,病死率高,两病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现将某肉鸡养殖场一起肉仔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球虫混合感染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 养鸡户张某在肉鸡饲养服务户购进雏鸡2300只。根据疫病预防程序,7日龄用鸡新城疫IV+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二联疫苗,按规定剂量点跟、滴鼻。接种疫苗之后立即使用具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物,预防激发呼吸道病,连用3~5天。14日龄使用中等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饮水免疫,也同时使用药物3~5天预防激发感染。免疫后的第3天鸡群中出现咳嗽、打喷嚏、拉绿色稀粪的病鸡。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10月份以来,在河北省永年县西北部与武安县交界处,传染性法氏囊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发病鸡只主要以30-60日龄的小鸡为主。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机体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遭到破坏,常导致新城疫的免疫受到抑制,甚至失败,是这两种病常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球虫病是影响肉仔鸡健康生长的重要疫病,如果免疫和防治措施不适时.将会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了较为典型的肉仔鸡新城疫、传染住法氏囊病及球虫病并发的病例,现将诊断与防治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鸡户10月份从费县某鸡场购进AA肉仔鸡Z000只,购进鸣笛后,普遍用硫酸庆大霉素饮水一次,后选用禽菌灵拌料、氟见酸饮水进行饲喂,在9日龄和21日龄用鸡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饮水免疫,15日龄时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在35日龄鸡群开始发病,37日龄疫病进一…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免疫效果的影响,分别对蛋雏鸡和麻花肉雏鸡于14日龄同时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设空白对照组(均不免疫禽流感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和免疫对照组(只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进行法氏囊病理变化观察和血清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均可对蛋雏鸡和麻花肉雏鸡引起法氏囊炎性反应,但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抗体的产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中旬,我县古城镇某养禽场,饲养的2批三黄鸡发生了以脐炎、浮肿性皮炎、关节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我站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鸡葡萄球菌病。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禽场于2004年5月5日和6月5日分别从广东购入三黄鸡雏,均为2000只。购雏后按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注射,雏鸡长势良好。6月17日起陆续有鸡开始发病,6月20日来我站就诊时已发病204只,死亡28只,发病率为5.1%,病死率为13.7%。2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2.1脐炎型多发生于20日龄以内雏鸡,脐孔发炎、肿大,颊部膨大,局部…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禽霍乱病在养鸡生产中都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给养鸡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2007年6月上旬,某养殖户饲养蛋鸡雏3000只,育雏到22日龄时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炎与禽霍乱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1日龄感染和未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雏鸡接种小鼠红细胞后,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的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中浆细胞、ANAE^+T细胞、淋巴细胞数的变化及其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其免疫器官组织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雏鸡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魏军田建民(甘肃省庄浪县畜牧中心741700)1997年7月18日,县某种鸡场饲养的17日龄罗曼父母代种鸡1486只突然发病,迅速波及全群,死亡36只,综合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经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7.
发病情况山东省蓬莱市某肉鸡饲养专业户,于2004年7月6日购进AA肉仔鸡48000只,采用封闭式笼上饲养,分别于8、14、22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免疫,长势一直良好,突然于31日龄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为了进一步确诊,又采病料送齐鲁动物保健品厂化验室检验,其结果更进一步证实初诊结果是正确的.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3日后病情得到控制,5日后停止死亡.本病历经7天,共发病1360只,发病率2.8%,死亡684只,死亡率1.4%.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传入我国已近20年,早已成为危害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初进我国时,感染3至6周龄的雏鸡,感染率高、发病急,可造成大量死亡,死亡率一般在30%—70%。患病后痊愈的雏鸡可引起长期免疫抑制,导致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和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一般150日龄后不会发病。IBD由于长期在我国流行,因外界环境条件和鸡内免疫机制的改变,其流行特点与原来有所不同。现就其不同点谈几个实例,供同仁们参考讨论。一.发病日龄区间的变化鸡IBD最早发病日龄在3日龄,最大发病日龄260日龄。1996年4月雷某某…  相似文献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鸡葡萄球菌病,是鸡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993年4月哈尔滨市郊区—养鸡户饲养的雏鸡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引起脑部病变,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个体养鸡大户于某饲养的伊萨雏鸡4000只。7日龄断喙,10日龄鸡新城疫L系弱毒疫苗免疫,17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9日龄时发现3只病鸡,截止25日龄死亡22只,发病288只,致死率为7.6%。经用青霉索、链霉素、痢菌净、维生素B_1、B_2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70 年代末新发现的又一禽的免疫抑制病,该病除引起雏鸡一定数量死亡之外,临床经过雏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降低,并对其它病原(如 M D V、 I B D V、腺病毒等)的易感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某些禽病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项研究对1 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 I A V)雏鸡接种新城疫( N D)疫苗和新城疫强毒(v N D V)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的 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 1 日龄感染 C I A V 雏鸡 N D 疫苗免疫后,其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外周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细胞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 Ig G、 Ig M 、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其中,感染雏鸡 Ig G 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 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 Ig M 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 d、7 d 或14 d 明显降低;而 Ig 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 d,仅在法氏囊髓质 区明显减少,表明 C I A V 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 N D 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