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宏明  王星鹏 《北京农业》2013,(18):151-152
近几年来,通过对自动气象站和人工气象站所收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自动气象站收集的降水量数据与人工测得的降水量数据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为此,工作人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分析发现,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之间的测量原理与观察方法的不同,以及观测收集数据时间的不一致是造成自动气象站测得的降水量和人工气象站的测得的降水量之间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此外,自动气象站的雨量传感设备出现问题也会造成降水量的数据之间产生误差。基于此,针对CAWS600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差值产生的原因来具体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2.
许孟会 《北京农业》2013,(18):141-142
自从我国实行自动气象站的降水观测与人工气象站的降水观测同时运行以来,由于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所使用的降水观测仪器设备、观测降水量的方法和测量降水量的原理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自动气象站的降水量观测值与人工气象站的降水量观测值之间经常产生差异自动气象站的雨量传感设备出现问题也会造成降水量的数据之间产生误差。  相似文献   

3.
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是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报文调整,取消天气(加密)报而设置的功能,以实现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时的人工干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的内容包括当前时次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人工观测数据,以及本时次的有关统计值,考虑到应急加密观测和各省对累积降水量的需要,设置了指定时段累积降水量的输入功能。为方便对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人工监视,同时以表格滚动的方式列出与本时次统计值相关的全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自动站出现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冷静面对、仔细分析、快速判断,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点地面观测质量控制是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报文调整,取消天气(加密)报而设置的功能,以实现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时的人工干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的内容包括当前时次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人工观测数据,以及本时次的有关统计值,考虑到应急加密观测和各省对累积降水量的需要,设置了指定时段累积降水量的输入功能。为方便对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人工监视及质控,同时以表格滚动的方式列出与本时次统计值相关的全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点地面观测质量控制是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报文调整,取消天气(加密)报而设置的功能,以实现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时的人工干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的内容包括当前时次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人工观测数据,以及本时次的有关统计值,考虑到应急加密观测和各省对累积降水量的需要,设置了指定时段累积降水量的输入功能。为方便对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人工监视及质控,同时以表格滚动的方式列出与本时次统计值相关的全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出现的电缆线受损,雨量传感器失灵,气温、相对湿度数据异常,过程降水量与人工站雨量计测量值差值大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各故障的排除方法,以提高自动气象站工作质量,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吴晶  张远洪  龙先菊 《农技服务》2011,28(10):1478+1484-1478,1484
利用习水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一年对比观测的数据,对自动观测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的差异原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洁新 《北京农业》2012,(21):186-187
对正在运行的自动气象站分别出现雨量传感器失灵,气温相对湿度异常,过程降水量与人工站雨量计测量值差值大的情况,经分析判断,总结出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以有效提高观测员日常维护及排除故障能力,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降水量的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20-11221
利用2008~2009年福州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降水量资料,对年、月、日降水量差值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观测差值较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使用。观测时间的差异、观测数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降水量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周平  邢丽元 《吉林农业》2011,(12):171-171
通过对长春市2010年地面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在平行观测期间的雨量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都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内,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陈成国  石慧兰  王桂兰  邵志勇  周圣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22-20224,20235
通过对德州市8个国家一般气象站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2年的资料分析表明,自动站资料能很好地替代人工站,但二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全市人工观测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比自动站偏高;人工观测降水量、平均风速比自动站偏小;夏季人工观测地温比自动站偏高,受积雪覆盖影响,冬季人工观测地温比自动站明显偏低。自动站仪器检修校准时,要注意对比人工站与自动站在检修校准前后的观测误差值,避免因仪器检修校准调整出新的观测误差,影响资料的连续性和气候变化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阿拉山口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观测数据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阿拉山口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的气温、地温、风向风速、湿度、气压和降水等要素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存在一定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仪器原理、观测方法、观测时间、仪器技术性能的不同以及样本差异等。  相似文献   

13.
许敏  田晓飞 《北京农业》2012,(9):141-142
利用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和天津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1年8月14-16日冀中廊坊的一次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典型的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外围的暖湿空气交汇所产生的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4.
GStarDZN2型自动站与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为替代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永昌县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期间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取得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30 cm土层差值概率分布范围最小,数据一致性最好,30~40 cm、10~20 cm次之,在70~80 cm和90~100 cm 2个土层次表现较差。对比观测时段内自动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在各层均表现显著,认为GStarDZN2型自动站观测的资料可以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盖小波  樊新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56-12357,12426
[目的]研究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1年1~12月自动气象站测量的温度资料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差和差值标准差的方法对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的月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与对应的人工观测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特征,同时通过1990~2009年数据资料序列进行年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探讨了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结果]平行观测期间的气温资料两者虽有一定差异,但就平均而言,差异都在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内,个别月份差异超出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观测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历史资料存在差异,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当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合并使用时,序列需要做均一检验与订正。[结论]该研究对保证自动站的单轨运行、优化气象地面观测系统、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泰安、云南大理和新疆乌兰乌苏3个站点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差值分析等方法,分别与同期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对观测结果逐层进行准确性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普遍大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最小值均出现在40 cm土层,它们所反映的土壤湿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区域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各土层的平均差均<0.1,与自动站观测数据之间的平均差在40 cm土层相对其他层次较大。以上表明,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对土壤水分的感应观测结果与自动站观测、人工观测的结果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分析结果可为评价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的监测能力、资料的应用价值与服务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土壤墒情自动站监测资料等,对2013年6~8月铜仁市出现的特大气象干旱灾害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对干旱灾害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及伏旱总的特点: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异常偏高,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气象干旱出现时间早,发展迅速,持续时间长;气象干旱程度重,范围广;造成的灾害重,影响范围广.此次高温干旱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平乐县气象局2010年自动站和人工站3个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2种观测数据差异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结果表明,2种观测数据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动站与人工站仪器本身的构造不同;观测仪器本身所造成的误差;观测体制(观测时间)上的不同步;人工站存在观测员的读数视差等。  相似文献   

19.
陈兴  陈九忠  王皓  张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08-17711,17744
介绍了4种常用气象资料格式,分别是质检降水资料、MICAPS格式自动站资料、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资料和最新国家级自动站资料,并针对这些资料提供了VB可执行处理程序中的核心过程代码.这些代码能实现降水资料的提取、入库和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