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引言家禽胚胎死亡并不是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随机地死亡,一般而言,胚胎在孵化的早期及后期阶段的死亡率要高于中间阶段。根据观察统计发现,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第2至第4天死亡机率较高,而火鸡胚胎在第3天至第6天死亡机率较高。家禽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在生理及遗传方面要发生许多变化。二.胚胎早期发育1.排卵前发育自卵子在输卵管漏斗部开始受精就意味着胚胎开始发育,在卵排出以前,这枚胚胎将在体内41.5℃的环境下发育24-26小时(禽卵经由输卵管排出所需的时间)。第一次卵裂大约在输卵管的峡部,也就是卵沿输卵管下…  相似文献   

2.
孵化期间胚胎的死亡率并不是随机分布于整个孵化期的(HuttPilkey,1930:Insko和Martin,1935:Christensen,1978;Lerner等,1993:Krueger,1994)。孵化期有两个死亡高峰。孵化第一和第三阶段胚胎死亡率高于第二阶段。鸡胚胎早期死亡集中于入孵后第2-4天,火鸡则为第3-6天。  相似文献   

3.
1雏禽肠道发育与早期营养家禽的小肠发育与哺乳动物小肠发育成熟过程相近。在家禽孵化过程中,胚胎小肠质量的增加比率极大的超过了体质量的增加比率。在孵化的最后3 d里,小肠占体质量的比例从第17天时的1%增加到孵化结束时的3.5%。在孵化后,肠道系统伴随着消化酶的活性和吸收活动的加强而不断发育,小肠的质量继续增加,其增加速度较其他器官质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认为鸡蛋的孵化率和早期胚胎的死亡率与蛋的比重有相互关系。蛋的比重愈大,孵化率愈高,死亡率相对降低。大量胚胎的死亡多发生在孵化的第7天之内,但在孵化8到14天和15到21天胚胎的  相似文献   

5.
1 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 发现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存在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第2d至第5d,死胚率约占全部死胚数的15%: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第18d以后,约占全部死胚数50%。青海省大通县种鸡场鸡孵化多使用罗曼、京黄、伊莎褐等高孵化率种鸡,死胚多出现于第二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与小鼠胎仔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人工合成培养液CR1aa和小鼠胎仔成纤维细胞对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牛体外受精卵在CR1aa液中的卵裂率达76.2%,8细胞胚的比率达44.8%。小鼠胎仔成纤维细胞能够显著促进牛体外受精的早期囊胚以上胚胎的发育。牛体外受精后第5、6天的早期胚胎分别与小鼠胎仔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在受精后第7天发育至囊胚以上的比率分别达19.8%和24.6%;受精后第8天,孵化的囊胚比例分别达5.2%和7.5%。实验表明,受精后第5、6天的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与小鼠胎仔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可显著提高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数量。小鼠成纤维细胞对胚胎发育的支持作用取决于胚胎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多年对孵化鸡、鸭、鹌鹑等家禽胚胎增重(%)与蛋白液pH值变化的研究分析,发现孵化期的各种家禽胚胎,在完成它们全部孵化过程五分之三的时间时,胚胎吸取蛋中营养的方式,都从前期的单一依靠胚胎外血液循环,而转变为在依靠胚胎外血液循环吸取蛋中营养的同时,重点依靠“吞食”羊水蛋白液获得胚胎迅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方式。与此同时,通过浆羊膜道进入羊膜腔中的蛋白液,也从原来的pH值8~9,而降为pH6左右。最为有趣的是,恰巧这时也正是所有孵化的各种家禽胚胎发育到它们全孵化过程的五分之三时期;即鸡胚胎孵化到它全程的0.619(12.7天/20.5天)、鸭0.618(17天/27.5天)和鹌鹑0.617  相似文献   

8.
将1188枚种蛋随机码放在6个蛋盘内,同机人孵,每盘为1个试验重复。于人孵的第6、9、12、15、18和21天从各盘取出36个胚蛋用于测定蛋清葡萄糖的含量;胚质量及其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肝脏质量、水分和脂肪含量;卵黄囊质量、卵黄脂类及其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孵化时间的增加,肝脏的脂肪含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水分含量、蛋清的葡萄糖含量和卵黄囊质量则不断减少,脂肪在孵化的第12天含量最低,蛋白质在孵化的第6、12和15天含量较高。相对肝质量与胚胎的水分含量正相关,与孵化第15天的卵黄棕榈酸和油酸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卵黄硬脂酸含量与孵化第6天的亚油酸和孵化第12天的油酸均为负相关,但与孵化第6和15天的花生四烯酸均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孵化后期抽风供氧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孙福胜,李金森(山东省潍坊市肉鸡集团公司孵化厂261041)在孵化过程中,常遇种蛋入孵后1~18天过程中胚胎发育正常,但在落盘至出雏阶段,则有大批胚胎死亡的现象。通过解剖健雏、弱雏、毛蛋,初步断定为孵化后期供氧不足造成...  相似文献   

