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丁宜春  曹莉 《当代畜牧》2014,(26):55-56
猪高热病属于一种猪的是传染性疾病,是生猪综合型疫病,感染该疾病后的生猪主要临床病状为持续性高热。生猪高热病的病状特点表现为:急性、热性、高致病性、致死性。一直以来,生猪高热病的防治是养猪专业户在夏季主要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防治生猪高热病是控制猪夏季传染病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生猪高热病症状与防治措施展开论述,并对生猪高热病诱因、病原及流行特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有效防治生猪高热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性疾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生猪"高热病"是一种呈综合性症状、病因复杂,以持续高热、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它不分猪的品种、性别和年龄,且发病急、发病面广、发病率高、病程长.该病自2004年夏季在如东县发生以来,笔者先后多次到发病重点场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料,进行临床诊断,并邀请专家进行诊断,分析发生原因,筛选治疗方案,总结出猪高热性疾病的发生原囚和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夏季温度高且湿度大,容易诱发各种猪病,如猪湿疹等,一旦处理不当,突然的发病容易让生猪养殖承受巨大的压力,造成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损失。文章主要研究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夏季常见猪病,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夏季猪场猪链球菌病、猪弓形虫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4种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降温措施,旨在降低夏季生猪疫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厦门市同安区生猪腹泻情况,于2013年1月7日至18日,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猪群进行了2012年12月生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共填写合格问卷100份.调查分析显示,全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的发病率为0.0417头/猪-月.根据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猪群进行统计,以年出栏量100~499头的规模猪场猪群发病率最高,为0.1450头/猪-月;对不同猪群进行统计,以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0.0876头/猪-月和32.9%;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猪群进行统计,以大同街道猪群的发病率最高,为0.1550头/猪-月.厦门市同安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主要是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  相似文献   

6.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病毒性腹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生会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直接影响.夏季是猪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因而在夏季做好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1 猪常见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 1.1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养猪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为冠状病毒.病猪的体液...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每年夏秋季节,我县生猪暴发一种以高热为典型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我县生猪生产造成较大损失。2007年,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省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诊断,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多病因混合感染的生猪疫病,即流行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8.
夏季生猪常发病有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腹泻等,近来还流行“高热病”一猪蓝耳病(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使夏季猪病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大力发展,自2005年以来,我市对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生猪业在以往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发展。自2003年以来,我市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中大力提倡外三元杂交改良模式,以引进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猪为主要改良猪种,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良种繁育体系的生产模式进行猪种改良,以生产优质的外三元商品肉猪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笔者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对安顺市猪杂交改良模式作了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安顺市近几年生猪杂交改良模式主要为:用大约克、长白互为父母本,杜洛克为…  相似文献   

10.
生猪流行病学调查是猪病防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生猪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掌握猪病发生规律,准确判定猪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科学制定防治措施,从而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阐述了湖北省嘉鱼县2012年生猪流行病调查结果和有关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高热病发病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反复持续高温、潮热气候的影响,近期江西省部分地区生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以体温升高(达40.5℃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根据调查,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发生在农村散养户和中、小型养猪专业户。这种以高热不退为主的“猪高热病”主要由猪瘟与猪弓形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并发引起,多数病程长达7d以上或连绵不断或反复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养…  相似文献   

12.
多年以来,苏北地区一到夏季,生猪的发病率就会明显增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基层兽医工作经验,认为首先要认真分析该地区夏季散养猪高发病率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树立“对症下药、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制思想。苏北地区夏季散养猪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圈舍条件较差,以及夏季高温、高湿、蚊蝇等季节性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属于一类由于外界环境作用和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夏季猪病综合症,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猪病。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7月11日,宣威市龙场镇某生猪养殖场报告育肥猪发生一种以发热、咳、喘、呼吸困难、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紫色瘀斑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后经宣威市动物疫情测报站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丹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隔离、治疗、消毒及紧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情况该生猪养殖场存栏生猪110头,自2015年7月  相似文献   

14.
猪囊尾蚴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和人的肌肉及其它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猪肉中的囊尾蚴形似大米,俗称米心猪。本病对养猪业、屠宰业危害极大,又危及人类健康,所以防制工作特别重要。现将1997年7月至2002年6月凤庆县城区生猪定宰场猪囊尾蚴病的检出情况作如下调查分析。1材料和方法1.1生猪来源城区定宰场屠宰的生猪均产自本县,以凤山镇为主,兼有勐佑乡、大寺乡、永新乡、鲁史镇等部分生猪。1.2宰后检疫按《四部规程》规定用眼观、局部解剖等手段检查猪囊尾蚴寄生情况。1.3病猪肉的处理检出囊尾蚴病猪肉按《畜禽病害肉…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16日,密云县农业局为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了征求养殖代表意见座谈会。笔者以每周向养猪户询问和到市场现场调查等形式,开展了生猪市场调研。通过对2013年和2014年,密云地区生猪和全国生猪的价格、存栏量和能繁母猪数量变化进行分析,为养猪场户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以应对生猪市场波动,提前调整猪群结构和数量,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 前言一九八二年七月,我县发生了一种传播迅速的生猪新传染病,主要症状是高热稽留和跛行,剖检特征是败血和脾脏肿大。发病、死亡和致死率都很高,给生猪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危害了养猪事业的发展。我们对该病通过调查研究和临床诊断,确诊为猪流行性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南猪北调,北猪南调的过程中,尤其是夏季生猪运输途中,经常发生猪热应激,为避免发生猪夏季运输热应激,减少生猪运输企业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夏季生猪运输途中热应激的原因及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夏季,高温、高湿,有害病原体大量滋生繁殖,极易造成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尤其是生猪,皮下脂肪厚,机体散热较慢,极容易暴发流行以高热为特征的热性传染病,如猪流感、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病、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等。为防止夏季猪"高热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经济损失,特提如下综合防治措施:1防暑降温、通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猪重大疫病依然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生猪检疫工作,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选取某生猪养殖大镇为代表,对其2012年基层生猪检疫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猪瘟、猪蓝耳病等几种重大疫病的流行现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生猪屠宰前对一些猪重大疫病的检疫是保障城镇居民安全食用猪肉的重要手段,这是生猪屠宰过程必不可少的首要程序和重要环节。同时,一些常见的生猪高发疫病如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等以及丝虫病、旋毛虫等寄生虫病会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生猪养殖的这种严峻形势,本研究结合生猪检疫常规项目,并通过2014年检疫工作人员对基层一些中大型养猪场生猪的检疫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调查了几种重大疫病如猪口蹄疫、猪瘟和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针对相关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