10.
1引起禽胚胎病的饲养管理因素 1.1胚胎发育早期过热 胚胎在孵化早期缺乏体温调节能力,故对孵化器内温度变动的承受能力有限。据报道,孵化的前5天,鸡胚致死温度的上限为42.2℃;至第8天,致死温度的上限增加到45.6~47.8℃。胚胎对外界高温的这种由小而大的忍受能力,与其体温调节机能不断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孵化期间,翻蛋不仅可防止胚胎的粘连,促进胚胎运动,而且能够保持最快的血管生长以及胚胎、卵黄囊最佳的相对位置,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以保持胚胎最高的生长速度。在整个孵化过程当中,前期1-10天翻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而第10天以后则翻蛋的影0@显然变小。因此,在孵化过程中的前10天内,必须高度重视翻蛋,以保证良好的孵化效果。关于停止翻蛋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第14天。16天停止翻蛋孵化效果均较好。不过从生理角度看,孵化至第14天后鸡胚自温能力加强,胚胎全身覆盖绒毛,不翻蛋亦不会导致胚胎与壳膜粘连。…  相似文献   

12.
鸡孵化早期胚胎对于体温的调节能力是比较缺乏,所以当孵化器内的温度发生变化时,胚胎仅有有限的承受能力。 1温度过高 如果鸡胚孵化的前一天孵化的温度过高,当温度高出标准范围而低于42℃时,胚胎便会呈现出无定形的团块状态,或因血管网的发育呈现缓慢衰退表现,最严重的情况是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良种禽蛋大西藏高原的孵化率,弄清良种禽蛋在西藏高原的孵化晚期胚胎死亡的原因、机理,本文对孵化晚期(15~19)天胚胎死亡的鸡胚,进行了详细的剖检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结果发现,其胚胎病变主要特征主要为:心、肝、肺及毛细血管严重淤血心肌细胞、肝灸性,肺泡扩张及坏死。研究结果表明,鸡胚晚期致死主要是由于胚胎期摄入氧不足,为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4.
1检查受精率和早期死胚率的原因种蛋未受精孵化不出小鸡;鸡群的受精率取决于种鸡场公鸡与母鸡的饲养管理水平,不会受到种蛋处理、储存及孵化条件的影响;种蛋处理、储存及孵化条件能影响胚胎早期死亡;提高受精率所采取的措施与改进胚胎早期死亡所采取的措施不同。  相似文献   

15.
据最新报道,家禽缺乏维生素E除了会引起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和肌肉营养不良以外。还会造成家禽繁殖力下降。种母鸡缺乏维生素E,其蛋的孵化率降低,胚胎早在孵化的第四天就死亡,雄禽长期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攀丸变性。  相似文献   

16.
张锦 《中国家禽》1994,(1):14-14
番鸭蛋孵化的淋蛋试验张锦(广东湛江市坡头区畜牧局孵化厂524057)番鸭蛋是家禽孵化中较难的一种,通常是孵化率不高,孵出来的鸭苗健雏率低、质量差。对超期未出壳的死胚蛋解剖发现,胚胎死亡多在20天以后,特别是28天以后。我们从89年开始进行摸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对鸡胚发育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CO2水平对家禽孵化是有害的,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孵化的某些阶段高碳酸血对发育的胚胎是有利的.本文综述CO2对家鸡胚胎发育和孵化的影响,认为胚胎在发育的某些关键期需要CO2来增加胚胎的生长,刺激早期出雏,改善孵化率,提高出雏后生长.然而,不同孵化阶段对CO2耐受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利水平的适宜阶段和限度,以确定实际孵化生产中最佳的气体条件.  相似文献   

18.
种蛋的受精率取决于种鸡场公鸡与母鸡的饲养管理水平,不会受到种蛋处理、储存及孵化条件的影响.种蛋处理、储存及孵化条件能影响胚胎早期死亡.提高受精率所采取的措施与改进胚胎早期死亡所采取的措施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家禽孵化控温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